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课题
阿基米德原理
上课班级
上课时间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2)阿基米德原理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
得出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液g=ρ液gV排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教学用具
乒乓球
细绳
弹簧测力计
小石块
大烧杯
溢水杯
小水桶
教学方法
讲演法
谈话法
实验探究法
评价方法
观察和记录学生在探究实验及讨论等方面表现。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
讲台置一个大烧杯装有水,同学们,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浮力是什么呀?(边问把把乒乓球放在水里,乒乓球浮在水面上)下沉物体受浮力吗?(将石块置于水中,石块慢慢下沉)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边观察边回答问题,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上节课的演示实验画面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下沉的物体也受受到浮力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有关
用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观察演示现象中进行复习,不会像平时一般提问缺乏趣味,加深复习印象
新课教学
1、阿基米德原理与浮力建立联系
板书分析:我们知道F浮与排开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有关,F浮与V液、ρ液有关,而V液
ρ液=m液,F浮与m液g相比较会有怎样的结果,是F浮>m液g还是F浮F浮=m液g,我们要怎样验证猜想呢?那实验应该怎样设计呢?这是弹簧测力计,小石块,自制的溢水杯和自制的小水桶,比较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要测什么物理量?测排开的液体应该怎样收集,收集应注意什么才能保证实验的正确?动手吧,将你们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以下的表格中。
用实验验证猜想要测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用小水桶收集溢水杯排开的液体
从已有的知识入手来明晰要研究的问题,启发思考,让学生在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的知识上,将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建立起联系,从而导出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探究
新课教学
2、实验结果回报
在放入小石块前你们对溢水杯里的水做了什么处理?A组同学你们的结果是?B组同学你们的结果是?C组同学你们的结果是?D组同学你们的结果是?那同学们来观察一下数据,这纵向是?那这一列呢?我们横向看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很好,也是就验证了这个F浮=G排=m液g=ρ液gV排猜想。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文字表述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
在放入小石块前要加水到溢水杯中直到溢水杯刚要将水溢出这是浮力排开水的重力浮力和排开水的重力相等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得到结论汇报、交流的这一环节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新课教学
3、阿基米德原理的历史
(结合卡通画面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来源)这个原理源于公元前245年,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为他打造皇冠,工匠的工艺非常了得,打造出来的皇冠跟国王提供的黄金是一样重的,于是国王就怀疑工匠掺假,就请阿基米德来鉴证,但是条件是不允许损坏皇冠,阿基米德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国王要求阿基米德去汇报情况,阿基米德甚是苦恼,妻子见他脏乱就叫他去洗澡,阿基米德在泡澡的时发现,他往下坐的时候水往外溢,于是想到了解决办法。真理源于生活,细心观察生活是个美好的品质,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发现真理的人
欣赏可爱的卡通漫画
认识到真理源于生活,细心观察生活是个美好的品质
小结
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同学们这节课学到了些什么?
(对学生遗漏的点补上)
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m液g=ρ液gV排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而且有助于学生知识构建。
课后作业
潜水艇是如何实现上下运动的?小组探讨(结合下节课预习)2、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作业是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重要工具,题的设计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新课程的要求出发,习题中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牢固的知识有利于我们创造更美好便捷的生活。
板书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m液g=ρ液gV排
通过提纲式的板书将所学的内容精要地浓缩在黑板上,不但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而且让学生明晰了学习的进行程序和思维过程。
PAGE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