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几何形体的联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形体的能力。培养学生联想、创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本课学习,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法增进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完成好本课作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敏感度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认知形体的基本构成。
2.教学难点:运用几何体作为基本形进行联想创意,完成绘画作业。
三、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分析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课件欣赏课本中马列维奇的作品,分析图中的人物、树林、房舍、水洼、朝阳都由哪些几何形体代替。
(二)讲授新课
1.请一位学生说出几个几何形体。教师出示几何形体挂图。
2.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的静物组合图片,提问:从这组静物中,你能分析出每个物体分别由什么几何形体概括而成?
这幅作品,其中哪些形象是从几何形体联想而来的?
师:法国画家塞尚指出:“一切物体的形态,无论构造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种几何形体,即球体、圆柱、圆锥和立方体的结构形式。”
发挥想象力,将这些几何形体组合变化,能否创作出有意思的画面?
3.课堂练习:
练习要求:
(1).观察身边物体,分析概括成几何形体,并画出简图。
(2).赏析第31页的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赏析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几何形体组合的理解。
(3)练一练:
尝试着从几何形体创意出新的形象。欣赏本课学生作业,分析其创意思路。田野中的偶人由几部分组成?各是由什么几何形体而来?小猫的背影受到什么几何形体的启发?
4.教师示范:
人可以概括为几何形体吗?试想可以分成几部分?各类似哪种几何形体?使用画纸给学生示范用圆球、立方体、圆柱体概括人体。向学
生演示、说明表现方法。
(三)布置作业
作业要求:
自选工具材料,选择一种或几种几何形体去联想创意,完成一副绘画作品。
(四)课堂小结:
1.学生作品展示。2.学生自评。3.学生互评。4.教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