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春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iù
yuán
shè
jiàn
biàn
lùn
qīnɡ
cuì
lán
jié
kǒnɡ
bù
xī
shuài
lǐnɡ
yù
nì
jìnɡ
wěi
dù
三、选择下列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打“√”。(3分)
1.海蜇(zhé
zhē)是不会蜇(zhé
zhē)伤人的。
2.暑假,我和爸爸去秘(bì
mì)鲁去游玩时,在一个山洞发现一个秘(bì
mì)密。
3.小弟弟
拍
着
胸脯说,他将(jiānɡ
jiànɡ)来要
成
为统领全军的将
(jiānɡ
jiànɡ)领。
四、选择题。(10分)
1.
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走马观花
(跑)
A.
自愧弗如(不)
A.
声泪俱下(都)
D.不以为然?(突然)
2.
下列对“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B.
这句话把刚升起来的太阳比作车盖,把正午的太阳比作盘盂。
C.
这句话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
D.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不同时间看到的太阳的形状特点。
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在表达方法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
)。
A.
引用名人名言来说明道理。
A.
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
A.
前后照应的写法。
A.
运用对比的写作方法。
4.
下列对“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各种的虫在草丛中的鸣叫声看作人在唱不同的歌曲。
B.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晚虫子鸣叫的热闹。
C.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D.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各种的虫在草丛中的鸣叫声比作人在唱不同的歌曲。
5.
下列关于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要有针对性地收集材料。既要收集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也要收集能反驳对付方观点的材料。
B.选择的事例要有说服力。
C.根据观点对材料进行梳理、归纳。
D.如果材料很多,不需要把要点记下来,去掉一些内容。
五、下面是六(5)班的几位同学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养成的学习习惯,在你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后面打“√”。(4分)
1.甲同学:我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读课外书,哪天不读就不习惯。而且读的大多是名著,阅读品位也在提高。
(
)
2.乙同学:在读书时,我遇到不认识的字,我比较喜欢问爸爸妈妈。他们不在我身边,我就等着下次再问。
(
)
3.丙同学:我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好像在和作者聊天,同时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感觉好极了。(
)
4.丁同学:在读书时,我比较关注精彩的故事情节,其他与情节无关的往往飞速地掠过。( )
六、填空题。(29分)
1.
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5分)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之: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
。之: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
。
(4)惟弈秋之为听
之:
.
2.
从句中找出一对反义词。(4分)
(1)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却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
(
)—(
)
(2)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
(
)—(
)
3.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父亲立刻马上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只许听,不许动”。(修改病句)
.
(2)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改为陈述句)
.
(3)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4.
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3分)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
.
5.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两小儿辩日》通过写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
,就连博学的孔子也不能作出
的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
;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
,学习是
的。(5分)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要用事实论述了
.
.
。(3分)
(3)青,取之于蓝__
___。——《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
,
__。——《淮南子》(3分)
七、阅读理解。(12分)
种瓜得豆(节选)
但是,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却大有用武之地。
有一种叫棉铃虫的昆虫,它是棉花的头号“灾星”。而有一种细菌可以分泌一种杀死棉铃虫的物质,是棉铃虫的“克星”。我国科学家把这种细菌里管生产这种物质的基因“搬”到棉花里,这样棉花也会产生可以杀死棉铃虫的物质。棉铃虫吃了棉花的叶子,自然也就没命了。这种不怕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美国科学家把牵牛花里的蓝色基因“搬”到玫瑰花中,结果培育出了开蓝色花的玫瑰。这种玫瑰使爱花的人们乐不可支。
此外,科学家还培育出了可杀死杂草的转基因大豆、不容易腐烂的转基因西红柿,等等。
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也派上了大用场。有的小朋友可能听说过,心脏移植是一种治疗疑难心脏病的有效方法。要做这种手术,首先要有心脏,但是目前心脏“供不应求”,许多病人因此失去了治疗的机会。科学家发现猪的心脏跟人的心脏比较相似,可猪的心脏与人体“不和”。于是,科学家把人的某一种基因导入到猪体内,这样转基因猪的心脏就有了一些人的“脾气”,移植到人体后,可以与人体“和平共处”。目前,这项转基因技术,科学家正在研究中。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1)乐不可支:
.
(2)供不应求:
.
2.以下选项中,(
)不是短文介绍的内容。(多选)(2分)
A.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B.转基因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C.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D.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短文主要运用了
、
、
等说明方法,列举了
、
、
、
等事例来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大有用武之地;列举了
的事例来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派上了用场。
4.现实生活中,有人“挺”转基因,有人“反”转基因,谈谈你对转基因的看法。(2分)?
.
.
八、习作展示。(30分)
每个人都会有奇妙的幻想,比如:自己能飞,想变成超人等等。你有什么幻想呢?下面谈谈你的这些奇思妙想吧!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2020年春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iù
yuán
shè
jiàn
biàn
lùn
qīnɡ
cuì
lán
jié
救援
射箭
辩论
清脆
拦截
kǒnɡ
bù
xī
shuài
lǐnɡ
yù
nì
jìnɡ
wěi
dù
恐怖
蟋蟀
领域
逆境
纬度
三、选择下列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打“√”。(3分)
1.海蜇(zhé√
zhē)是不会蜇(zhé
zhē√)伤人的。
2.暑假,我和爸爸去秘(bì√
mì)鲁去游玩时,在一个山洞发现一个秘(bì
mì√)密。
3.小弟弟拍着胸脯说,他将(jiānɡ√
jiànɡ)来要成为统领全军的将(jiānɡ
jiànɡ√)领。
四、选择题。(10分)
1.
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走马观花
(跑)
A.
自愧弗如(不)
A.
声泪俱下(都)
D.不以为然?(突然)
2.
下列对“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B.
这句话把刚升起来的太阳比作车盖,把正午的太阳比作盘盂。
C.
这句话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
D.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不同时间看到的太阳的形状特点。
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在表达方法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
A
)。
A.
引用名人名言来说明道理。
A.
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
A.
前后照应的写法。
A.
运用对比的写作方法。
4.
下列对“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各种的虫在草丛中的鸣叫声看作人在唱不同的歌曲。
B.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晚虫子鸣叫的热闹。
C.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D.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各种的虫在草丛中的鸣叫声比作人在唱不同的歌曲。
5.
下列关于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
A.要有针对性地收集材料。既要收集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也要收集能反驳对付方观点的材料。
B.选择的事例要有说服力。
C.根据观点对材料进行梳理、归纳。
D.如果材料很多,不需要把要点记下来,去掉一些内容。
五、下面是六(5)班的几位同学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养成的学习习惯,在你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后面打“√”。(4分)
1.甲同学:我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读课外书,哪天不读就不习惯。而且读的大多是名著,阅读品位也在提高。
( √ )
2.乙同学:在读书时,我遇到不认识的字,我比较喜欢问爸爸妈妈。他们不在我身边,我就等着下次再问。
( )
3.丙同学:我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好像在和作者聊天,同时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感觉好极了。( √ )
4.丁同学:在读书时,我比较关注精彩的故事情节,其他与情节无关的往往飞速地掠过。( )
六、填空题。(29分)
1.
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5分)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之:的。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指弈秋讲的内容。之:指鸿鹄。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4)惟弈秋之为听
之:弈秋的教导
2.
从句中找出一对反义词。(4分)
(1)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却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
(答应)—(拒绝)
(2)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
(丑恶)—(美丽)
3.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父亲立刻马上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只许听,不许动”。(修改病句)
父亲马上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只许听,不许动”。
(2)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改为陈述句)
在外国租界,谁也不敢怎么样。
(3)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
4.
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3分)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这句话出自《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引用莎士比亚的话突出了“我”从书籍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5.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两小儿辩日》通过写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何时离人远,何时离人近,就连博学的孔子也不能作出正确判断的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5分)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3分)
(3)青,取之于蓝__而青于蓝___。——《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__。——《淮南子》(3分)
七、阅读理解。(12分)
种瓜得豆(节选)
但是,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却大有用武之地。
有一种叫棉铃虫的昆虫,它是棉花的头号“灾星”。而有一种细菌可以分泌一种杀死棉铃虫的物质,是棉铃虫的“克星”。我国科学家把这种细菌里管生产这种物质的基因“搬”到棉花里,这样棉花也会产生可以杀死棉铃虫的物质。棉铃虫吃了棉花的叶子,自然也就没命了。这种不怕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美国科学家把牵牛花里的蓝色基因“搬”到玫瑰花中,结果培育出了开蓝色花的玫瑰。这种玫瑰使爱花的人们乐不可支。
此外,科学家还培育出了可杀死杂草的转基因大豆、不容易腐烂的转基因西红柿,等等。
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也派上了大用场。有的小朋友可能听说过,心脏移植是一种治疗疑难心脏病的有效方法。要做这种手术,首先要有心脏,但是目前心脏“供不应求”,许多病人因此失去了治疗的机会。科学家发现猪的心脏跟人的心脏比较相似,可猪的心脏与人体“不和”。于是,科学家把人的某一种基因导入到猪体内,这样转基因猪的心脏就有了一些人的“脾气”,移植到人体后,可以与人体“和平共处”。目前,这项转基因技术,科学家正在研究中。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1)乐不可支:
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
(2)供不应求:
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2.以下选项中,( BD )不是短文介绍的内容。(多选)(2分)
A.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B.转基因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C.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D.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短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等说明方法,列举了 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玫瑰、 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西红柿等事例来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大有用武之地;列举了心脏移植手术的事例来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派上了用场。
4.现实生活中,有人“挺”转基因,有人“反”转基因,谈谈你对转基因的看法。(2分)?
转基因技术对人类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它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严格控制它对人类可能产生的不利的一面,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八、习作展示。(30分)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