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第4节电势能和电势课件(共37张PPT)需要WPS打开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第4节电势能和电势课件(共37张PPT)需要WPS打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27 08:5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高二物理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
第4节电势能和电势
包头市百灵庙中学
史殿斌
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1.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几条不同路径从A点移动到
B
点,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
(1)q在沿直线从A移往B
的过程中,如图甲所示,
受到的静电力F=qE,静电
力与位移AB的夹角始终为
θ,静电力对
q
所做的功为
W=F
·|AB|·cosθ
=
qE·
|AM|
(2)q在沿折线
AMB

A
移往
B
的过程中,如图乙所示,在
线段
AM
上静电力对
q
所做的功
W1
=
qE·
|AM|。在线段
MB
上,由于移动方向跟静电力
垂直,静电力不做功,
W2=0。在
整个移动过
程中静电力对
q
所做的

W

W1
+
W2。所以
W=qE·
|AM|
(3)再使
q
沿任意曲线
ANB

A
移动到
B,如图丙所示。我
们可以用无数组跟静电力垂直和平行的折线来逼近曲线ANB。
只要q的移动方向与静电力平行,
静电力都做功,而这些与

电力平行的短折线的长
度之和等于
|AM|。因此,
静电力所做
的功还是
W=qE·
|AM|
2.在匀
强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但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3.这个结论虽然是从匀强电场中推导出来的,但是可以证明,对于非匀强电场也是适
用的。
4.若只有静电力做功,则电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总量保持不变。
电势能
1.电荷在电场中具
有势能,叫做电势能,
可用
Ep
表示。
2.在电场中移动电荷,静电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静电力做负
功,即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如图所示,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3.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若用WAB表示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
静电力做的功,EpA和EpB分别表示电荷在A点和B点
的电势能,则
WAB=EpA-EpB
4.静电力做的功只能决定电势能的变化量,而不能决定电荷在电场中某点
的电势能的数值。
5.电荷在某点的
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
时所做的功。即
EpA=WAO
6.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
为零,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7.电势能是标量。电势能有正、负之分,当电荷的电势能为正值时,它就比在零电势能位置的电势能大;为负值时,它就比在零电势位置的电势能小
8.在同一电场中,同样从
A
点到
B
点,移动正电荷与移动负电荷,电场力做功和电荷的电势能的变化是相反的,如图所示。
9.静电力做功的正负判断请熟记
(1)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正电荷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2)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负电荷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3)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正电荷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4)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负电荷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电势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2.电势定义式:如果用φ表示电势,用Ep表示电荷q的电势能,则:φ=Ep/q
3.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势的单位是伏特,符号为V。意义:如果电荷量为1C的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是
1J,这一点的电势就是1V,即
1V=1J/C。
4.电势表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该点具有的电势能。
5.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正值表示该点的电势高于零电势,负值表示该点的电势低于零电势。
6.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7.电势的特性:
(1)电势的相对性。电势是相对的,只有先确定了零电势点的位置,才能确定其他点的电势,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跟零电势位置的选取有关,在理论研究中常取离场源电荷选择无限远处的电势为0;在实际应用中常选大地的电势为0。
(2)电势的固有性。电势是表示电场能的性质的一个物理量,电场中某点处电势的大小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在该点处是否放入试探电荷及电荷的电性和电荷量均无关。
8.电势能与电势的区别与联系
电势φ
电势能Ep
物理意义
反映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反映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具有的能量
相关因素
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φ的大小,只跟电场本身有关,跟点电荷q无关
电势能的大小是由点电荷q和该点电势φ共同决定的
大小
电势沿电场线逐渐降低,规定零电势点后,某点的电势高于零,则为正值;某点的电势低于零,为负值
正点电荷(+q)电势能的正负跟电势的正负相同;负点电荷(-q)电势能的正负跟电势的正负相反
单位
伏特V
焦耳J
联系
φ=Ep/q或Ep=qφ,二者均是标量电势能大小的判断请熟记,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
9.电势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势φ
电场强度E
物理意义
描述电场能的性质
描述电场力的性质
大小
(1)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该点跟选定的标准位置(零电势点)间的电势差
(2)φ=Ep/q,φ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该点具有的电势能
(1)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放在该点的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跟点电荷电荷量q的比值
(2)E=F/q,E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该点所受到的静电力
矢标性
标量
矢量
单位
V
N/C或V/m
联系
(1)电势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降低(2)大小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电势高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大;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高。
等势面
1.定义: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2.等势面的特点
(1)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不做功。
(2)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即跟电场强度方向垂直。
(3)电场线方向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两个不同的等势面永不相交。
(4)电势之差相等的等势面,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疏的地方,电场强度小。
3.常见电场等势面分布图,每幅图中,两个相邻的等势面间的电势之差是相等的。
(1)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面:以点电荷为球心的一簇球面。如图所示。
(2)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面:是两簇对称曲面。如图所示。
①等量异种电荷在连线上从正电荷到负电荷电势逐渐减小,中点的电势为零。
②等量异种
电荷的中垂线
是等势面且电
势为零。
(3)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面:是两簇对称曲面。如图所示。
①等量同种电荷(正电荷)在连线上电势先减小后增大,中点的电势最小。
②等量同种
电荷(正电荷)
在中垂线上中
点的电势最大,
越往两边越小。
(4)形状不规则的带电导体附近的电场线及等势面。如图甲所示。
(5)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是垂直于电场线的一簇平行平面。如图乙所示。
4.等势面的应用
(1)由等势面可以判断电场中各点电势的高低。
(2)由等势面可以判断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静电力做功的情况。
(3)由等势面可以判断电荷在电场中各点电势能大小的情况
(4)由于等势面和电场线垂直,已知等势面的形状分布,可以绘制电场线,从而确定电场的大体分布。
【课堂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电力做功在匀强电场中与路径无关,静电力在非匀强电场中与路径有关
B.静电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C.以点电荷为圆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电势、场强都是相等的
D.若将一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则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B
2.如图所示,AC、BD为圆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半径为R,将等电量的异种点电荷Q放在圆周上,它们的位置关于AC对称,与O点的连线和OC间夹角为300,
静电常量为k,则(  )
A.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kQ/R2
B.O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O指向A
C.O点电势小于C点电势
D.试探电荷+q从B点移到D点过程中电势能减少
AD
3.如图所示的静电场中,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则( )
A.b、c两点的电势相等
B.a、b两点的电势相等
C.b、c两点的场强相等
D.a、b两点的场强相等
A
4.如图所示,在A、D两点分别固定+Q和+3Q的点电荷,B、C在AD的连线上,且AB=BC=CD。一质子从B点由静止释放,不计重力,在其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
A.加速度一直在减小
B.动能先增加后减小
C.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D.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
B
5.在某静电场中把一个-q的检验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无限远处时,电场力做功为W,则检验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EpA以及电场中A点的电势φA分别为(  )
A.EpA=W,φA=W/q
B.EpA=W,φA=-W/q
C.EpA=-W,φA=W/q
D.EpA=-W,φA=-W/q
B
6.如图所示,甲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将一负电荷从A点自由释放,负电荷沿电场线从A到B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线如图乙所示,比较A、B两点电势φ的高低和场强E的大小,可得( )
A.φA>φB
B.φA<φB
C.EA>EB
D.EA=EB
BC
7.某静电场中x轴上各点电势分布图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在坐标原点O处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一定带负电
B.粒子在x1处受到
的电场力最大
C.粒子从原点运动到x1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D.粒子能够运动到x2处
A
8.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B、C三点,A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B点为连线上距A点距离为d的一点,C点为连线中垂线上距A点距离也为d的一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A=EC>EB,φA=φC>φB
B.EB>EA>EC,φA=φC>φB
C.将正点电荷q沿AC方向移动到无穷远处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少
D.将负点电荷q沿AB方向移动电场力做负功
BD
9.如图所示,a、b两点处分别固定有电荷量为+4Q和-Q的点电荷,o是ab连线的中点,e、f是ab连线中垂线上的两点,c、d是ab连线上的点,已知ab=4L,oc=cb=bd=L,oe<o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两点场强方向相反
B.c、d两点电势相同
C.e点场强大于f点场强,e点电势等于f点电势
D.正电子在e点的电势能大于在f点的电势能
AD
10.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a、O、b在点电荷A、B的连线上,c、O、d在连线的中垂线上Oa=Ob=Oc=Od,则(  )
A.a、b两点的场强相同,
电势也相同
B.c、d两点的场强不相同,
电势相同
C.O点是A、B连线上电势最低的点,也是A、B连线上场强最小的点
D.O点是中垂线cd上电势最高的点,c、d两点是中垂线上场强最大的点
BC
11.如图所示,在A、B两点固定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带负电点电荷,O点为其连线中点,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的M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正电的粒子q,若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粒子将一直沿中垂
线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B.整个运动过程中,粒子在O点时速度最大
C.整个运动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保持不变
D.从M到O的过程中,粒子的加速度可能一直减小,但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BD
12.在静电场中,把电荷量q=5×10-6C正的点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WAB=2×10-4J,把这个点电荷从A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WAC=6×10-4J,若设电荷在B点时的电势能等于零,试求该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势能,以及A点和C点电势。
EPA=2×10-4J,EPC=-4×10-4J
φA=40V,φC=-80V
13.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A、B、C、D四点,A、B、C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D为AC的中点,∠A=30°,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用EA、EB、EC、ED表示,已知EA=EC,B、C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点电荷Q在A、B、C三点构成的
平面内。则(

A.EA=3ED/4
B.点电荷Q在D点位置
C.将一正点电荷q从A点沿直线移到C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D.B、A两点和B、C两点间的电势差满足UBA=UBC
AD
14.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先将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固定在A点。C点的场强为E1,再将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Q1从无穷远处(电势为0)移到B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C点的场强变为E2。最后将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Q2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C点的场强E1小于E2
B.Q1移入之前C点的电势为W/2q
C.Q2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2W
D.Q2在移到C点后的电势能为W/2
ABD
15.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1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C,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
最大的点,场强E=1V/m
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C.由C点到A点的过程中,电势逐渐升高
D.A、B两点的电势之差φA-φB=-5V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