9.《移栽植物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9课《移栽植物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植物造林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就植物移栽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讨论,最终掌握植物幼苗移栽的方法。
2.完成扦插幼苗的移栽任务,能熟练地完成移栽操作。
3.能对移栽后植物继续保持研究的兴趣,并完成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我国关于植物的相关法规和纪念日,了解法律法规、纪念日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植物造林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能就植物移栽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讨论,最终掌握植物幼苗移栽的方法并完成移栽植物苗的过程。
【教学准备】
优课系统,电子书,花盆,植物苗,土,小石块,种植铲,水,水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植树节是什么时候?
2、认识移栽植物注意事项。
提出问题:你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相似的场景吗?你觉得移栽植物造林绿化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对生活经验进行整理,并就此进行简单讨论。
提出问题:怎样做,才能使植物的幼苗容易成活?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形成初步的认识。
指导学生形成讨论后的结果,将结果填写在教材中。
3、讨论了解移栽一般方法步骤。
出示关于幼苗移栽过程的分解图,对各副图片进行详细的讲解。图1,瓦片的大小应该能刚好罩住花盆流水孔,底层土壤应该用手轻轻压紧;图2,从繁殖槽内挖掘出幼苗时,尽可能保持根系周围的土壤不脱落,不要触碰根系;图3,填土窑均匀;图4,压实土壤的动作要轻,用力要均匀,避免用力过重导致土壤内根系被破坏;图5,一次性浇透水,以水不漫过花盆,并从流水孔流出多余水为准,强调要节约用水。
4、生代表实际操作并完成幼苗的移栽。
补充移栽后期管理注意事项:刚移栽的幼苗要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进行管理;浇水要一次性浇透;注意观察土壤变化,土壤发白时就应该浇水;每天注意给幼苗的叶面喷水,保持空气湿度;移栽后的1-2个月内不需要浇肥料,以免灼伤根系。
5、学生指导,老师完成一棵植物苗的移栽,巩固知识,加深印象。
6、“植树节”的知识。
7、结束。
【板书设计】
9.移栽植物苗
移栽幼苗方法步骤:
1.准备移栽用的花盆。
2.取出植物苗
3.将植物苗放入花盆。
4.填土。
5.浇水。
【作业设计】
一、填空
为了保护植物资源,绿化祖国,我国将每年的(
)定为我国“植树节”。
二、判断
1.移栽植物不需要带土,因为要栽植物的地方有土。
(
)
2.在花盆中栽植物时,用瓦片罩住花盆流水孔,是为了防止水流出花盆。
(
)
3.移栽后的植物,要马上浇肥料给它营养。
(
)
4.将植物移栽后,要马上浇透水,然后再把土压紧。
(
)
三、简答
移栽幼苗苗的步骤。
【教学反思】
1、本课程的设计遵循《新课程标准》关于小学科学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指导思想,课堂上“学生主体,老师主导”到思想贯穿始终。能较好的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因为害怕回答错误,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思维有局限性。
3、时间把握上,与一堂课40分钟尚有出入。
PAGE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