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加减混合(教材67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加减混合》是在学生已学连加连减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利用情境图引入新知,学生在对情境图观察、比较、思考中,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例1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和第一步算出的得数,有利于学生看第一步得数算第二步。例题2采用了同样的方式,不同的是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教材没有标明,留给学生自己发挥。这样,有利于学生从看着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计算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记忆在头脑里再去算第二步,逐步提高学生计算水平。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册已经初步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对两步计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按照顺序计算出得数。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加减混合计算应该能够很容易,但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多多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混合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学会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情境引入
1、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3+3=
9-5-2=
3+4+0=
10-1-6=
10-3-7=
5+1+3=
7-0-6=
3+5+2=
提问:4+3+3和10-3-7你是怎么算的?(说出过程)
生: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按从左往右顺序依次计算。
2、过渡语:同学们对已学的连加、连减知识掌握得真不错,同学们表现很棒,老师带同学们去天鹅湖看一看,
你想象一下,天鹅湖是什么样的?天鹅湖有,蓝蓝的湖水,雪白的云朵映于其中,湖边是碧绿的青草,色彩绚丽的小花。天鹅在湖中尽情嬉戏,无忧无虑地游玩……(边电脑演示边放录音,教师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对连加连减的复习并让学生说出运算过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为新旧知识迁移类推创造了条件,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以问题、情境图引入新课,通过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师:这时天鹅湖中天鹅有什么变化?看现在的场面,你能叙述出来,并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一共有几只天鹅?
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该怎么办呢?
生:把原来的4只和飞来的3只合并起来,用数学算式表示是4+3。
(师板书4+3,再出示飞走2只的画面)现在湖里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现在还有几只天鹅怎么办?
生:再减去2只。
师:从几只里减去2只?
生:从原来4只加上飞来的3只总数里减去2只。(怎么列式呢?)
师补充算式:4+3-2,并读算式。
生读算式。
【由旧知导入新知,有利于学生在比较新、旧知的“异”与“同”之中,主动地去思考,为学生自觉探索新知创造了条件,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叙述,理解图意,然后自己读题,自己试算,体现了学生活动的主体意识。】
师: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生:连加、连减一道题里只有加或者减,而这道题里既有加又有减。
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生:加减,有加有减,加减混合……
师: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生齐读课题。
师: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算式中4+3、-2各表示什么意思?
师指名说。
师: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讨论之前,再看一看)
生讨论。生汇报:先算4+3=7,再算7-2=5。
师:同学们讨论的结果都是先算4+3=7,再算7-2=5。
为什么要先算4+3呢?(先飞来了3只,又从这7只里飞走了2只,按照天鹅只数先后变化的顺序)
需要强调一点,做题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2。
师:第二天,这几只美丽的天鹅又飞到了这个美丽的湖边,他们发生了怎样的情况呢?
(出现连续的电脑画面)谁来说一说?
生: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
师:谁来列式?
生:列式为4-2+3。(师板书)
师:上面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请同学们试做。
生汇报。
师:做题时关键要记住哪个数?
生:记住第一步的得数2。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两个例题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生:我们计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与连加、连减相同。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看了两幅画面,就自己解决了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接下来,我们再到别处去看一看,好吗?
【在教师创设的美好情境中,学生对声情并茂的场景深深吸引,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尽情地发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设置情境
解决问题
1、调皮的小鸭河边跑来跑去,鸭妈妈数不清,你能帮它算一算吗?(出示图片)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不告诉别人,自己把算式写在纸上。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星期天,小华、小丽、小芳乘车去少年宫学画画,你能用自己语言叙述出来,并提一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算一算
比一比(自豪地算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5+4-2=
7-3+5=
8-6+7=
10-4+3=
6+4-5=
9-4+4=
5+3-6=
9-6+5=
4、大家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热闹啊!
原来是森林里开了一个运动会,小猫、小狗、小羊和小猪分别获得了四个项目的第一名,森林之王狮子要奖励他们每人一处房子,你能帮它们找到房子吗?(电脑演示)
生抢答
【设计意图:学生应用自己学会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去体验数学的价值,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切实的帮助。】
四、全课总结
深化提升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不仅学会了加减混合,而且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的例子有很多,就让我们积极开动脑筋,课后去找一找,下一节课我们共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电教媒体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心理和生活中喜欢做游戏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