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带上她的眼睛》(2课时课件:51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带上她的眼睛》(2课时课件:51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6 22:06:47

内容文字预览

(共51张PPT)
地球构造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管如何,时刻让你的眼睛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才是最佳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慈欣著的《带上她的眼睛》。
新课导入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法,提取文章主要信息,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
3.理解文中人物的探险精神与牺牲精神,理解作者表达的主旨。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刘慈欣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一边在山西省阳泉市的娘子关发电厂担任计算机工程师,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出版了13本小说集。他连续数年获得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银河奖,2013年,更是以37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成为第一位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科幻作家。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中国的科幻小说并不发达,但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作家作品
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刘慈欣,1963年6月出生,男,汉族,山西阳泉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99年刘慈欣发表第一篇作品《鲸歌》,同年首次以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2000年《流浪地球》获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2015年,刘慈欣作品《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科幻小说
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点缀(
)
漫步(
)
迟钝(

蒙咙(
)
闲暇(
)
凸现(

拍摄(
)
蔚蓝(
)
合拢(
)
吟唱(
)
心有灵犀(
)
镍(
)
zhuì
màn
dùn
lóng
xiá

shè
wèi
lǒng
yín

niè
字词检查
蓝字注音


(
)

(
)
曲折
歌曲

chuán(
)
zhuàn(
)
传递
传记
多音字

mēng
(
)
méng(
)
蒙骗
启蒙
měng(
)
蒙古族
点缀:
漫步:
迟钝:
蒙眬:
闲暇

凸现:
蔚蓝:
合拢

吟唱:
词语解释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闲空,没有事的时候。
清楚地显现。
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
合并;合聚到一块儿。
吟咏歌唱。
孤零零:
孤单孑立。
不期而至:
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遇到。
心有灵犀:
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天涯海角: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涯,边际。
要求:
1.用序号标出意义段,并标注段意,
2.用波浪线标出表现“她”心理的文字,
3.用着重号标出“我”对“她”的印象的文字。
迅速把握基本内容,了解小说中提供的重要信息
自学指导(二)——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
点我朗读
明线:“我”的活动。
快速浏览课文,寻找本文小说的线索。
暗线:一名年轻的地航飞船女领航员的遭遇。
整体感知
用一句话概况课文内容
明确: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
整体感知课文,划分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5):开端: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休假。
第二部分(6-24):发展:草原旅行我与她感受迥异。
第三部分(25-45):高潮:她因落日六号出事被困地心。
第四部分(46-47):结局:我能感受她的歌声与话语。
1.本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应怎样弥补?
布置作业: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课时小结
第二课时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闲暇(xiá)   凸现(tū)
蔚蓝(wèi)  
心有灵犀(xī)
B.合拢(lǒng)  拍摄(shè)
覆盖(fù)  
天涯海角(yá)
C.点缀(zhuì)  迟钝(dùn)
朦胧(lǒng)  
一缕(lǚ)
D.忙碌(lù)  
地毯(tǎn)
安慰(wèi) 
 硅酸盐(guī)
〔解析〕“胧”读作lóng。
C
课前复习——积累与运用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点缀  漫步  迟钝  不期而至
B.闲暇  蔚蓝  吟唱  心有灵犀
C.朦胧  缓慢  忙碌  天涯海角
D.暇疵  山崖  点缀  惟妙惟肖
D
〔解析〕“暇”应该写作“瑕”。
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是孙杨的刻苦训练,才使得孙杨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三连冠看似不期而至地到来,却又水到渠成。
B.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定要抓好基层党建,在农村坚持党的领导,走遍基层才能和广大人民群众心有灵犀。
C.为了找到建造射电望远镜的最佳地点,南仁东带领其团队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D.罗斯在NBA季前赛的表现,让在场边观赛的詹姆斯激动不已!
〔解析〕A.“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与“到来”语意重复。
A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冷空气来袭,呼啸的狂风和密集的雨点一起落了下来,一夜之间气温骤降至20度。
B.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
D.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作用。
C
〔解析〕A.搭配不当,“狂风”不能落下来,应删去“呼啸的狂风和”或改为“呼啸的狂风吹来,密集的雨点落了下来”;B.否定不当,应删去“切忌”或“不要”;D.语序不当,“充分”应放到“发挥”前面,修饰动词“发挥”。
刘慈欣擅长使用“密集叙事”和“时间跳跃”的手法,在作品中无限加快叙事的步伐,使读者的思维无法赶超作者的思维,并在叙事过程中留下大量的时间空缺,将未来发展呈现到读者面前的机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历史感。科幻作家何夕评价说:刘慈欣是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冷酷的道德评判者,再加上一个冷静的思想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看我们能够否感知作者的特色,读出我们自己的体会。
情景激趣
1.本文开头,“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这样写有何作用?
开门见山,直奔故事,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开头写“我”将带一位女航员的眼睛去度假,眼睛怎能被人单独带走?为什么要带走眼睛?带到什么地方去?那个地方怎么样?作者设置了这么多悬念,引发读者思考,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细读感悟
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三)——合作与探究
2.眼睛的主人是谁?
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疑问:姑娘是谁?她在哪儿?
年轻且楚楚可怜的外在,为后文所作的暗示,埋下伏笔。
3.小姑娘的表现?
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
疑问:表现更加奇怪,为什么她作出选择如此艰难?
细读感悟
第二部分:
1、“眼睛”在文章中具体指代什么?
2、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了哪里?
给第一部分拟一个标题
——故事的开端
1、“眼睛”在文章中具体指代什么?
所谓眼睛就是一幅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带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能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
它还能采集电脑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2、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了哪里?
大草原
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树冠。
广阔无垠的草原
星星点点的小花
看到了野花,小姑娘是什么表现?
突然惊叫:“呀,花,有花!上次我来的时候是没有的!”
请求我闻一闻花香而不要采下它。
发自内心的赞美:“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小姑娘丰富的内心情感,对大自然的留恋。
在草原上游玩,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不奇怪。因为被困在地底下,女宇航员再也无法看到地面美好的世界,所以她珍惜了能看到的每一个画面,突出了文章主题。
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
看到小溪,小姑娘又有怎样的要求?
“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
小姑娘为什么想感受下清凉的溪水,并请求我将湿漉漉的手举高,让草原的微风慢慢吹干?
“你那很热吧?”
“热,热得像……地狱。”
静谧美好的月光
月亮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在沉睡。
小姑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哼了一小段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
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在月光下,姑娘做了一件什么事?
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我感到,他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经丰富到了不正常的地步。
疑问重重,悬念不断
细读感悟
第三部分:
学会跳读课文,抓住文章主要信息,并用笔进行勾画圈点。
给第二部分拟一个标题
——故事的发展
解答疑问
1、小姑娘的具体身份是?
2、小姑娘在什么地方?
3、为什么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经丰富到了不正常的程度?
1、小姑娘的具体身份是?
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2、小姑娘在什么地方?
她在地球的最深处——地心,被束缚在一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
3、为什么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经丰富到了不正常的程度?
“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那是她最后一次领略地球的美!
“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种子”指什么?这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种子”指:那次旅行看到的情景对“我”精神方面的影响:我已开始感受自然界的诗意。
作用:是对前面所写的在裤脚上发现了两三棵草籽的引申,暗示了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给第三部分拟一个标题
——故事的高潮
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一个对生活的美好有着深深眷恋的小女孩,她本应有着大好的前程,有着父母朋友的陪伴,尽情抒写她的青春,然而……
她将在这地狱般的地心中,在这狭小的不到10立方米的世界里孤寂地度过自己的余生!
悲壮!
“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从而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荒芜的心灵需要爱心、善良的灌注。
品读小姑娘的话语
……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
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
还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强烈的敬业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乐观坚强,热爱生活
善于发现“美”
……
由衷的敬佩!
细读感悟
第四部分:
读课文最后一部分
——尾声
我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来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远了。
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既是在表明小姑娘对我的影响之大,又是在点明写小姑娘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地探寻宇宙的奥秘。
“我”是作者刻画的主人公之一。从文中可以看出“我”工作压力大,内心孤独寂寞,精神世界贫乏,但也有着自己的真性情:休假调整自己,乐于助人。所以我是一个既有缺点又有优点的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
如何理解小说中“我”的人物形象?
给最后部分拟一个标题
——故事的结局
中心思想
这篇科幻小说通过叙写人类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的一艘地航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的故事,表达了关注现实问题、人类的困境和人性的极限,唤起对欣赏美的欲望,展现出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的主题。
1.想象奇特、善用悬念、构思巧妙。
(1)巧设悬念: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开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写法探究
“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17段)
令读者对她奇怪的表现感到好奇
“她身处的环境常……奇怪的隔热太空服”(26段)
她身处的环境不得不令人深思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作用:做暗示,使情节发展更加自然合理,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2)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4段)
“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41段)
“我太怕封闭了”(9段)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41段)
再找一找其他伏笔的地方:
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2.科学与幻想的结合。
(1)科学的语言:
“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36、38段)
对地航飞行的想象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令人感到真实。
(2)奇特的幻想:
传感眼镜;
地心探险
这篇科幻小说,通过对小姑娘经历的叙述,为我们描绘了奇幻神秘的科学前景,展示了浓厚深刻的人文关怀,于科幻中结合现实,表现了小姑娘对这个世界的无比留恋、热爱及其坚强、乐观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格,告诉人们珍爱你所拥有的就是珍爱生命。
课堂小结
带上她的眼睛
赏花看草
玩水观月
热爱自然
下沉地心
勇敢、坚强
乐观、善良
孤独凄惨
坚持工作
板书设计
目前来看,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进入地心航行的地航飞船“落日20号”研制成功。你很荣幸,成为了“落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
作业布置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带上她的眼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迟钝、闲暇、心有灵犀、不期而至”等词语。
2.了解科幻小说的相关知识,把握科幻小说的创作特点——科学与幻想的完美结合。
3.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理解文中悬念和伏笔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旁批,理清小说情节;运用已有的小说学习经验,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
2.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尤善制造悬念、铺设伏笔,可以让学生用快速浏览的方式,顺着自己的好奇心,去追寻小说的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关爱大自然的每一个生命,珍惜当下,珍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教学重点
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中悬念和伏笔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
教学难点
学习科幻小说的特点,创作想象类作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人类对于太空的向往,从远古的洪荒时代直到今日,从未间断过。不过,当我们衣不蔽体的祖先们站立在星空下仰望时,也许最初能够感觉到的只是恐惧与神秘。当人类以其勇敢和智慧占据了整个地球以后,那种对太空世界向往已久而又难以遏止的感情就变成了一种强烈的冲动:要征服太空。而今,这一梦想已经成为了现实。那么,对于我们生存的地层,人类又在做着怎样的努力呢?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将带我们一探究竟。(板书课题)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刘慈欣,1963年生,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1999年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2006年连续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至今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20余部。他的作品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汪洋恣肆,渗透着一股对宇宙的敬畏,以及朴实直率而又尝尽沧桑的感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和《三体》三部曲,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等。2015年,他的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点缀(zhuì)
迟钝(dùn)
蔚蓝(wèi)
蒙眬(lóng)
草籽(zǐ)
凸现(tū)
心有灵犀(xī)
地核(hé)
铁镍(niè)
笼罩(lǒng)
拍摄(shè)
瞬间(shùn)
寂寞(jì
mò)
闲暇(xiá)
砸(zá)
硅酸盐(guī)
耗尽(hào)
(2)词语释义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期,约定日期。至,到来。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寂寞:孤单冷清。
闲暇:闲空,没有事的时候。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全息:属性词。反映物体在空间存在时整个情况的全部信息。
瞬间:转眼之间。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3)词语辨析
“不期而至”和“如期而至”两个词都有“到来,来临”的意思。“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强调事先没有计划,来得很突然。“如期而至”指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到来,强调有计划、有规律。
三、整体感知
1.迅速把握基本内容,了解小说中提供的重要信息。
要求:
1.用序号标出意义段,并标注段意,
2.用波浪线标出表现“她”心理的文字,
3.用着重号标出“我”对“她”的印象的文字。
2.快速阅读课文,准确把握小说的主要人物和行文线索。
答案示例:①小说中的人物:“我”“她”、主任。②小说的线索:明线——“我”的经历见闻转变;暗线——“她”的故事回述。
3.简要概括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
答案示例:“我”带上了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地航员的“传感眼镜”——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我”带着她的眼睛完成了她的最后一次地面探索。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地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心深处。
4.划分小说的层次结构。
答案示例:
第一部分(1~5):“我”带上一个女孩的眼睛去度假。(开端)
第二部分(6~23):“我”带上女孩的眼睛去度假的经过及草原上的所见所闻。(发展)
第三部分(24~31):“我”知道了真相,却无能为力。(高潮)
第四部分(32~45):揭示女孩的身份和经历。(结局)
第五部分(46、47):“我”感受到女孩的心跳,感觉自己离她不会再远了。(尾声)
四、课时小结
1.本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应怎样弥补?
五、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PPT)
二、情景激趣
刘慈欣擅长使用“密集叙事”和“时间跳跃”的手法,在作品中无限加快叙事的步伐,使读者的思维无法赶超作者的思维,并在叙事过程中留下大量的时间空缺,将未来发展呈现到读者面前的机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历史感。科幻作家何夕评价说:刘慈欣是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冷酷的道德评判者,再加上一个冷静的思想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看我们能够否感知作者的特色,读出我们自己的体会。
三、细读感悟
(一)第一部分
1.本文开头,“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开门见山,直奔故事,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开头写“我”将带一位女航员的眼睛去度假,眼睛怎能被人单独带走?为什么要带走眼睛?带到什么地方去?那个地方怎么样?作者设置了这么多悬念,引发读者思考,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眼睛的主人是谁?
答案示例: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年轻且楚楚可怜的外在,为后文所作的暗示,埋下伏笔。
疑问:姑娘是谁?她在哪儿?
3.小姑娘的表现?
答案示例: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
疑问:表现更加奇怪,为什么她作出选择如此艰难?
(二)第二部分
1、“眼睛”在文章中具体指代什么?
答案示例:所谓眼睛就是一幅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带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能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
它还能采集电脑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2、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了哪里?
(1)大草原
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树冠。
①看到了野花,小姑娘是什么表现?
答案示例:突然惊叫:“呀,花,有花!上次我来的时候是没有的!”
请求我闻一闻花香而不要采下它。
发自内心的赞美:“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小姑娘丰富的内心情感,对大自然的留恋。
②在草原上游玩,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答案示例:不奇怪。因为被困在地底下,女宇航员再也无法看到地面美好的世界,所以她珍惜了能看到的每一个画面,突出了文章主题。
(2)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
①看到小溪,小姑娘又有怎样的要求?
答案示例:“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
②小姑娘为什么想感受下清凉的溪水,并请求我将湿漉漉的手举高,让草原的微风慢慢吹干?
答案示例:“你那很热吧?”“热,热得像……地狱。”
(3)静谧美好的月光
①在月光下,姑娘做了一件什么事?
答案示例:月亮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在沉睡。
小姑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哼了一小段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
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②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答案示例:我感到,他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经丰富到了不正常的地步。疑问重重,悬念不断。
(三)第三部分
1、小姑娘的具体身份是?
答案示例: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2、小姑娘在什么地方?
答案示例:她在地球的最深处——地心,被束缚在一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
3、为什么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经丰富到了不正常的程度?
答案示例:“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那是她最后一次领略地球的美!
4、“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种子”指什么?这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案示例:“种子”指:那次旅行看到的情景对“我”精神方面的影响:我已开始感受自然界的诗意。
作用:是对前面所写的在裤脚上发现了两三棵草籽的引申,暗示了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5、品味探究。
(1)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一个对生活的美好有着深深眷恋的小女孩,她本应有着大好的前程,有着父母朋友的陪伴,尽情抒写她的青春,然而……她将在这地狱般的地心中,在这狭小的不到10立方米的世界里孤寂地度过自己的余生!--------悲壮!
(2)“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从而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荒芜的心灵需要爱心、善良的灌注。
(3)……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
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
还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答案示例:强烈的敬业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乐观坚强,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由衷的敬佩!
(四)第四部分
“我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来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远了。”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答案示例:既是在表明小姑娘对我的影响之大,又是在点明写小姑娘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地探寻宇宙的奥秘。
四、深入探究
(一)人物和主旨
1.概括“我”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答案示例:“我”是一个性格豪爽而又缺乏耐心,心地善良而又对生活充满了抱怨的科学工作者。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示例:
①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与可信性。作者采取的是一种内聚焦的叙述视角,借文中“我”的眼睛来展现在这样一个科幻世界完美背景中的悲剧故事,使得全篇的所见所闻有理有据,深切感人,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可信性。
②“我”的所思所想为文章埋下伏笔。纵观全文可知,“我”由最开始的各种违和感到一步步地发现了女孩的处境,最后揭示出谜底——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同身受,与“我”一起逐步揭开女孩的神秘面纱。
3.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完成对“我”和女孩这两个主人公的性格塑造?
答案示例:
①通过一系列“我”和女孩对于所看见的景色做出的反应的对比,突出两人的性格特征。她对地球上一切平凡的事物都充满了极大的渴望,像孩子一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怜爱和珍惜。而“我”对这些事物却不屑一顾,以至于认为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②通过“我”与女孩言行的对比,使“她”这个形象显得更加形象生动,对读者也更具有震撼力。
4.请说说“主任”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示例:
这个人物对小说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结构上。主任是给“我”那双眼睛的人,他并没有从一开始便揭露女孩的身份,而这恰恰显示了她身份的不凡,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在小说后半部分中,他预料到“我”已经得知真相,便直接告诉了“我”女孩的身份,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话语不多、沉着镇定,但关心下属、富有同情心与爱心的人物形象。
5.试分析女孩这个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答案示例:
①具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女孩和她的同事们被困地心,依然坚持工作,从地核中获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即使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女孩也承诺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下去。
②乐观坚强,努力享受美好事物。面对残酷的现实,女孩并没有被打倒,而是努力接受并适应环境,如能很快从看不到日出的遗憾中走出来发现了第一声鸟叫,被困地心还能乐观地想到是“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
③心地善良。自己被困地心反而让地面的同事、朋友们放心,还能说出安慰他人的话来,这种为人着想的精神令人感动。
6.文中多次运用心理描写,描写“我”和小姑娘的心理感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示例:“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充满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荒芜的心灵需要爱心、善良的灌注。
7.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这篇小说讲述了“我”带着一位被困地心的女地航员的眼睛旅行的故事,女孩的纯真、善良、乐观感染并改变了开始不明真相的“我”,后来“我”得知真相后,被女孩的事迹强烈震撼并深深怀念她。故事呼唤人们关注生活,时刻让眼睛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美好,珍视生命,珍爱自己拥有的一切,表达出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切思考。
(二)写法特色
1.想象奇特、善用悬念、构思巧妙。
(1)巧设悬念:
①“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开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17段)------令读者对她奇怪的表现感到好奇。
③“她身处的环境常……奇怪的隔热太空服”(26段)------她身处的环境不得不令人深思。
(2)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作用:做暗示,使情节发展更加自然合理,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①伏笔:“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4段)
照应:“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41段)
②伏笔:“我太怕封闭了”(9段)
照应:“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41段)
③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④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⑤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2.科学与幻想的结合。
(1)科学的语言:
“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36、38段)
明确:对地航飞行的想象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令人感到真实。
(2)奇特的幻想:
传感眼镜;地心探险。
问题:科幻小说的特点是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请你结合本文的具体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答案示例:想象性与创造性是科幻小说成为建立于科学基础上的通俗文学的最主要条件。在对“落日六号”的细致刻画中,作者没有因大段的叙述而出现科学依据单薄的漏洞,而是以绚丽的想象为外衣,以地质科学(地层、地核)和航天技术(飞船、雷达、中子材料与中微子通信设备等)为依托,通过专业术语与精确的数字对探索失事经过进行了客观清晰、周密详实的描绘,如“落日六号”如何潜入地底、怎么运作、如何失事、现处状态等,展示出了一种悲壮的宏伟大气,表现出科学的内涵,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
五、拓展延伸
读了《带上她的眼睛》一文,你内心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答案示例:
示例一:在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泊在那里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感受到了从几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我想象着金色的阳光和银色的月光透射到这个星球的中心,我听到了从那里传出的她轻轻吟唱的《月光》……
示例二:在漫长的宇宙生命中,我们的不快乐究竟算什么呢?真的,如果你不快乐,请读一读这篇短短的科幻小说,然后你会发现自己拥有的其实很多,很多……
六、课堂小结
小说虽短,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带上她的眼睛》是这样一篇触动人心的美丽故事,它能让每个读者阅读完后陷入深思——思考美好生活的真谛,思考自己在追逐中遗失了什么。同学们,让我们学会一边追梦,一边欣赏风景,珍惜当下,珍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吧!
七、练习设计
目前来看,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进入地心航行的地航飞船“落日20号”研制成功。你很荣幸,成为了“落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带上她的眼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概括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对比和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3.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伟大。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本文伏笔手法的运用。
2.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学法指导:
先采用快速浏览的方式,顺着自己的好奇心,去追寻小说的情节线索。
再模仿课本中的旁批,把阅读的感想或疑问写下来。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文体知识。
科幻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是小说类别之一。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2.悬念和伏笔。
悬念其实就是使读者迷惑的情节内容,能吸引读者。伏笔是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悬念的作用:为下文做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眼球,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的结构跌宕起伏,可读性增强。伏笔的作用: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还能营造一种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二、预习任务
1..速读课文,试着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别完成文中的旁批。
2.抄写“读读写写”,积累词汇。
三、预习检测
1.本文作者   ,他是中国新生代_____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创作颇丰,屡获大奖。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等。
2.下列词语注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吟唱(yīn)
娇小
坚难
天崖海角
B.点缀(zhuì)
漫步
狭窄
不期而致
C.炽热(chì)
蒙眬
笼罩
唾手可得
D.地核(hái)
闲暇
停泊
心有灵犀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   
  )
⑵小气,当用而舍不得用,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
(   
  )
⑶形容温度极高,极热。
(    
 )
⑷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  
   )
⑸常用来表达视线或者心理状态不清楚。
(  
   )
⑹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
(  
   )
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如果改写这篇小说,以小姑娘的口吻,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请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构思,补写出相关情节的内容。
开端:“落日六号”飞船被困地核,“我”成为唯一的幸存者。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在与外界即将中断联系时,“我”发送出最后的感言。
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迅速把握基本内容,了解小说中提供的重要信息。
要求:
1.用序号标出意义段,并标注段意,
2.用波浪线标出表现“她”心理的文字,
3.用着重号标出“我”对“她”的印象的文字。
2.快速阅读课文,准确把握小说的主要人物和行文线索。
①小说中的人物:
②小说的线索:明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口述)
4.划分小说的层次结构。(文中标记)
二、细读感悟
(一)第一部分
1.本文开头,“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这样写有何作用?
2.眼睛的主人是谁?
疑问:姑娘是谁?她在哪儿?
3.小姑娘的表现?
疑问:表现更加奇怪,为什么她作出选择如此艰难?
(二)第二部分
1.“眼睛”在文章中具体指代什么?
2.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了哪里?
(1)大草原
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树冠。
①看到了野花,小姑娘是什么表现?
②在草原上游玩,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2)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
①看到小溪,小姑娘又有怎样的要求?
②小姑娘为什么想感受下清凉的溪水,并请求我将湿漉漉的手举高,让草原的微风慢慢吹干?
(3)静谧美好的月光
①在月光下,姑娘做了一件什么事?
②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三)第三部分
1.小姑娘的具体身份是?
2.小姑娘在什么地方?
3.为什么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经丰富到了不正常的程度?
4.“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种子”指什么?这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5.品味探究。
(1)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一个对生活的美好有着深深眷恋的小女孩,她本应有着大好的前程,有着父母朋友的陪伴,尽情抒写她的青春,然而……她将在这地狱般的地心中,在这狭小的不到10立方米的世界里孤寂地度过自己的余生!--------___________(填一词)
(2)“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从而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句)
(3)……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
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
还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四)第四部分
“我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来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远了。”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三、深入探究
(一)人物和主旨
1.概括“我”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3.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完成对“我”和女孩这两个主人公的性格塑造?
4.请说说“主任”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5.试分析女孩这个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6.文中多次运用心理描写,描写“我”和小姑娘的心理感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中心主旨。
(二)写法特色
1.想象奇特、善用悬念、构思巧妙。
(1)巧设悬念:
①“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17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她身处的环境常……奇怪的隔热太空服”(26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作用:做暗示,使情节发展更加自然合理,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①伏笔:“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4段)
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伏笔:“我太怕封闭了”(9段)
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与幻想的结合。
(1)科学的语言:
“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36、38段)
明确:对地航飞行的想象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令人感到真实。
(2)奇特的幻想:
传感眼镜;地心探险。
问题:科幻小说的特点是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请你结合本文的具体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四、拓展延伸
读了《带上她的眼睛》一文,你内心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课后导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回答问题。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我问她想去哪里。
这个决定对她来说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得笑出声来。
“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
她说。
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暗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儿,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她问。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耶!能闻闻她吗?不,别拔下她!”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在草原上无目标地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日落前,我走到了草原中一间孤零零的白色小屋,那是为旅游者准备的一间小旅店,似乎好久没人光顾了,只有一个迟钝的老式机器人照看着旅店里的一切。
夜里我刚睡着,她就通过眼睛叫醒了我:“请带我出去好吗?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
我睡意朦胧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
我伸了个懒腰,对着夜空说:“你在太空中不也一样能看到月亮?喂,告诉我你的飞船的大概方位,说不定我还能看到呢。”
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一小段旋律过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音乐,那轻柔的乐声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笼罩在蒙蒙的小雨中,我从眼睛中听到了她轻轻的叹息声。
“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现在,
“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
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讯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
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底薪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
“……今后,
我会按照整个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
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
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
我现在已适应这里,
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
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
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
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在以后的岁月中,地球常常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
在我下面6000多公里深处,
我看到了停泊在地心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
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
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1.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2.理解下面的句子表现了小姑娘怎样的心理活动。
“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她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遇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3.“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4.文中有许多伏笔,你能找出下面句子在后文照应的句子吗?
(1)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语段并结合全文,你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比确立理想还重要的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带上她的眼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概括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对比和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3.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伟大。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本文伏笔手法的运用。
2.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学法指导:
先采用快速浏览的方式,顺着自己的好奇心,去追寻小说的情节线索。
再模仿课本中的旁批,把阅读的感想或疑问写下来。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文体知识。
科幻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是小说类别之一。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2.悬念和伏笔。
悬念其实就是使读者迷惑的情节内容,能吸引读者。伏笔是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悬念的作用:为下文做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眼球,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的结构跌宕起伏,可读性增强。伏笔的作用: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还能营造一种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二、预习任务
1..速读课文,试着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别完成文中的旁批。
2.抄写“读读写写”,积累词汇。
三、预习检测
1.本文作者   ,他是中国新生代_____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创作颇丰,屡获大奖。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等。
2.下列词语注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吟唱(yīn)
娇小
坚难
天崖海角
B.点缀(zhuì)
漫步
狭窄
不期而致
C.炽热(chì)
蒙眬
笼罩
唾手可得
D.地核(hái)
闲暇
停泊
心有灵犀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   
  )
⑵小气,当用而舍不得用,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
(   
  )
⑶形容温度极高,极热。
(    
 )
⑷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  
   )
⑸常用来表达视线或者心理状态不清楚。
(  
   )
⑹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
(  
   )
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如果改写这篇小说,以小姑娘的口吻,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请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构思,补写出相关情节的内容。
开端:“落日六号”飞船被困地核,“我”成为唯一的幸存者。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在与外界即将中断联系时,“我”发送出最后的感言。
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刘慈欣
科幻
《三体》
2.C
3.⑴人迹罕至
⑵吝啬
⑶炽热
⑷心有灵犀⑸蒙眬
⑹唾手可得
4.示例:发展:借助“眼睛”酣游草原,“我”最后一次感受着地面世界的美好。
结局:与地面世界失去联系后,“我”坚持观测以期望为后人留下资料。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迅速把握基本内容,了解小说中提供的重要信息。
要求:
1.用序号标出意义段,并标注段意,
2.用波浪线标出表现“她”心理的文字,
3.用着重号标出“我”对“她”的印象的文字。
2.快速阅读课文,准确把握小说的主要人物和行文线索。
答案示例:①小说中的人物:“我”“她”、主任。②小说的线索:明线——“我”的经历见闻转变;暗线——“她”的故事回述。
3.简要概括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
答案示例:“我”带上了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地航员的“传感眼镜”——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我”带着她的眼睛完成了她的最后一次地面探索。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地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心深处。
4.划分小说的层次结构。
答案示例:
第一部分(1~5):“我”带上一个女孩的眼睛去度假。(开端)
第二部分(6~23):“我”带上女孩的眼睛去度假的经过及草原上的所见所闻。(发展)
第三部分(24~31):“我”知道了真相,却无能为力。(高潮)
第四部分(32~45):揭示女孩的身份和经历。(结局)
第五部分(46、47):“我”感受到女孩的心跳,感觉自己离她不会再远了。(尾声)
二、细读感悟
(一)第一部分
1.本文开头,“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开门见山,直奔故事,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开头写“我”将带一位女航员的眼睛去度假,眼睛怎能被人单独带走?为什么要带走眼睛?带到什么地方去?那个地方怎么样?作者设置了这么多悬念,引发读者思考,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眼睛的主人是谁?
答案示例: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年轻且楚楚可怜的外在,为后文所作的暗示,埋下伏笔。
疑问:姑娘是谁?她在哪儿?
3.小姑娘的表现?
答案示例: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
疑问:表现更加奇怪,为什么她作出选择如此艰难?
(二)第二部分
1.“眼睛”在文章中具体指代什么?
答案示例:所谓眼睛就是一幅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带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能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
它还能采集电脑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2.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了哪里?
(1)大草原
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树冠。
①看到了野花,小姑娘是什么表现?
答案示例:突然惊叫:“呀,花,有花!上次我来的时候是没有的!”
请求我闻一闻花香而不要采下它。
发自内心的赞美:“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小姑娘丰富的内心情感,对大自然的留恋。
②在草原上游玩,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答案示例:不奇怪。因为被困在地底下,女宇航员再也无法看到地面美好的世界,所以她珍惜了能看到的每一个画面,突出了文章主题。
(2)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
①看到小溪,小姑娘又有怎样的要求?
答案示例:“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
②小姑娘为什么想感受下清凉的溪水,并请求我将湿漉漉的手举高,让草原的微风慢慢吹干?
答案示例:“你那很热吧?”“热,热得像……地狱。”
(3)静谧美好的月光
①在月光下,姑娘做了一件什么事?
答案示例:月亮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在沉睡。
小姑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哼了一小段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
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②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答案示例:我感到,他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经丰富到了不正常的地步。疑问重重,悬念不断。
(三)第三部分
1.小姑娘的具体身份是?
答案示例: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2.小姑娘在什么地方?
答案示例:她在地球的最深处——地心,被束缚在一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
3.为什么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经丰富到了不正常的程度?
答案示例:“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那是她最后一次领略地球的美!
4.“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种子”指什么?这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案示例:“种子”指:那次旅行看到的情景对“我”精神方面的影响:我已开始感受自然界的诗意。
作用:是对前面所写的在裤脚上发现了两三棵草籽的引申,暗示了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5.品味探究。
(1)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一个对生活的美好有着深深眷恋的小女孩,她本应有着大好的前程,有着父母朋友的陪伴,尽情抒写她的青春,然而……她将在这地狱般的地心中,在这狭小的不到10立方米的世界里孤寂地度过自己的余生!--------悲壮!
(2)“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从而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荒芜的心灵需要爱心、善良的灌注。
(3)……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
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
还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答案示例:强烈的敬业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乐观坚强,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由衷的敬佩!
(四)第四部分
“我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来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远了。”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答案示例:既是在表明小姑娘对我的影响之大,又是在点明写小姑娘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地探寻宇宙的奥秘。
三、深入探究
(一)人物和主旨
1.概括“我”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答案示例:“我”是一个性格豪爽而又缺乏耐心,心地善良而又对生活充满了抱怨的科学工作者。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示例:
①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与可信性。作者采取的是一种内聚焦的叙述视角,借文中“我”的眼睛来展现在这样一个科幻世界完美背景中的悲剧故事,使得全篇的所见所闻有理有据,深切感人,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可信性。
②“我”的所思所想为文章埋下伏笔。纵观全文可知,“我”由最开始的各种违和感到一步步地发现了女孩的处境,最后揭示出谜底——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同身受,与“我”一起逐步揭开女孩的神秘面纱。
3.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完成对“我”和女孩这两个主人公的性格塑造?
答案示例:
①通过一系列“我”和女孩对于所看见的景色做出的反应的对比,突出两人的性格特征。她对地球上一切平凡的事物都充满了极大的渴望,像孩子一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怜爱和珍惜。而“我”对这些事物却不屑一顾,以至于认为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②通过“我”与女孩言行的对比,使“她”这个形象显得更加形象生动,对读者也更具有震撼力。
4.请说说“主任”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示例:
这个人物对小说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结构上。主任是给“我”那双眼睛的人,他并没有从一开始便揭露女孩的身份,而这恰恰显示了她身份的不凡,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在小说后半部分中,他预料到“我”已经得知真相,便直接告诉了“我”女孩的身份,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话语不多、沉着镇定,但关心下属、富有同情心与爱心的人物形象。
5.试分析女孩这个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答案示例:
①具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女孩和她的同事们被困地心,依然坚持工作,从地核中获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即使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女孩也承诺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下去。
②乐观坚强,努力享受美好事物。面对残酷的现实,女孩并没有被打倒,而是努力接受并适应环境,如能很快从看不到日出的遗憾中走出来发现了第一声鸟叫,被困地心还能乐观地想到是“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
③心地善良。自己被困地心反而让地面的同事、朋友们放心,还能说出安慰他人的话来,这种为人着想的精神令人感动。
6.文中多次运用心理描写,描写“我”和小姑娘的心理感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示例:“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充满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荒芜的心灵需要爱心、善良的灌注。
7.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这篇小说讲述了“我”带着一位被困地心的女地航员的眼睛旅行的故事,女孩的纯真、善良、乐观感染并改变了开始不明真相的“我”,后来“我”得知真相后,被女孩的事迹强烈震撼并深深怀念她。故事呼唤人们关注生活,时刻让眼睛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美好,珍视生命,珍爱自己拥有的一切,表达出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切思考。
(二)写法特色
1.想象奇特、善用悬念、构思巧妙。
(1)巧设悬念:
①“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开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17段)------令读者对她奇怪的表现感到好奇。
③“她身处的环境常……奇怪的隔热太空服”(26段)------她身处的环境不得不令人深思。
(2)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作用:做暗示,使情节发展更加自然合理,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①伏笔:“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4段)
照应:“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41段)
②伏笔:“我太怕封闭了”(9段)
照应:“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41段)
③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④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⑤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2.科学与幻想的结合。
(1)科学的语言:
“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36、38段)
明确:对地航飞行的想象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令人感到真实。
(2)奇特的幻想:
传感眼镜;地心探险。
问题:科幻小说的特点是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请你结合本文的具体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答案示例:想象性与创造性是科幻小说成为建立于科学基础上的通俗文学的最主要条件。在对“落日六号”的细致刻画中,作者没有因大段的叙述而出现科学依据单薄的漏洞,而是以绚丽的想象为外衣,以地质科学(地层、地核)和航天技术(飞船、雷达、中子材料与中微子通信设备等)为依托,通过专业术语与精确的数字对探索失事经过进行了客观清晰、周密详实的描绘,如“落日六号”如何潜入地底、怎么运作、如何失事、现处状态等,展示出了一种悲壮的宏伟大气,表现出科学的内涵,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
四、拓展延伸
读了《带上她的眼睛》一文,你内心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答案示例:
示例一:在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泊在那里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感受到了从几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我想象着金色的阳光和银色的月光透射到这个星球的中心,我听到了从那里传出的她轻轻吟唱的《月光》……
示例二:在漫长的宇宙生命中,我们的不快乐究竟算什么呢?真的,如果你不快乐,请读一读这篇短短的科幻小说,然后你会发现自己拥有的其实很多,很多……
【课后导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回答问题。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我问她想去哪里。
这个决定对她来说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得笑出声来。
“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
她说。
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暗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儿,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她问。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耶!能闻闻她吗?不,别拔下她!”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在草原上无目标地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日落前,我走到了草原中一间孤零零的白色小屋,那是为旅游者准备的一间小旅店,似乎好久没人光顾了,只有一个迟钝的老式机器人照看着旅店里的一切。
夜里我刚睡着,她就通过眼睛叫醒了我:“请带我出去好吗?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
我睡意朦胧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
我伸了个懒腰,对着夜空说:“你在太空中不也一样能看到月亮?喂,告诉我你的飞船的大概方位,说不定我还能看到呢。”
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一小段旋律过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音乐,那轻柔的乐声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笼罩在蒙蒙的小雨中,我从眼睛中听到了她轻轻的叹息声。
“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现在,
“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
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讯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
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底薪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
“……今后,
我会按照整个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
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
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
我现在已适应这里,
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
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
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
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在以后的岁月中,地球常常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
在我下面6000多公里深处,
我看到了停泊在地心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
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
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1.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2.理解下面的句子表现了小姑娘怎样的心理活动。
“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她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遇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3.“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4.文中有许多伏笔,你能找出下面句子在后文照应的句子吗?
(1)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语段并结合全文,你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比确立理想还重要的是什么?
【答案】
1.小说以“我”的经历见闻(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2.
小姑娘对大自然的一切充满新奇,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可以看出她是多么地渴望自由,渴望、热爱美好的生活。
3.坚强、勇敢、善良、乐观。困于地心而无法返归地表的沉重苦难与对人间美丽景色的留恋和自愿按照原计划努力工作的选择,彰显出她的人格魅力。
4.(1)“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2)“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5.学会珍惜眼前所能看到的美好的一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带上她的眼睛》同步检测
(满分:60分
时间:3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短暂(zàn) 
蹲下 心有灵犀(xī) 茏罩
B.潜入(qiǎn)
铁镍
天涯海角(jiǎo)
循环
C.闷热(mèn)
纵然
激动不已(yǐ)
闲瑕
D.炽热(chì)
包裹
不期而至(qī)
屏幕
(解析:A.“茏”应写为“笼”;B.“潜”应读为“qián”;C.“闷”应读为“mēn”,“瑕”应写为“暇”。)
2.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3分)
(1)它还能通过采集(采集 收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2)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丰富 丰满)到不正常的程度。
(3)宇宙航行是寂寞(寂寞 冷漠)的,但宇航员们能看到无限的太空和壮丽的星群。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分)来源:学§科§网Z§X§X§K]
A.正是孙杨的刻苦训练,才使得孙杨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三连冠看似不期而至地到来,却又水到渠成。
B.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定要抓好基层党建,在农村坚持党的领导,走遍基层才能和广大人民群众心有灵犀。
C.为了找到建造射电望远镜的最佳地点,南仁东带领其团队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D.罗斯在NBA季前赛的表现,让在场边观赛的詹姆斯激动不已!
(解析:A.“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与“到来”语意重复。)
4.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
A.冷空气来袭,呼啸的狂风和密集的雨点一起落了下来,一夜之间气温骤降至20度。
B.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
D.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作用。
(解析:A.搭配不当,“狂风”不能落下来,应删去“呼啸的狂风和”或改为“呼啸的狂风吹来,密集的雨点落了下来”;B.否定不当,应删去“切忌”或“不要”;D.语序不当,“充分”应放到“发挥”前面,修饰动词“发挥”。)
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B )(2分)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解析:A项无比喻,C、D两项均无对比。)
7.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用环境描写烘托,可用别人的内心感受来侧面反映,可以通过正面的语言、肖像、行动、心理描写来表现。下面对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是( D )(2分)
A.被暴风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疏理过似的,躺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环境描写)
B.他的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地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肖像、语言描写)
C.老杨同志第一碗饭吃完,不等老秦看见,就走到大锅边,一边舀饭一边说:“我也吃吃这饭,这饭好吃!”老两口赶紧一起放下碗来招待,老杨已把山药南瓜舀到碗里,老秦客气了一会,也就罢了。(语言、行动描写)
D.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心理描写)
8.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2分)
A.祥子是个悲剧人物,当他的幻想破灭后,自甘堕落,结果只能是沦为“城市垃圾”。
B.《海底两万里》的积极方面包括对科学的可能性的痴迷追求,对自由的始终不渝的向往和对受压迫者的无限同情。
C.《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一共买过三次车,每一次都是用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劳动赚来的钱买的。
D.《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性格阴郁,知识渊博,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二、综合性学习(12分)
七年级某班以“生活因科技而改变”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主题活动我宣传】
活动中,班级进行活动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3分)
【示例一】科技,一盏改变生活的明灯;【示例二】知识改变人生,科技创造未来。
【科技力量我来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家用电器不断创新,通讯工具不断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极为便捷。然而,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一些弊病。
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科技发展的弊端。(写出两点即可)(4分)
【示例】①科技让许多人变得越来越懒,从而身体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差。
②有些高科技产品成为不法分子不可缺少的犯罪工具。
③科技的高速发展加快了人们对地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其中有许多都是不合理的,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征文启事我来写】
为了让同学们深切体会我国科技事业的日新月异,赞美广大科研人员献身科技、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校团委准备出一期“科技进步颂”的专刊,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为本次专刊写一则征文启事。要求:以“科技”为主题,用300字稿纸抄写,字数不超过800字,稿件交到校团委办公室,截止日期为6月20日。(5分)
征文启事
为让同学们深切体会我国科技事业的日新月异,赞美广大科研人员献身科技、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校团委准备出一期“科技进步颂”的专刊。
要求:以“科技”为主题,用300字稿纸抄写,字数不超过800字,稿件交到校团委办公室,截止日期为6月20日。
欢迎同学们积极投稿。
校团委
2018年6月10日
三、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1分)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在草原上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她让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1.“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中,小姑娘为何说别拔下小花?(4分)
【答案】因为小姑娘深知自己根本就没有希望回到地面了,所以她对这些小花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花——那么脆弱,却又那么顽强。
【解析】
“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是文章的一处伏笔,照应后文的“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我”带着小姑娘的眼睛去往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的这次旅行,是小姑娘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她深知自己已经没有希望回到地面了,因此她对草原上的柔弱的、可以被任意采撷的小花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觉。
2.
理解下面的句子表现了小姑娘怎样的心理活动。(3分)
“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她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遇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答案】小姑娘对于草原的风、草、小溪等充满了好奇,可以看出她是热爱美好事物的,结合后文中她“被禁锢在地心中”的情节,可以理解这是她渴望自由的一种表现。
【解析】本题是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我们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结合下一句“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可知小姑娘对于草原的风、草、小溪等充满了好奇,可以看出她是热爱美好事物的,结合后文中她“被禁锢在地心中”的情节,可以理解这是她渴望自由的一种表现。
3.作者带着眼睛让小姑娘领略了有生机的万物,试着反过来想一下,小姑娘的种种表现又会给作者带来什么呢?(4分)
【答案】小姑娘和作者都身处在封闭的工作环境中,作者带着眼睛与小姑娘一同度假,开始了草原之行,赏花观草,感受了小姑娘的感受,作者也找回了一些被“灰色的生活”磨钝了之外的感觉。
【解析】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我”之前的生活是“灰色的”“忙碌的”,然而通过这次和小姑娘的旅行,她对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每一缕阳光、每一条小溪、每一阵微风都渴望和激动,她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憧憬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在结束旅行后,会觉察到平常不在意的晚风、鸟鸣、暮色,即使“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说明“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美的感觉。
(二)拓展阅读[(17分)来源:学,科,网]
地球上有生命吗?
[美]阿特·布奇沃德
①最近一周以来,金星上都快要沸腾了,巨大的兴奋散发在空气里,四处都可以嗅到激动的气味。这一切都只是因为金星上那帮科学家成功地在那颗名叫地球的行星上安置了一枚卫星。这毕竟是第一次,更重要的,这枚卫星已经从地球上送回了信号和照片。这枚卫星降落在地球上一个被冠名为“曼哈顿”的地区。这名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金星天文学家曼哈顿教授。正是他于两万年前首次用望远镜发现了这个地方。
②这几天来,研究工作一直在紧张地进行着,由于良好的天气状况和非常强烈的信号,科学家们已通过获取的信息对地球上着陆载人飞行物的可行性做出了合理的分析。为了向公众通报这些研究结果,科学家们决定在金星技术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来源:学科网ZXXK]
③会议当天,会场气氛异常热烈,到处人头攒动。记者们为争夺有利的位置都快打架了。正在此时,研究小组负责人佐格教授突然出现在主席台上。顿时,台下的注意力全被他吸引住了,安静了不少。佐格教授将视力辅助器上的旋钮调动了一下。这是他说话前的习惯动作,就像有的人说话前先要清清嗓子一样。他又将旋钮调动了一下,开口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在你们提问前,我要先告知你们一件事。那就是,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地球上丝毫没有生命的迹象。”
④这句话刚出口,台下立刻骚动了起来。一名《金星晚报》的自然专栏记者激动地站起来,向佐格教授发问道:“教授先生,您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⑤“首先,”佐格教授又调动了一下视力辅助器上的旋钮,似乎他是用眼睛说话,“地球的表面——至少在曼哈顿地区——是由坚固的水泥构成,这种土质是无法生长植物的。其次,我们发现,地球的大气中充满了诸如一氧化碳之类的致命气体,我想没有生命能在这种空气里幸存吧。”
⑥“那么这对我们的飞碟计划意味着什么呢?”另一名记者问道。
⑦“我们将不得不携带氧气,这将令飞碟重量比计划中增加不少。”
⑧他话音未落,又一名记者迫不及待地向他发问:“除了你刚才所说的外,你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了什么危险吗?”
⑨佐格教授微微一笑,按下显示钮,一幅激光全息影像展现在大家眼前:“请看这里,你看到这片环绕地球上空的黑云了吗?我们称呼它‘爱迪生联合带’①,我们不清楚它的构成,但它很可能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所以在我们把第一个金星生物送到那里之前,我们将会作进一步的研究。”
⑩“请注意这看起来像河的区域,卫星发回的资料显示,它已经被严重污染了,而且里面的水完全不适宜饮用。这意味我们须携带饮用水,这又大大增加了飞行器重量。”
?这时,一位记者打断他,问道:“对不起,教授,请问照片上这些黑色微粒是些什么东西?”
?“关于这点我们还不能确定,它们看起来像是一些沿着固定路线移动的金属微粒,它们放出气体,发出噪音并且不断地互相冲撞。鉴于如此多的路线和金属微粒,简直不可能避免在飞船降落时撞上一个两个。”[来源:om]
?“那么这些石笋般挺立着的又是什么东西呢?”
?“这些是某种夜晚能发光的花岗岩形成物,格拉姆教授管它们叫‘摩天者’,因为它们看起来像要触到天空似的。”
?“佐格教授,如果这些都是事实,那么飞碟计划不是会被迫延迟吗?”
?“是的,不过一旦‘格拉布贷款基金会’追加投资,我们将立刻继续研究。”
?“可是,教授,难道我们要花费数以亿计的货币只是为了在一个没有人的地球上降落飞船吗?”[来源:学科网ZXXK]
?“因为只要我们金星人能够学会在地球上存活,那我们就能在任何地方生存了!”
【注释】 ①爱迪生联合带:爱迪生联合公司是美国一家大型电力公司,它制造了大量烟尘污染。
1.金星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研究地球的?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4分)
生物灭绝,大气被污染,水体遭破坏,废气乱排放。
2.第④段中的加点词“这个结论”是指什么?佐格教授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3分)
指地球上丝毫没有生命的迹象。依据:①地球的表面由坚固的水泥构成,这种土质无法生长植物。②地球的大气中充满了致命气体。
3.根据佐格教授描述的黑色金属微粒的样子,说说那是什么。为什么用微粒来形容它?(3分)
汽车。微粒用来形容又小又多的东西,说明汽车已经泛滥成灾,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环境。
4.怎样理解“因为只要我们金星人能够学会在地球上存活,那我们就能在任何地方生存了”这句话?(3分)
地球上的环境恶化已达到令人恐怖的程度。看似俏皮的一句话,却把地球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5.如将本文题目换成“金星上的新闻发布会”,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4分)
不好。因为原题以疑问句的形式,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给人以警醒,警示人们须保护环境,否则就会面临灭亡的厄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带上她的眼睛》同步检测
(满分:60分
时间:3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短暂(zàn) 
蹲下 心有灵犀(xī) 茏罩
B.潜入(qiǎn)
铁镍
天涯海角(jiǎo)
循环
C.闷热(mèn)
纵然
激动不已(yǐ)
闲瑕
D.炽热(chì)
包裹
不期而至(qī)
屏幕
2.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3分)
(1)它还能通过________(采集 收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2)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________(丰富 丰满)到不正常的程度。
(3)宇宙航行是________(寂寞 冷漠)的,但宇航员们能看到无限的太空和壮丽的星群。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来源:学§科§网Z§X§X§K]
A.正是孙杨的刻苦训练,才使得孙杨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三连冠看似不期而至地到来,却又水到渠成。
B.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定要抓好基层党建,在农村坚持党的领导,走遍基层才能和广大人民群众心有灵犀。
C.为了找到建造射电望远镜的最佳地点,南仁东带领其团队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D.罗斯在NBA季前赛的表现,让在场边观赛的詹姆斯激动不已!
4.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_____呀,真美___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_____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_______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冷空气来袭,呼啸的狂风和密集的雨点一起落了下来,一夜之间气温骤降至20度。
B.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
D.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作用。
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7.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用环境描写烘托,可用别人的内心感受来侧面反映,可以通过正面的语言、肖像、行动、心理描写来表现。下面对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是(  )(2分)
A.被暴风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疏理过似的,躺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环境描写)
B.他的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地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肖像、语言描写)
C.老杨同志第一碗饭吃完,不等老秦看见,就走到大锅边,一边舀饭一边说:“我也吃吃这饭,这饭好吃!”老两口赶紧一起放下碗来招待,老杨已把山药南瓜舀到碗里,老秦客气了一会,也就罢了。(语言、行动描写)
D.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心理描写)
8.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祥子是个悲剧人物,当他的幻想破灭后,自甘堕落,结果只能是沦为“城市垃圾”。
B.《海底两万里》的积极方面包括对科学的可能性的痴迷追求,对自由的始终不渝的向往和对受压迫者的无限同情。
C.《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一共买过三次车,每一次都是用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劳动赚来的钱买的。
D.《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性格阴郁,知识渊博,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二、综合性学习(12分)
七年级某班以“生活因科技而改变”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主题活动我宣传】
活动中,班级进行活动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3分)
【科技力量我来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家用电器不断创新,通讯工具不断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极为便捷。然而,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一些弊病。
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科技发展的弊端。(写出两点即可)(4分)
【征文启事我来写】
为了让同学们深切体会我国科技事业的日新月异,赞美广大科研人员献身科技、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校团委准备出一期“科技进步颂”的专刊,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为本次专刊写一则征文启事。要求:以“科技”为主题,用300字稿纸抄写,字数不超过800字,稿件交到校团委办公室,截止日期为6月20日。(5分)
三、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1分)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在草原上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她让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1.“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中,小姑娘为何说别拔下小花?(4分)
2.
理解下面的句子表现了小姑娘怎样的心理活动。(3分)
“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她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遇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3.作者带着眼睛让小姑娘领略了有生机的万物,试着反过来想一下,小姑娘的种种表现又会给作者带来什么呢?(4分)
(二)拓展阅读[(17分)来源:学,科,网]
地球上有生命吗?
[美]阿特·布奇沃德
①最近一周以来,金星上都快要沸腾了,巨大的兴奋散发在空气里,四处都可以嗅到激动的气味。这一切都只是因为金星上那帮科学家成功地在那颗名叫地球的行星上安置了一枚卫星。这毕竟是第一次,更重要的,这枚卫星已经从地球上送回了信号和照片。这枚卫星降落在地球上一个被冠名为“曼哈顿”的地区。这名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金星天文学家曼哈顿教授。正是他于两万年前首次用望远镜发现了这个地方。
②这几天来,研究工作一直在紧张地进行着,由于良好的天气状况和非常强烈的信号,科学家们已通过获取的信息对地球上着陆载人飞行物的可行性做出了合理的分析。为了向公众通报这些研究结果,科学家们决定在金星技术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来源:学科网ZXXK]
③会议当天,会场气氛异常热烈,到处人头攒动。记者们为争夺有利的位置都快打架了。正在此时,研究小组负责人佐格教授突然出现在主席台上。顿时,台下的注意力全被他吸引住了,安静了不少。佐格教授将视力辅助器上的旋钮调动了一下。这是他说话前的习惯动作,就像有的人说话前先要清清嗓子一样。他又将旋钮调动了一下,开口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在你们提问前,我要先告知你们一件事。那就是,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地球上丝毫没有生命的迹象。”
④这句话刚出口,台下立刻骚动了起来。一名《金星晚报》的自然专栏记者激动地站起来,向佐格教授发问道:“教授先生,您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⑤“首先,”佐格教授又调动了一下视力辅助器上的旋钮,似乎他是用眼睛说话,“地球的表面——至少在曼哈顿地区——是由坚固的水泥构成,这种土质是无法生长植物的。其次,我们发现,地球的大气中充满了诸如一氧化碳之类的致命气体,我想没有生命能在这种空气里幸存吧。”
⑥“那么这对我们的飞碟计划意味着什么呢?”另一名记者问道。
⑦“我们将不得不携带氧气,这将令飞碟重量比计划中增加不少。”
⑧他话音未落,又一名记者迫不及待地向他发问:“除了你刚才所说的外,你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了什么危险吗?”
⑨佐格教授微微一笑,按下显示钮,一幅激光全息影像展现在大家眼前:“请看这里,你看到这片环绕地球上空的黑云了吗?我们称呼它‘爱迪生联合带’①,我们不清楚它的构成,但它很可能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所以在我们把第一个金星生物送到那里之前,我们将会作进一步的研究。”
⑩“请注意这看起来像河的区域,卫星发回的资料显示,它已经被严重污染了,而且里面的水完全不适宜饮用。这意味我们须携带饮用水,这又大大增加了飞行器重量。”
?这时,一位记者打断他,问道:“对不起,教授,请问照片上这些黑色微粒是些什么东西?”
?“关于这点我们还不能确定,它们看起来像是一些沿着固定路线移动的金属微粒,它们放出气体,发出噪音并且不断地互相冲撞。鉴于如此多的路线和金属微粒,简直不可能避免在飞船降落时撞上一个两个。”[来源:om]
?“那么这些石笋般挺立着的又是什么东西呢?”
?“这些是某种夜晚能发光的花岗岩形成物,格拉姆教授管它们叫‘摩天者’,因为它们看起来像要触到天空似的。”
?“佐格教授,如果这些都是事实,那么飞碟计划不是会被迫延迟吗?”
?“是的,不过一旦‘格拉布贷款基金会’追加投资,我们将立刻继续研究。”
?“可是,教授,难道我们要花费数以亿计的货币只是为了在一个没有人的地球上降落飞船吗?”[来源:学科网ZXXK]
?“因为只要我们金星人能够学会在地球上存活,那我们就能在任何地方生存了!”
【注释】 ①爱迪生联合带:爱迪生联合公司是美国一家大型电力公司,它制造了大量烟尘污染。
1.金星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研究地球的?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4分)
2.第④段中的加点词“这个结论”是指什么?佐格教授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3分)
3.根据佐格教授描述的黑色金属微粒的样子,说说那是什么。为什么用微粒来形容它?(3分)
4.怎样理解“因为只要我们金星人能够学会在地球上存活,那我们就能在任何地方生存了”这句话?(3分)
5.如将本文题目换成“金星上的新闻发布会”,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