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4.2土地资源与农业同步测试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4.2土地资源与农业同步测试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27 17:0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图版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
土地资源与农业同步测试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家住农村,春季金色油菜花令人心醉,夏季绿色的稻田一望无际,去年棉花又获得了丰收,该同学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东南丘陵
2.我国耕地在土地资源中所占比重相对偏少,其主要原因(

A.农业用地多
B.人口众多
C.建设用地增多
D.山地多平地少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分布”的原则,下列搭配合理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适宜发展林业
B.我国南方丘陵、山地适宜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大力围湖造田,扩大商品粮基地
D.西北地区应退耕还牧
4.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我国耕地总面积有所减少,但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主要原因是(

A.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C.市场需求增加
D.气象灾害减少
5.下列农业类型与地理区域组合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灌溉农业
B.北方地区水田为主的农业
C.西北地区旱地为主的农业
D.青藏地区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
6.我国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最大的是(???

A.油菜
B.花生
C.芝麻
D.大豆
7.农业发展布局要遵循__________原则.(  )
A.因人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
D.因策制宜
8.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连云港的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地种植香蕉
9.我国的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A.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占多少,垦多少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0.去一家超市卖水果时,细心的小明发现其中有一种水果的产地标错了,它是(  )
A.
B.
C.
D.
2019年10月16日是第39个世界粮食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建设粮食产业强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与2012年相比,2016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可能原因是
A.不变,大力保护耕地
B.减少,城市占用耕地
C.增加,不断毁林开荒
D.增加,大量围湖造田
12.在农用地总量发生变化的状况下我国粮食产量仍实现了12年增产,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B.人们对粮食需求减少
C.农业科技快速发展
D.优等耕地所占比重大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点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2月下旬至3月中上旬春耕可能种植的作物是(

A.甘蔗
B.小麦
C.青稞
D.花生
14.导致乙、丙、丁三个地区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
B.土壤
C.气温
D.地形
15.丙地春耕春播时间比戊地早,主要原因是(

A.丙地比戊地纬度低,气温高
B.丙地比戊地距海近,降水多
C.丙地比戊地距河近,水源足
D.丙地比戊地海拔低,气温高
读我国某年水资源、人口和耕地面积比重图。
16.我国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地区是(  )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西南区
17.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最差的是(  )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西南区
18.缓解上述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北粮南运
B.南水北调
C.修建水库
D.退耕还林
清明假期过后,同学们到离城市较近的“学农”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同学们在“学农”基地观察到,这里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同时还发展禽、蛋等生产,其主要原因是
①郊区地形多样,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生产②距城区较近,运输方便,可保证农产品的新鲜
③郊区的科技水平高,消费水平高,产品价格高④城市人口稠密,对花卉、蔬菜、禽蛋等的需求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能参与体验的农业活动有
①栽种花卉
②菜田除草
③纺织棉布
④饲养家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学农”活动可以帮助同学们认识到
A.农业是衣食之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农业是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只要农业发达,工业发达与否并不重要
D.农业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
地处河北省境内的塞罕坝,曾经森林茂密、鸟兽繁多,由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1962年以来,三代造林人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2017年12月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现在这里成为了华北地区著名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2.塞罕坝过去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洪涝灾害严重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土地荒漠化
23.塞罕坝的今昔变化,体现的理念是(

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②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④既然环境可以修复,不必担心被破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下列关于中国土地资源与土地国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单一,以耕地为主
B.耕地、林地所占比例大,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所占比例少
C.“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D.应该加大力度开垦荒地,变林地、草地为耕地
25.下列关于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林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B.草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C.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
D.沙漠、戈壁均匀分布在全国各地
二、解答题
26.(1)我国南方的土地耕作类型为____________,北方的土地耕作类型为_____________。
(2)土地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草地和_________________等。
(3)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的_________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4)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_______________和切实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7.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7年10月,央视推出新作中国地理大会《绿水青山看中国》,这是聚焦生态文明的创新之作。节目以山、水、林、田、湖、生命为载体,展现人地关系,感念乡土、乡情。
田地是我们生活的根,第四期节目通过解读主题“田”,传承弘扬农耕文化。著名学者蒙曼和地理学者张捷跨界合作,在精彩评说中延展信息,升华主题,妙语连珠。张教授点评,五谷丰登的基础是耕地,这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十三五规划当中,到2020年我国要严控耕地总数,达到18.65亿亩的耕地红线,我们要对耕地红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影响一个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蒙曼教授追加评论,五谷丰登的出处是《六韬》“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首先风雨时节指的风调雨顺,风调雨顺后五谷才能丰登,这之后,我们的社稷,我们的粮食才能都安全,国家才能安全。国家安全是建立在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天与地的和谐运转。
(1)从土地利用类型上看,“五谷丰登”的基础是___________,其在图中用___________(填字母)表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东、西)部___________(地形类型)。
(2)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比较均匀
B.耕地、林地比重小
C.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山地和南方丘陵
D.林地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和山区
(3)从地理的角度解读“风调雨顺”,是指夏季风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般情况下,东部地区夏季风影响较强的月份,降水量往往会超过100毫米,我们称作雨季。阅读图,三个城市自北向南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越来越___________(多、少),反映出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自北向南越来越___________
(长、短)。受到降水的影响,我国的耕地类型分为两类,秦岭-淮河以北主要为___________,秦岭-淮河以南主要为___________。
(4)根据资料,说出我国土地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C2.D3.D4.A5.D6.A7.B8.A9.D10.D11.B12.C13.A14.C15.D16.B17.A18.B19.C20.B
21.A22.D23.A24.C25.C
26.(1)水田旱地
(2)耕地;林地;建设用地
(3)季风区
(4)丰富,不足
(5)利用土地耕地
27.(1)耕地
B

平原、盆地和丘陵
(2)B
(3)多

旱地
水田
(4)耕地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保护耕地,有利于粮食安全,有利于国家安全。(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