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题,
9-12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其中多选题错选不得分,漏选的2分)
1.如图所示,一个有矩形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内.一个三角形闭合导线框,由位置1(左)沿纸面匀速运动到位置2(右).取线框刚到达磁场边界的时刻为计时起点(t=0),规定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则图中能正确反映线框中电流号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2.从1907
年起,密立根就开始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
(即图1
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G
的读数减小到零时加在电极K
、A
之间的反向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
,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h
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按照密立根的方法我们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了某金属的图像如图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4.27×
1014
Hz
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5.50×
1014
Hz
C.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
D.该图线的斜率为这种金属的逸出功
3.如图所示,一个圆形线圈的匝数为N,半径为a,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在Δt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B均匀地增大到2B。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
A.
B
C.
D.
4.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有一定的规律.氡222衰变为钋218的规律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的是任意时刻氡222的质量m与t
=
0时的质量m0的比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氡222的半衰期是7.6天
B.氡222的半衰期是3.8天
C.若升高温度,氡222的半衰期将变长
D.若升高温度,氡222的半衰期将变短
5.如图所示的的几种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中,不属于交变电流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带负电的小球,用一绝缘细线悬挂起来,在一匀强磁场中摆动,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小球在AB间摆动过程中,由A摆到最低点C时,摆线拉力为F1,小球加速度大小为a1;由B摆到最低点C时,摆线拉力的大小为F2,小球加速度为a2,则( )
A.F1<F2,a1=a2
B.F1>F2,a1=a2
C.F1>F2,a1>a2
D.F1<F2,a1<a2
7.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玻璃分子间斥力起作用
B.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需用力向下压活塞,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
C.固体很难被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D.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8.如图所示,电路中完全相同的三只灯泡L1、L2、L3分别与电阻R、电感L、电容C串联,然后再并联到220V、50
Hz的交流电路上,三只灯泡亮度恰好相同.若保持交变电压不变,将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到60
Hz,则发生的现象是( )
A.三只灯泡亮度不变
B.三只灯泡均变亮
C.L1亮度不变、L2变亮、L3变暗
D.L1亮度不变、L2变暗、L3变亮
9.硅光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如图所示,图线a是该电池在某光照强度下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图象(电池电动势不变,内阻不是常量),图线b是某电阻R的U-I图象,在某光照强度下将它们组成闭合回路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硅光电池的内阻为8Ω
B.此时硅光电池的输出功率为0.2W
C.此时硅光电池的总功率为0.72W
D.此时硅光电池的输出效率约为44.4%
10.如图所示,两个带电小球A、B穿在同一根光滑绝缘的细绳上,细绳两端固定在天花板的O点,当整个系统保持平衡时,两小球连线恰好水平,且两小球与悬点O恰好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小球质量一定相同
B.两小球带电量一定相同
C.细绳张力与两小球之间库仑力之比为2∶3
D.A球在缓慢漏电过程,细绳张力始终保持不变
11.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从a至b做加速运动,由b至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至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至b的过程中,分子力一直做正功
D.乙分子由b至d的过程中,分子力一直做负功
12.如图所示,一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水平放置,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距板右端L处有一竖直屏M。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质点以初速度v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最后垂直打在M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
B.两极板间电压为
C.整个过程中质点的重力势能增加
D.若仅增大两极板间距,该质点仍能垂直打在M上
二、实验题与填空
13.(5分)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
溶液中有纯油酸
6mL,用注射器测得
1mL
上述溶液有
75
滴,把
1
滴该溶液
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
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轮廓,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
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
2cm,
(1)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____)
A.本实验也可直接将纯油酸滴水面上测量
B.本实验将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
C.本实验忽略了分子的间隙
D.测量油膜面积时,由于不足一格的正方形面积无法估读,全部舍去
(2)该实验中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m3
;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m2;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浅盘的水中后,迅速用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然后根据测量的数据算出分子直径,结果将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14.(10分)某同学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为防止电流过大而损坏器材,电路中加了一个保护电阻R0,根据如图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时,
(1)电流表量程应选择___________(填“0.6A”或“3A”),保护电阻应选用_______(填“A”或“B”);
A、定值电阻(阻值10.0Ω,额定功率10w)
B、定值电阻(阻值2.0Ω,额定功率5w)
(2)在一次测量中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则此时电压为________V
(3)根据实验测得的5组数据画出的U-I图线如图3所示,则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Ω(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四、解答题
15.(9分)如图所示是一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工作时的电路图.电动机的内阻r=0.8
Ω,电路中另一电阻R=10
Ω,直流电压U=160
V,电压表示数UV=110
V.试求:
(1)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
(2)若电动机以v=1
m/s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
求该重物的质量.(g取10
m/s2).
16.(9分)一个质量为m=0.1
g的小滑块,带有q=5×10-4
C的电荷量,放置在倾角α=30°的光滑斜面上(绝缘),斜面置于B=0.5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如图所示.小滑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斜面足够长,小滑块滑至某一位置时要离开斜面.求:(取g=10
m/s2)
(1)小滑块带何种电荷?
(2)小滑块离开斜面时的瞬时速度多大?
(3)该斜面的长度至少多长?
17.(9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原线圈接电压为(V)的交流电源,副线圈接的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求:
(1)副线圈中电压表的示数U;
(2)原线圈中电流表的示数I.
18.(10分)如图所示,木块A的质量mA=1kg,足够长的木板B的质量mB=4kg,质量为mC=2kg的木块C置于木板B上,水平面光滑,B、C之间有摩擦.现使A以v0=10m/s的初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与B碰撞后将以vA′=4m/s的速度弹回.求:
(1)B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C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物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A
B
B
C
A
C
D
AC
AC
BC
BD
13.BC
2.88
×
偏大
14.0.6A
B
1.21±0.01
1.45±0.01
0.50±0.05
15.(1)550
W;(2)53
kg
【详解】
(1)电动机和电阻串联,所以电流相等.电阻R两端电压为:
U1=160-110=50V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大小为:
电动机输入的电功率为:
P=UI=110×5=550W.
(2)电动机的机械功率为:
P′=P-I2R=550W-25×0.8W=530W.
由P=mgv可得:
16.(1)负电荷(2)3.5
m/s(3)1.2
m
【解析】
(1)小滑块在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受重力mg、斜面支持力FN和洛伦兹力F作用,若要使小滑块离开斜面,则洛伦兹力F应垂直斜面向上,如图所示,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小滑块应带负电荷;
(2)小滑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由平衡条件得,
当支持力FN=0时,小滑块脱离斜面.设此时小滑块速度为,
则此时小滑块所受洛伦兹力,
所以;
(3)设该斜面长度至少为l,则小滑块离开斜面的临界情况为小滑块刚滑到斜面底端时.因为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
所以斜面长至少为、.
17.(1)
(2)
【详解】
(1)由题意可知,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设副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U2,则有
所以电压表的读数
(2)副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
因为
所以电流表的读数
18.(1)3.5m/s,方向向右
(2)m/s,方向向右
【详解】
(1)碰后瞬间B速度最大,选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v0=mA(-vA′)+mBvB
所以
vB=m/s=3.5
m/s
方向向右
(2)B、C以共同速度运动时,C速度最大,选向右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BvB=(mB+mC)vC
所以
vC=m/s=m/s
方向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