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5.3总复习 等式与方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5.3总复习 等式与方程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26 19:0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数学
等式与方程
教学内容:教材第76页例1,例2,第77页课堂活动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意义和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和思想,能熟练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4.经历知识整理与复习过程,增强用字母表示数的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意识,渗透代数思想,感受数与代数领域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
等式和方程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练习本。
教学设计:
1、激情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踏上数学旅行列车,经过近六年的长途跋涉,已经驶向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站——总复习。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去重访你们的老朋友——等式与方程(随机板书课题:等式与方程),进一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和了解。
二、自主整理,展示交流
1.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与复习
教师:同学们,请你根据大屏幕上的复习要点,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有关等式与方程的知识。请你打开知识的闸门,快速搜索一下。
课件出示:
复习要点
(1)你能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的数和数量关系的例子吗?
(2)什么叫等式?什么叫方程?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你对等式的性质有哪些了解?
2.小组讨论,自我完善整理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里讨论,相互学习,补充、完善自己的整理。
教师随堂观察,参与小组讨论活动。
3.教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教师:把你举出的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例子分享给大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
运算定律:ab=ba
......
计算公式:v=sh
......
数量关系:s=vt
......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整理可以看出,用字母可以简洁明了地展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教师:那么,用字母表示数时,书写应注意什么呢?
预设学生回答:要明白式子中每个字母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要用同一个字母来表示。
用字母表示数时,乘号可以简写“.”,也可以省略不写。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小结,课件出示:
含有字母的式子书写规则:
1,字母和字母相乘,乘号可简写为“.”,也可以不写。如果要省略,字母的先后顺序要尽量按字母表上的先后顺序。
2,数和字母相乘,乘号可简写为“.”,也可以不写。如果要省略,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3,几个相同字母相乘可以写成字母的几次方;几个相同字母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1和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教师:通过以上的复习,我们清楚了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时应注意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例1。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76页的例1。
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汇报
第一题:416x2+4a+6b+600
着重让学生解释“416x2”和4a+6b。
第二题,让学生自己确定住宿和伙食标准,同桌的学生相互检查。
(3)复习等式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
提问:你能举例说说什么叫等式吗?
生:像3+2=5,c=4a,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就叫做等式。
追问,等式的性质是什么呢?
生: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就是等式的性质。
学生回答后,要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为什么0要除外?
(4)复习方程的意义。
师: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方程吗?
生:像x+15=40,9-3x=6,
......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追问,你知道等式与方程的联系和区别吗?
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生:方程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是等式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板书: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5)练一练。(课件出示)
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2x-16
7x0.3+0.4=2.5
X+0.75>6
2x-3=0
9=12-3
1/4x=1
学生独立练习,完成后集体订正答案。
教师: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知道了等式与方程的意思,联系与区别,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例2。
4.复习解方程
(1)教学教材第76页的例2。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例2,完成后,再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算法。
指名两位学生板演。随后请学生交流算法,教师适时引导补充。
学生1:3x+6=7
解:3x=7-6
3x=1
X=1/3
学生2:2x÷5-1.5=1.5
解:2x÷5=1.5+1.5
2x÷5=3
2x=3x5
2x=15
X=7.5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应用等式的性质和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
(2)什么是解方程?
同桌相互议一议,指名学生回答。
我们怎样判断解的方程是否正确?
生:要进行验算。
教师强调:解方程的时候,无论题目是否要求检验,我们都要进行检验,以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5.完成教材77页的课堂活动
(1)独立完成第一题。
教师随堂观察,进行个别辅导,随后集体订正答案。
(2)独立完成第二题。
学生完成后,师问:左边框里的等式有什么特点?
生答:左边框里的等式含有未知数,是方程。
3、应用练习,内化知识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
课件出示习题。
2.连一连。
课件出示习题。
3.解方程。
课件出示习题。
4、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分享给大家!
板书:
等式与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简洁明了)。
2.等式与方程的联系、区别。
3.解方程。(注意书写格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