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动物找妈妈
课程标准研究?
本课教学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按先辨别动物局部后整体、先现象后规律、先外部形态后内部构造的顺序,
让学生的观察、描述、交流、分类、猜想、比较等探究技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锻炼探究技能、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基础上理解科学与社会、环境的密切联系,在整个学科课程价值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内容研究?
本课教学内容是青岛版教材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认识周围的动物”的最后一课,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小学阶段认识动物的起始单元,它是在研究物质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后安排的生命科学领域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通过小实验、小游戏等形式,在动手操作和亲身实践中认识动物的反应、运动、繁殖等共同特征。?
本课教材呈现了小鸡、母鸡、公鸡、鸭子等几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小鸡的妈妈,呈现蝌蚪、小山羊等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妈妈是谁,呈现孔雀、鸳鸯的图片,让学生拓展活动,分辨动物的爸爸和妈妈。让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小动物和妈妈的相似特征产生探究兴趣。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为后续学习?动物的感觉器官?,探究动物通过器官接触和感知环境打下基础。?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动物能繁殖后代,难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寻找证据的方法。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为1课时观察探究课。?
学情研究?
通过半年的科学课教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完整,这需要老师能进行有效的引导。学生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分辨动物的经验,也对动物繁殖后代和生殖方式有些模糊的认识,需要老师能通过多种电教方式呈现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对生命科学领域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能繁殖后代。??
2、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寻找证据的方法。??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小动物和妈妈的相似特征产生探究兴趣。??
4、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动物能繁殖后代。?
教学难点?
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寻找证据的方法。?
目标评价?
1、能找到小动物的妈妈。?
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完整、准确的说出寻找证据的方法。?
3、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小动物和妈妈的相似特征。?
4、能明白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教学准备?
PPT课件、相关视频、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课前活动?(PPT出示图片:动物王国)?师:动物王国太美啦!同学们都看到了哪些动物?你还看到什么了??师:如果没有了小动物,会怎么样??师:这个世界没有了小动物,鲜花就不会授粉,小树长虫子了也没有啄木鸟医治,慢慢的,这个世界就不美丽了!?(PPT出示图片:灰黑色的世界)?师:我们要从小做起,爱护小动物。?【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色彩丰富的图片,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找一找小动物,考察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你还看到什么,让学生明白小动物、绿树、小花、清澈的河水都和小动物有关系,它们形成的整体才是动物王国。?【德育渗透】学生能从想象的没有小动物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以及教师出示的画面中得到启示:要爱护小动物,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板书:小动物?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PPT出示图片:动物王国大门)?师:同学们这么喜欢小动物,那我们去动物王国玩玩吧。有一个小朋友也想和大家一起去玩,可是它很调皮,它设计了几道关卡,只有大家齐心合力才能闯过去,顺利进入动物王国。让我们来看看闯关攻略。?(PPT出示图片:闯关攻略)?【设计意图】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做引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关卡设置,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为下面的活动推进做准备。?【德育渗透】让小动物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从小就明白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友好关系。?二、活动推进,观察探究1、第一关:猜猜它是谁。?(PPT演示伴随着学生的猜测,逐渐露出小鸡的完整图)?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说出理由,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教师要规范学生的表达。?2、第二关:小鸡找妈妈?师:小鸡的妈妈不见了,你能帮他找找吗??(PPT演示伴随着学生的猜测,逐渐露出鸭子、母鸡、鹅、公鸡的完整图)?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相似的外形特征,及时指导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证据,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教师要规范学生的表达。?板书:找妈妈?师:母鸡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还有哪些小动物是通过下蛋来繁殖后代的?让我们来看看雏鸟是怎样破壳而出的吧。?(视频演示:雏鸟破壳而出)?板书:卵生?3、第三关:你能帮更多的小动物找到妈妈吗??教师指导学生多用“小羊和妈妈的鼻子很像……”这样规范的表达方式。【设计意图】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的顺序,鼓励学生说出理由,找出尽可能多的证据,在学生描述过程中,教师要规范学生的表达。通过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描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纠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态度。通过视频让学生将书面的知识立体起来,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是科学。?【德育渗透】学生观察、观看的过程中意识到每一个物种,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上都是不易的,为学生播下爱护小动物的种子。?三、点拨互动,建构新知?1、生殖方式——胎生?师:有些小组的小动物是通过下蛋繁殖后代的,有的小组不是,那么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教师点拨,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总结规范语言。?板书:胎生?2、变态发育?师:有一个小组在帮小动物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它们根据外形的相似性找不到证据证明哪个动物是妈妈,因为这些小动物在发育过程中模样变化很大,这种发育就是变态发育的结果?板书:变态发育?图片演示青蛙的发育?视频演示:蚕的一生?【设计意图】学生能在利用外形相似性寻找证据的基础上通过视频了解动物生殖方式的不同,并且在学困时了解到有一种发育是变态发育,让学生感知世界的奇妙,科学的奥秘。?【德育渗透】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感受到生命的珍贵,而且通过对胎生的了解感知到母亲的伟大,是一次震撼的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四、延伸课堂,拓展观察?(PPT展示几组雌雄动物的图片)?师:这里有一些动物爸爸妈妈的图片,请你找一找,哪个是动物爸爸??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是否见过孔雀,找出雄孔雀与雌孔雀的不同。学生在描述过程中,要规范学生的表达。?师:各个小组在闯关过程中都得到了令牌,请同学们将令牌上的字连成一句话: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PPT展示: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寻找雌性动物和雄性动物的不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可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之外,使学生明白身边处处是科学,要仔细观察、乐于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所在。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再次建立人类和动物的友好关系。?【德育渗透】通过最后一个环节的设定,各个小组在团结合作后得到通关密语: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使保护动物的意识扎根于学生脑中。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出观察到的小动物的名称,还能说出其它的景物。?学生试说自己的想像学生在PPT演示的过程中,通过先后露出的嘴、脚、头、翅膀、身体,自己观察,进行猜测。纠正表达方式:我的理由是……??学生在PPT演示的过程中,通过先后露出的嘴、脚、头、翅膀、身体,自己观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猜测。纠正表达方式,例如:小鸡的嘴和第二、三个动物妈妈的嘴都是尖尖的,很相似……?学生通过已有经验说出母鸡通过下蛋方式繁殖后代(卵生),列举其它通过下蛋来繁殖后代的小动物。?通过观看视频,直观感受卵生动物的繁殖方式。?小组活动:为小动物找妈妈。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判断,然手在教师指导下在班内展示。注意:根据外形相似寻找。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可以说出一些不是很科学的语言。?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初步了解胎生。?????学生在寻找变态发育的小动物的妈妈时出现学困,通过教师点拨,视频观看,建构新知:变态发育。学生将令牌上的字连成一句话: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大声念出即可通关。
板书设计《小动物找妈妈》卵生胎生?变态发育
目标检测?请帮小动物找妈妈:(图片)蚕幼虫、小蝌蚪、蝉幼虫、小鹦鹉、小鸵鸟、小燕子、小鹅、小老虎、小黑熊、小羊、小猪?(图片)蚕蛾、青蛙、蝉、鹦鹉、鸵鸟、燕子、鹅、老虎、黑熊、羊、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