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几个命题: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向量,满足,则.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2.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
3.下列各组的两个向量共线的是(
)
A.,
B.,
C.,
D.,
4.已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B.
C.
D.
5.已知,,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6.下列三个说法:
①若,,,是不共线的四点,则“”是“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②若,,则;
③的充要条件是且.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0
7.设非零向量,,下列四个条件中,使“成立的充分条件是(
)
A.
B.
C.且
D.
8.如图所示,矩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为的中点,若(,为实数),则(
)
A.
B.
C.1
D.
9.在中,,若是直线上的一点,且满足,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1
D.4
10.已知为三角形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
)
A.
B.
C.
D.
11.已知向量,,且,则等于(
)
A.
B.
C.
D.
12.如图,在中,,,,已知,分别为线段,(不含端点)上的动点,与交于点,且为线段中点,若,,则(
)
A.2
B.4
C.6
D.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在中,,则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两根成角的等长的绳子悬挂一个灯具,已知灯具的重量为,则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_.
15.在正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若,则实数__________.
16.已知向量,,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则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
(1)求满足的实数,;
(2)若,求实数.
18.[12分]已知在平行四边形中,点在的延长线上,且,点在上,且.求证:,,三点共线.
19.[12分]设两个非零向量与不共线.
(1)若,,,求证;,,三点共线;
(2)试确定实数,使与共线.
20.[12分]已知点,,及.求:
(1)若点在第二象限,求的取值范围.
(2)四边形能否成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相应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1.[12分]已知平面上三点,,,,.
(1)若,,三点不能构成三角形,求实数应满足的条件;
(2)若为直角三角形,求的值.
22.[12分]已知点,,,设向量,,.
(1)若,求实数,的值;
(2)若,,求向量的坐标.
第六章综合测试
答案
一、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C
二、
13.【答案】
14.【答案】10
N
15.【答案】
16.【答案】2
三、
17.【答案】解:(1)因为,
所以,
所以解得
(2)因为,又,,
所以,所以.
18.【答案】证明:由题意画出图像,如图,
因为,点在上且,
所以,
.
因为,
所以,
所以,与共线.
又它们有公共点,所以,,三点共线.
19.【答案】(1)证明:,,,
,
与共线.又它们有公共点,,,三点共线.
(2)解:若和共线,则存在实数,使,
即,
解得.
20.【答案】解:(1),
由题意得解得.
(2)不能.理由如下:
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只需,
而,,
由此需要但此方程组无实数解,
所以四边形不能成为平行四边形.
21.【答案】解:(1)由,,三点不能构成三角形,
得,,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即向量与平行,
,解得.
(2),,
.
若为直角三角形,
则当是直角时,,即,
,解得.
当是直角时,,即,
,解得或.
当是直角时,,即,
,解得.
综上,的值为或或3或8.
22.【答案】解:(1),,
解得,.
(2)设,,
,,即,,
解得,
,,.
高中数学
必修第二册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