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测试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测试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6 21:5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1979年,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2.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3.1980年12月11日,温州市鼓楼工商所向章华妹颁布发了由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盖章的营业执照。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份个体营业执照。这表明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B.国营企业改革起步
C.个体经济取得合法地位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4.“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这句顺口溜赞美的我国农村改革举措是(  )
A.实行土地改革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发展乡镇企业
5.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能够永葆活力,就是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思想。分别把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两次大会上?
A.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五大B.中共七大和中共十五大
C.中共三大和中共七大D.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五大
6.辉煌70年,奋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分别是
A.中华民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
B.抗日战争胜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7.2019年4月,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中国访问期间,考察了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还有什么是这个城市制造不出来的!”这个城市是
A.南京
B.上海C.深圳D.青岛
8.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创新
B.开放C.协调D.共享
9.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友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张
A.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D.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10.“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公私合营
B.经济特区的建立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土地改革的推行B.遵义会议的召开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三大改造的完成
12.图7到图8所示政府机构名称的变化反映了
图7
图8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开D.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13.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主要强调了
A.对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C.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D.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14.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A.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5.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40华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尝试,勇敢地改,干出了片新天地。”我们党和政府在农村“大胆的试、勇敢地改”的重大举措是
A.进行土地改革B.成立农业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简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觉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7.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到“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的改革目标是
A.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C.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在新中国历史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1.下列表述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符合的是
A.开天辟地B.生死攸关C.走向成熟
D.伟大转折
22.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成功和曲折,下列历史史实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三大改造
②改革开放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2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4.“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5.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这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一五计划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D.改革开放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为了能吃饱肚皮,安徽省凤阳县小冈村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
材料三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生产总值(C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1980年
139
311
57
2.7
2017年
28000.4
30133.86
21503.15
22438.39
表一:1980年和2017年北、上、广、深GDP对比(单位:亿元)
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1980年
1544
2725
1160
835
2017年
129000
124600
153118
183645
表二:1980年和2017年北、上、广、深人均GDP对比(单位:亿元)
材料三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傅高义《零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判断,该事件后来促成了中央政府哪项有关农村的改革措施?说说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2)分析材料二统计表回答,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发生了您样的变化?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强国富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你应该懂得什么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5:
CDCCBDCAADCCBDDDDDCDCDCDDD
二.材料分析题.
26.(1)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2)变化:1980年,深圳的GDP和人均GDP在4个一线城市中均居末位,但到2017年,GDP居第三位,人均GDP居首位。
主要原因: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答实行对外开放或实行改革开放亦可)
(3)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道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