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小试身手
1.[基础题]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
B.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产生二氧化硫
C.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空调等
D.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2.[基础题]下列不属于控制酸雨的措施是( )
A.安装净化装置
B.
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C.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
D.减少污水排放
3.[提高题]常德石门某地因曾经进行过
30
多年的雄黄矿生产,导致现在山上光秃秃一片,后经专家确认雄黄矿中的“砷”对植物有严重的毒害作用。这种危害属于( )
A.酸雨
B.重金属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大气污染
4.[提高题]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C.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含铅废物、酸雨
5.[提高题]我国曾出台振兴汽车产业的举措之一是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这样既可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又可以有效减少(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噪声污染
?直击中考
6.[东营中考]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与环境污染都有关的一组是( )
①酸雨 ②潮汐 ③夜盲症
④水俣病 ⑤大脖子病 ⑥骨痛病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①③⑤
7.[聊城中考]实验探究:
某实验中学环保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 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 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资料三 5号电池比7号电池较大些。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A~E共5组数据见表)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
水的体积
500
毫升
500
毫升
500
毫升
500
毫升
500
毫升
加废电池的
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
5号
1节
7号
1节
5号
1节
5号
加满江红
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放同样小
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小鱼存活
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该小组根据上述有关内容,做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所学,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1)若某成员选择了A与B进行对照实验,那么,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探究这一问题还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_进行对照实验。
(2)B、E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E组的鱼比B组的鱼存活天数多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江红在水中的这一作用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三)实验反思
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交流讨论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教师详解详析
1.B [解析]
pH小于5.6的雨水就是酸雨。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很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被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故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产生二氧化硫。
2.D [解析]
控制酸雨产生的措施有减少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即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根据酸雨产生的原理,污水的排放与酸雨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关系。
3.B
4.B [解析]
酸雨是由于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大量排放引起降水中酸性物质增多;温室效应是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臭氧层遭到破坏,主要是人类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的冰箱、空调等,以及超音速飞机迅速发展而导致含氮废气的大量排放。因此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酸雨、温室效应及臭氧层破坏三个方面。
5.A [解析]
汽车在使用常规能源时,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烟尘、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多种有害化合物,这些物质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既可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又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
6.C [解析]
潮汐是一种天文现象,与污染无关;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大脖子病是因为缺碘引起的,与环境污染无关。
7.(二)(1)废电池会污染水质吗 废电池会污染水质(或废电池不会污染水质) 废电池 A与C
(2)满江红 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生物能影响环境
(三)所用小鱼数目太少,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若某成员选择了A与B进行对照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废电池,那么,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废电池会污染水质吗?作出的假设是:废电池会污染水质或废电池不会污染水质,实验变量是废电池。探究这一问题还可以选择A与C进行对照实验。B、E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满江红。E组加满江红30克,B组不加,E组的鱼比B组的鱼存活天数多,说明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满江红在水中的这一作用充分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1条小鱼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所用的小鱼生病、受其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所用小鱼数目太少,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小试身手
1.[基础题]据报道,内蒙古草原目前已经大面积退化、沙化,牧草的平均高度已由
20
世纪
70
年代的
70
cm下降到目前的
25
cm。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见脊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物种的入侵
B.长期干旱
C.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
D.病虫害严重
2.[提高题]资料显示,我国从1949~1989年期间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分析其原因发现,在这段时间里,我国( )
A.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B.国民医疗条件不断改善
C.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以上都是
3.[提高题]近年来,黄河下游地区断流的时间提前,断流的河段也上移,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温室效应
B.上游用水增多
C.上游地区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降水量减少
D.地壳运动频繁
4.[提高题]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的开采
5.[提高题]某学习小组对所生活城市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情况进行了研究,相关的统计数据如图4-7-1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4-7-1
(1)该城市人口数量在哪个时间段的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增长呈________(填“匀速增长”或“逐渐减缓”)趋势。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已经实施________________这一基本国策。
(3)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措施是________;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是保障________的重要举措。
?直击中考
6.[绵阳中考]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在长江里生存繁衍了两千多万年。然而近几十年来,它们的数量迅速减少,导致白鳍豚走向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B.长江中白鳍豚的天敌过多
C.白鳍豚的食物来源不足
D.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7.[梅州中考改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的一些活动已经使生物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C.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D.生物圈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也有极大的影响
8.[广东中考改编]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
A.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B.为增加土地资源,填埋滩涂及填海造地
C.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江河或大海
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发展经济
教师详解详析
1.C [解析]
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因此,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见脊梁”。
2.D [解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战争停止,人民生活安定,到1989年这段时间里,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3.C [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使黄河上游的植被面积大量减少,水土大量流失,气候条件逐渐恶劣,降水量逐年减少,导致黄河断流的时间提前,断流的河段也上移。
4.B [解析]
赤潮也叫“红潮”,是某些微小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变色和水质恶化的自然现象,赤潮是由于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排入海洋引起的。
5.(1)1973~1982年
(2)逐渐减缓 计划生育
(3)少生 优生
6.D [解析]
由于滥伐森林和水土流失,白鳍豚生存的水域严重淤塞,不能满足白鳍豚繁殖的需要。因此威胁白鳍豚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7.B [解析]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也日益增强。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如果人口过度增长,生活污水及工业生产的废物增多,造成环境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引起资源的过度利用,引起资源危机,反过来生物圈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对生物圈的其他生物也有极大的影响。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
8.A [解析]
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这样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人们干预生态系统,如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会破坏生态环境。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磷等,不经过处理就排向江河或大海,会污染水环境,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和生物的生存。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这样会使植物类型变得相对单一,生态系统更容易被破坏。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小试身手
1.[基础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心声。为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下列不可取的是( )
A.节约资源、杜绝浪费
B.减少排污、治理污水
C.围湖造田、发展农业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2.[基础题]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 )
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如何做
②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③小组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团结合作
④进行实地调查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3.[提高题]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个人行为是( )
A.玻璃包装物的回收利用
B.积极参与制订和宣传环境保护法的活动并带头遵守这一法规
C.以自行车代替汽车作为个人的交通工具
D.由食肉者改为素食者
4.[提高题]以下哪项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 )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治理工业“三废”
C.维护生态平衡
D.过度放牧
5.[提高题]可以保护生物圈的活动是( )
A.围湖造田
B.过度砍伐森林
C.回收废旧电池
D.燃烧大量煤炭
?直击中考
6.[永州中考]在环卫活动中,对收集到的下列垃圾进行分类,你认为下列哪项与其他三项不同( )
A.废纸
B.矿泉水瓶
C.香蕉皮
D.废玻璃
7.[桐城中考]人类的下列行为活动中,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反复使用布制购物袋
B.使用节能灯照明
C.用一次性竹筷就餐
D.用无磷洗衣粉洗衣
8.[海南中考]下列人类活动可以改善环境的是( )
①以鸟治虫
②围湖造田
③植树造林
④随意排污
⑤喷药灭虫
⑥养花种草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9.[常德中考]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我国必须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下列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是( )
A.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B.将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C.用餐使用一次性木筷
D.外出使用共享单车或步行
教师详解详析
1.C [解析]
节约资源、杜绝浪费;减少排污、治理污水;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都是保护生态环境,利于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可取的。而围湖造田、发展农业会破坏生态环境,是不可取的。
2.A [解析]
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要分工合作,可以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结束后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根据调查时发现的问题,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如何做。
3.B [解析]
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而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个人行为就是积极参与制订和宣传环境保护法的活动,并带头遵守这一法规。A、C、D三项都是个人局部的行为,虽然对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状况,其作用是有限的。
4.D [解析]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能保护植物等各种生物,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废气、废水、废渣等工业“三废”,利于保护环境,减少“三废”造成的环境污染。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场的破坏,影响草原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有利于保护环境。
5.C [解析]
围湖造田不利于生物圈的保护;过度砍伐森林会破坏生物圈的平衡;废电池的危害极大,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镉、锰、铅等,对于废旧电池,应当及时回收,集中进行安全处理,利于生物圈的保护;燃烧大量的煤炭,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生物圈的保护。
6.C [解析]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循环利用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与这些材质有关的,如报纸、杂志、广告单及其他干净的纸类等皆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枯枝败叶等,还有就是有害的、有污染的,不能进行二次分解再造的都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7.C [解析]
用一次性竹筷就餐,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8.A [解析]
以鸟治虫属于生物防治,经济环保无污染;植树造林和养花种草,可以增加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