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祝福》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祝福》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7 12:2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祝福》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难点】
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其悲剧根源。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自测】
1.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创作了小说《祝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流弊和余毒。
2.关于“祝福”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3.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
4.整体感知:
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速读课文,梳理本文的情节结构,完成下面填空。
情节
内容
起讫段落
时间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由上可见,本文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而是采用了(
)的手法,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自研自悟】
一、体会本文精彩的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一(在文中找到并画出),分析其作用。
  
         
环境描写二(在文中找到并画出),分析其作用。
           
二、分析祥林嫂形象:
(1)思考:找出文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填写下列表格。
时间
年龄
服饰
面貌
眼睛
初来鲁镇
二十六七岁
?
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
?
再来鲁镇
?
?
?
顺着眼,眼角有泪痕,眼光无精神
?
临死之前
?
头发全白,手拄竹竿,下端开了裂,手提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
?
(2)比较它们的异同,结合她不同阶段的具体生活遭遇,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
?????????????????????????????????????????????????????????????????????????????????????????????????
????????????????????????????????????????????????????????????????????????????????????????????
????????????????????????????????????????????????????????????????????????????????????????????
(3)研讨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写在下面。
???????????????????????????????????????????????????????????????????????????????????????????????
???????????????????????????????????????????????????????????????????????????????????????????????
??????????????????????????????????????????????????????????????????????????????????????????????
???????????????????????????????????????????????????????????????????????????????????????????????
【自练自提】
根据学过的小说来总结环境描写题的答题角度。
第二课时
【自学自测】
画出文中描写鲁四老爷、鲁四婶、柳妈的文字并分析人物形象。
【自研自悟】
1.小组讨论并展示鲁四老爷、鲁四婶、柳妈的人物形象分析。
鲁四老爷:
鲁四婶:
柳妈:
2.你认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把结果写在下面。
【自练自提】
有人说祥林嫂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你认为呢?写下你的意见。
《祝福》答案
自学自测
4.
情???节
内?容
起讫段落
时间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1~2
旧历年底祭灶日(腊月二十三)的夜晚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
旧历年底祝福的前一天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
一年的冬初到新年过后十几天(时祥林嫂二十六七岁)
发??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54~65
一个新春(祥林嫂被婆家抢走后没几天)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1
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后又过了两个新年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112
祥林嫂死后(恰巧是)祝福日
5.倒叙。作用:(1)设置悬念,引起人对祥林嫂一生的关注。(2)增强作品的悲剧气氛。(3)避免叙事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自研自悟
1.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漫了幽微的火药香。
交代了典型的社会环境。旧历年的热闹反映出当时虽是辛亥革命后,人们的观念还是旧的,为文中鲁镇人陈腐的思想观念、毫无进步的言行做铺垫,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2.?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描写出祝福夜鲁镇的热闹气氛,反衬出祥林嫂之死的寂寞、悲凉。?
3.(1)
时间
年龄
服饰
面貌
眼睛
初来鲁镇
二十六七岁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只是顺着眼
再来鲁镇
三十来岁
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有泪痕,眼光无精神
临死之前
四十上下
头发全白,手拄竹竿,下端开了裂,手提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失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他是一个活物
(2)初来鲁镇时的祥林嫂,是逃避婆婆逼嫁而离家打工的,她以精神力量抗拒人生灾难,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青年妇女。虽然生活困苦,“脸色青黄”,但精力充沛,两颊还是红的,穿着也反映了她旺盛的生命力量和内心世界的明净。再来鲁镇时的祥林嫂,第二个丈夫病死,儿子被狼吃,自己又被大伯逐出,精神受到挫伤,意志在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动摇,但仍在勉力维持着习惯打扮。脸色和眼光表明她已经失去了精神力量。临死之前的祥林嫂,因再嫁而且丧夫,受到周围所有人的歧视,沦为乞丐,物质上一无所有,精神已经完全枯竭,也毫无寄托,从肉体到精神都垮掉了。??????????????????????????????????????????????????????????????????????????????????????????
(3)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自练自提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展示人物性格。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5、突出主题。
自学自测和自研自悟

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之后便大骂其新党,所骂的还是康有为。②
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四叔皱了皱眉,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可恶!然而……。”四叔说。

四叔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四叔是一个封建卫道士,顽固坚持封建礼教,反对一切变革。因为祥林嫂是寡妇而嫌恶,对祥林嫂的婆家绑架祥林嫂非但不反对,反而表示理解。对祥林嫂失去第二个丈夫毫无同情,反而剥夺她参加祭祀的权利。对祥林嫂的祝福时悲惨死去竟然骂其是“谬种”。他满口仁义道德,却毫无人性,正是他从精神上,进而从物质生活上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他是杀害祥林嫂的主要凶手。
(2)
①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
②“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是撞坏的吗?”
③“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④“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⑤“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⑥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
⑦“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⑧“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柳妈是一个不杀生的善女人,却讥笑祥林嫂的再嫁,并用她的鬼神观念严重威胁了祥林嫂的生存信心,导致了祥林嫂的精神崩溃,这反映出迷信的鬼神观念也是封建礼教的一种形式,无知的柳妈也是运用封建礼教逼死祥林嫂的凶手之一。
(3)
①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

“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们。”四婶洗着碗,一见面就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

四婶起初还踌躇,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
⑤四婶慌忙的说。“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⑥四婶又慌忙的说。“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⑦“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四婶和四叔一样,是封建礼教的忠实维护者。当祥林嫂能干活时,她利用祥林嫂劳动;当祥林嫂丧夫失子后,本已悲伤异常,四婶不但没有安慰,反而和四叔一起,认为祥林嫂是寡妇,不干净,不让她参加祭祀,从而彻底摧垮了祥林嫂的生存愿望,把祥林嫂推向了精神崩溃乃至最后死亡的深渊。四婶和四叔一样,是用封建礼教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2.
(1)封建的政权、族权、父权、神权四大绳索编织成严密的网,将祥林嫂捆绑其中,直至窒息而死。婆婆的转卖,大伯的收屋,使祥林嫂的生活一步步走向深渊。而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对寡妇的厌恶,对再嫁寡妇的歧视,则从精神上摧垮了祥林嫂存在的价值。
(2)另一方面,祥林嫂周围一大群不觉悟的有名无名的群众:短工的麻木、鲁镇群众的奚落、柳妈迷信的精神威胁……他们与祥林嫂同属受压迫剥削的劳动者,然而偏偏信奉“三纲五常”,并用统治阶级的观念审视、责备、折磨祥林嫂,使她处于孤立无缘的地步。
(3)再者,祥林嫂的悲剧还有她自身的原因,她满足于坐稳了奴隶的地位,出逃、抗婚等反叛行为的背后却是“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道德,她的捐门槛是出自封建父权下的精神恐怖。她始终以封建礼教的是非为是非,正是这种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无情地绞杀了祥林嫂的精神和肉体。
根本原因是封建礼教的桎梏遍布祥林嫂生活的角角落落,使她没有一点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