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轴对称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轴对称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27 09:3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所给的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如图,△ABC和△ADE关于直线l对称,下列结论:①△ABC≌△ADE;②l垂直平分DB;③∠C=∠E;④BC与DE的延长线的交点一定落在直线l上.其中错误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B.有一个内角是60°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斜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D.等腰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4.如图是小明在平面镜里看到的电子钟示数,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A.12:01
B.10:51
C.10:21
D.15:10
5.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  )
A.48°
B.36°
C.30°
D.24°
6.如图,A,B,C三个居民小区的位置成三角形,现决定在三个小区之间修建一个购物超市,使超市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则超市应建在(  )
A.AC,BC两边高的交点处
B.AC,BC两边中线的交点处
C.AC,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D.∠A,∠B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7.如图,将正方形纸片三次对折后,沿图中AB线剪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  )
8.如图,已知:AB-AC=2
cm,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ACD的周长为14
cm,则AC的长是(  )
A.6
B.7
C.8
D.9
     
9.如图,已知D为△ABC边AB的中点,E在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使A点落在BC上的F处,若∠B=65°,则∠BDF等于(  )
A.65°
B.50°
C.60°
D.57.5°
10.如图,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垂足为E,BF∥A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若BC恰好平分∠ABF,AE=2BF.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DE=DF;②DB=DC;③AD⊥BC;④AC=3BF.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有些字母是轴对称图形,在E,H,I,M,N这5个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_.
12.我国传统的木结构房屋,窗子常用各种图案装饰,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图案,这种图案有________条对称轴.
13.如图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台球桌面示意图(该图由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图中四个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如果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那么该球最后将落入________号球袋.
1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为∠α,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__.
15.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点E,F为AD上的两点,若△ABC的面积为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16.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90°,AD平分∠BAC,交边BC于点D,如果BD=2,AC=6,那么△ADC的面积等于________.
17.如图,在△ABC中,AB=AC,∠BAC=54°,∠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则∠OEC=________. 
18.小威在计算时发现:11×11=121,111×111=12
321,1
111×1
111=1
234
321,…,他从中发现了一个规律.请根据他所发现的规律很快地写出111
111
111×111
111
1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9题8分,20~21题每题10分,24题14分,其余每题12分,共66分)
19.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ABC.
(1)画△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不写画法);
(2)若网格上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ABC的面积.
20.两个城镇A,B与两条公路l1,l2的位置如图所示,电信部门需在C处修建一座信号发射塔,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公路l1,l2的距离也必须相等,那么点C应选在何处?请在图中用尺规作图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C(不写已知、求法、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
21.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作BO,CO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E和点F.小明说:“E,F是BC的三等分点.”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22.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CE⊥AB于点E,AE=CE.
试说明:(1)△AEF≌△CEB;
(2)∠ABF=2∠FBD.
23.操作与探究.
(1)如图,分别画出①中“”和“”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画出示意图即可);
(2)如图,②中小冬和小亮上衣上印的字母分别是什么?
(3)把字母“”和“”写在薄纸上,观察纸的背面,写出你看到的字母背影;
(4)小明站在三个学生的身后,这三个学生正向前方某人用手势示意一个三位数,从小明站的地方看(如图③所示),这个三位数是235.请你判断出他们示意的真实三位数是多少?
24.如图,在△ABC中,AB=AC=2,∠B=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点E.
(1)当∠BDA=115°时,∠BAD=________°,∠DEC=________°,点D从B向C运动时,∠BDA逐渐变________(填“大”或“小”);
(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请说明理由;
(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ADE是等腰三角形的情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BDA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一、1.A 2.A 3.C 4.B 5.A 6.C 7.A 8.A
9.B 解析:因为△DEF是由△DEA沿直线DE翻折变换而来,所以AD=FD.因为D是AB边的中点,所以AD=BD.所以BD=FD.所以∠B=∠BFD.因为∠B=65°,所以∠BDF=180°-∠B-∠BFD=180°-65°-65°=50°.故选B.
10.A 解析:因为BF∥AC,所以∠C=∠CBF.因为BC平分∠ABF,所以∠ABC=∠CBF.所以∠C=∠ABC.所以AB=AC.因为AD是△ABC的角平分线,所以BD=CD,AD⊥BC.故②③正确.在△CDE与△BDF中,所以△CDE≌△BDF.所以DE=DF,CE=BF.故①正确;因为AE=2BF,所以AC=3BF.故④正确.故选A.
二、11.E,H,I,M 12.2
13.1 解析:如图,该球最后将落入1号球袋.
14.2∠α
15.6 解析:因为AB=AC,AD⊥BC,所以△ABC关于直线AD对称.所以S△BEF=S△CEF.因为△ABC的面积为12,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ABC=6.
16.6 解析:过点D作DE⊥AC于点E,因为AD平分∠BAC,所以DE=BD=2.所以S△ADC=AC·DE=×6×2=6.
17.108° 18.12
345
678
987
654
321
三、19.解:(1)如图,利用图中格点,可以直接确定出△ABC中各顶点的对称点的位置,从而得到△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即为△A′B′C′.
(2)S△ABC=4×6-×4×1-×3×6-×2×4=9.
20.解:如图.点C1,C2即为所求作的点.
21.解:同意.理由如下:如图,连接OE,OF.由题意知,BE=OE,CF=OF,∠OBC=∠OCB=30°,所以∠BOE=∠OBC=30°,∠COF=∠OCB=30°,∠BOC=120°.所以∠EOF=60°,∠OEF=60°,∠OFE=60°.所以△OE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OE=OF=EF=BE=CF.所以E,F是BC的三等分点.
22.解:(1)因为AD⊥BC,CE⊥AB,所以∠AEF=∠CEB=90°,
∠AFE+∠EAF=90°,∠CFD+∠ECB=90°.
又因为∠AFE=∠CFD,所以∠EAF=∠ECB.
在△AEF和△CEB中,∠AEF=∠CEB,AE=CE,∠EAF=∠ECB,
所以△AEF≌△CEB(ASA).
(2)由△AEF≌△CEB,得EF=EB,所以∠EBF=∠EFB.
在△ABC中,AB=AC,AD⊥BC,
所以BD=CD.所以FB=FC.所以∠FBD=∠FCD.
因为∠EFB=180°-∠BFC=∠FBD+∠FCD=2∠FBD,
所以∠EBF=2∠FBD,即∠ABF=2∠FBD.
23.解:(1)图略. (2)“”和“”. (3)“”和“”.
(4)他们示意的真实三位数是235.
24.解:(1)25;115;小
(2)当DC=2时,△ABD≌△DCE.理由如下:
因为DC=2,AB=2,所以DC=AB.
因为AB=AC,∠B=40°,所以∠C=∠B=40°.
因为∠ADB=180°-∠ADC=∠DAC+∠C,∠DEC=180°-∠AED=∠DAC+∠ADE,且∠C=40°,∠ADE=40°,
所以∠ADB=∠DEC.在△ABD与△DCE中,
∠ADB=∠DEC,∠B=∠C,AB=DC,
所以△ABD≌△DCE(AAS).
(3)存在,∠BDA=110°或∠BDA=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