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小动物找妈妈》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7《小动物找妈妈》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27 11:5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动物找妈妈》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以多幅小动物和妈妈的图片导入,从引导学生了解部分动物的生长过程及与妈妈的亲密关系为出发点,使学生自然地理解动物与人类之间共有的伟大的母爱。而且尽可能运用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真实地体验情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设计了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典故事,并以动画的形式展现,让学生了解到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科学过程。这种形式与内容巧妙结合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在整节课的过程,让学生拓展思维,感受亲情,从而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能够繁殖后代。?
2、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寻找证据的方法。?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小动物和妈妈的相似特征产生探究兴趣。?
4、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5、教学重点:知道动物能够繁殖后代。?
6、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寻找证据的方法。?
三、说教法
?通过观察、启发引导为主,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小动物和妈妈的相似特征产生探究兴趣,知道动物能够繁殖后代。?????
四、说学法?
以观察、合作、交流为主,能在学生好奇心引导下,对小动物和妈妈的相似特征产生探究兴趣,知道动物能够繁殖后代。?????
五、说教学过程?
1、观察图片,认识动物。通过图片的观察,体会小动物和妈妈之间的情亲。?
2、出示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欣赏《小蝌蚪找妈妈》,学生知道谁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掌握小蝌蚪妈妈的特征。?
4、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相互交流,知道动物能够繁殖后代,进一步加深对小动物和妈妈的相似特征探究兴趣。?
5、课堂检测中,巩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知识的延伸。?
《小动物找妈妈》教学反思
???《小动物找妈妈》这节课,根据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而言,他们在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是人际间的关怀和温暖。教学时以多幅小动物和妈妈的图片导入,从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生长过程及与妈妈的亲密关系为出发点,使学生自然地理解动物与人类之间共有的伟大母爱,而且尽可能的运用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真实地体验情感。????????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动画很感兴趣,故将此教学内容设计成动画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动开始,我先将一幅《小蝌蚪找妈妈》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果不其然,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了过来,顺势让学生想一想小蝌蚪为什么不高兴呢?"它找不到妈妈了.""小蝌蚪迷路了.""小蝌蚪想到不高兴的事情了……"孩子们的答案总是让我眼前一亮。听完孩子的答案后,引入活动主体部分,继续和孩子一起欣赏动画。我先后播放了故事中的小动物——小鸡、小山羊,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住故事内容,我将故事分段来进行播放,边播放课件边进行讲述,讲述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说出重要的句子,最后完整地欣赏故事。?
低年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我运用了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通过故事内容,让孩子们知道有了朋友的快乐,并懂得了与朋友相处要礼貌相待。整个活动气氛活跃,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