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七章章末检测
[测试范围:第四单元第七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2分)
1.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2.大量制造、销售含磷洗涤剂,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的危害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质恶化
C.空气污染
D.垃圾增多
3.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
①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②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
③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④向护城河里排放废水
⑤植树种花,搞好绿化
A.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4.生物入侵是指( )
A.饲养当地的野生动物
B.改良和培育动植物新品种
C.生物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并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D.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
5.1956年,我国在广东肇庆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 )
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B.发展当地的旅游业
C.保护当地古建筑
D.发展当地养殖业
6.多年来生态灾难对生物圈中的生物造成了严重危害,以下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 )
A.滇池人工引入水葫芦后,水葫芦疯长造成其他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B.某地区的工厂排放污水,导致附近村民癌症高发
C.冰岛火山灰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D.偷猎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
7.新《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下列叙述与此规定不符合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倡导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C.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D.禁止开发、利用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
8.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
A.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B.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C.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D.人造含氟制冷剂泄露;采用无氟制冷剂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拟定保护生态环境计划的内容( )
A.调查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
B.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
C.调查大气污染、水污染的状况
D.调查当地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情况
10.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植树造林
C.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11.“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中应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下列各项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农作物秸秆焚烧处理
C.少开空调、少吹风扇
D.尽量减少一次性筷子和餐盒的使用
12.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 )
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④有利于保护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
B.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8分)
14.(24分)为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小刚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将小刚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并对其加以修正完善,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计划:
①在甲、乙两个花盆里分别播种两粒玉米种子,将其培育成幼苗。
②在食醋中加入清水,配制“模拟酸雨”,
pH控制在
3
左右。
③每天向甲、乙两个花盆内的玉米幼苗喷洒“模拟酸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观察后写出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不合理的地方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
15.(24分)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1节5号电池弄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
2~3
天;②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③在4只鱼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④在4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⑤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3
条金鱼,定时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毫升
50
100
200
400
金鱼成活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第⑤步中,放入各鱼缸中的金鱼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________,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出三条即可)。
教师详解详析
1.D [解析]
晚婚、晚育有利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少生能减少人口的数量,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优生能提高人口素质,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没有直接关系。
2.B [解析]
含磷洗涤剂会随着生活污水排放到河流里,使水质恶化。
3.A [解析]
①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②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会污染空气;③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不产生有害物质,太阳能属于新能源;④向护城河里排放废水会污染水体,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⑤植树种花,搞好绿化能净化空气,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4.C [解析]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如100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由于在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家兔变成野兔,在适宜的环境中,加上没有天敌,野兔大量繁殖,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5.A [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6.C [解析]
引起生物物种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因素有很多,如滥捕滥猎、外来物种入侵、乱砍滥伐、栖息地被破坏、环境污染等。人工引入水葫芦,造成外来生物入侵,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工厂排放污水,造成环境污染;偷猎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属于滥捕滥猎,这三种现象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冰岛火山灰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7.D [解析]
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利于保护环境;倡导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是保护环境,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要合理开发,而不是禁止一切开发。
8.B [解析]
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大气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大量燃烧。降低二氧化碳含量的最有效措施是营造森林绿地,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而且还可以改善环境中的其他问题。
9.D [解析]
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与保护生态环境没有关系。
10.D [解析]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11.B [解析]
“低碳生活”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要表现在节电、节气和回收等三个方面,如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乘公交车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尽量减少一次性筷子和餐盒的使用,可以保护树木。农作物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浓烟,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
12.D [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经济利益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发生冲突时,我们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主,如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绕避、设置安全通道等措施,这样做的意义是有利于保护该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栖息环境,进而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有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3.A [解析]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有利于节约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有利于节约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14.(1)酸雨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吗
(2)酸雨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
(4)甲、乙两花盆中的玉米幼苗死亡
(5)酸雨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
(6)①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②实验幼苗太少,实验偶然性太大
[解析]
(1)根据题干“为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提出问题:酸雨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吗?
(2)针对实验问题作假设时,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假设:酸雨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或酸雨对生物的生活没有影响。
(4)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所以花盆中的玉米幼苗死亡。
(5)由实验现象可知,酸雨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
(6)实验未设置对照实验,不应向两个花盆中都喷洒“模拟酸雨”。为了避免种子过少带来的偶然性(自身条件、休眠等因素),我们一般使用多粒种子,如10粒种子进行实验。
15.(1)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健康的、大小、体重相近的同种金鱼
(3)需要 取一只鱼缸标记为E,鱼缸中只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和同样的金鱼,不加废电池浸出液,定期喂养同种饲料
(4)废电池对水体有污染,而且废电池浸出液的浓度越大,污染越严重
(5)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大力开发无公害的环保电池;对于废电池,应及时回收,集中进行安全处理
[解析]
(1)假设不能随便作出,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该同学作出的假设应是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
(2)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放入各鱼缸中的金鱼必须是同种且大小、健康状况相近的,以保证实验变量的唯一,这样才能确定金鱼的生存状况是由废电池浸出液引起的。
(3)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要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只有设置了对照实验,才能确定实验结果是由实验变量(废电池浸出液)引起的;本探究实验可以设置如下对照实验:增加一只鱼缸,编号为E,里面放三条同样大小的金鱼,缸中只加清水,不加废电池浸出液,定期喂养同种饲料。
(4)分析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废电池对水体有污染,而且废电池浸出液的浓度越大,污染越严重。
(5)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措施有: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大力开发无公害的环保电池;对于废电池,应及时回收,集中进行安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