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练习题
第五单元
国际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Ⅰ
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填在下表格空格内,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1.自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这些努力表明
A.中国战略核威慑力量增强
B.空军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
C.海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D.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
2.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包括
①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②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空军
③空军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
④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某班学生在学习某主题时,查找了以下内容——“
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2012年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付海军”……他们研究的主题为
A.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军发展
B.人民空军建设
C.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
D.国防建设
4.
1971年由我国自行研制,担任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的舰只是
A.导弹巡洋舰
B.导弹驱逐舰
C.航空母舰
D.核潜艇
5.科技为中国火箭军的腾飞插上了坚实的翅膀。“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测试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大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的“中军帐"日趋现代化;“作战阵地人员生存保障”系列成果的研究成功,对提高战略导弹部队核反击作战能力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材料说明
A.火箭军是我国的新兵种
B.火箭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科技进步
C.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D.人民军队捍卫国家主权
6.“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封锁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相互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中的“它“指“求同存异”的方针
B.表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文中的“它”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它”在日内瓦会议时提出,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7.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他国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西方国家大力支持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原则
8.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D.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9.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人了联合国。没有这些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A.改变了美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B.增强了第三世界反殖民主义力量
C.得益于亚非独立国家的大力推动
D.使联合国成为子伸张正义的舞台
10.
1972年尼克松说:历史把我们带到了一起:“我们可以实现一个突破,这个突破不仅将有益于美国,而且将在今后的岁月中有益于世界,我就是为此目的而来的。”材料中的“此目的"是指
A.改善中美关系
B.遏制中国崛起
C.阻止中国解放台湾
D.解决朝鲜战争遗留问题
11.
2001年,中国成功加人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这体现了我国外交形成的布局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D.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
12.
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这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实际指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13.
2012年5月,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包括40多名儿童在内的100多名平民遭到了屠杀。直到今天,叙利亚仍然深陷内战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求制裁叙利亚,而中国则一直反对干涉叙利亚内政。这一态度体现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大国强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利益第一的原则
D.“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
14.“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构筑和促进了面向新世纪的大国关系,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外交在新世纪取得的重大成就。”这段材料论述的是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
A.主要内容
B.历史意义
C.历史背景
D.宗旨目的
15.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这反映了我国
A.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
B.宣传新型地区安企观念
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大国外交是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中国现在正时刻展现着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请根据题干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大师风采---和平外交]
一、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
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
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站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
而不是来立异的
(1)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著名的外交家,他的外交活动对于我国冲破美国的封锁和遏制政
策,扩大对外交往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上述知识卡片中是周恩来在外交中的著名言论,试分
析这两条名言分别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面的哪些重要内容。(2分)
[情景再现——重返联合国]
(2)上面场景出现在哪一年的联合国大会?这对联合国而言,有什么影响?(3分)
[继往开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形成怎样的特色外交格局?并举出新时代的外交成就一例。(3分
)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什么改变?外交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国际社会有着怎样
的影响?(2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中美关系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中美两国关系就在曲折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
美国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想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政治上,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
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派第七舰队
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纪胜利郝庆云《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
-2000)》
(1)根据材料一
,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国的对华政策。(3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史实是什么?这一史实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
材料三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保持中美关系长期健康
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
分歧,两国在诸多领域的合作也远远超过在个别领域的竞争。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中方历来重视发展中美关系,愿同美方相向而行、一道努力,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美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很正常。对此,不能动辄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对方,在战略判断上犯下根本性错误,那样只会损人害已、搞乱世界;而应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多做换位思考、相互适应。最重要的是,要始终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
关切,通过化解和管控分歧避免中美合作大局受到干扰。
——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谈中美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现阶段中美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
美关系的平稳发展?(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最初起义缴获的“万国牌"舰船,到购买仿制苏式舰艇,
再到自行研制生产驱护舰、核潜艇、喷气式战机、舰载机、岸基潜射舰载机载等各式导弹、水陆两栖坦克等海军五大兵种急需的新型装备,中国海军装备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
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坚定不移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善于创新,勇于超越,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材料三
由于中国海军在军事管理体制上有足够自主性,政府对海军有一定的重视,加之军民之间
有良好的合作。随着中国国防经费的增加和海军造舰技术的发展,中国海军的发展及其重要性的提
升是可以预期的。
——摘编自《中国海军发展的20年》
(1)材料一阐释了中国海军哪方面的建设?中国海军成立于哪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部队是哪一支?(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海军建设主要目标是什么。实现上述目标的思想保障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总结中国海军发展迅速的原因。(4分)
(4)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1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70周年。八年级三班同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辉煌历程”为主题进行了探讨,请你也参与进来。
步骤一
[表格析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其他国家正式建交的情况(部分)
(1)表格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是什么?请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3分)
步骤二
[图片说史]
(2)以上三幅图片展示了我国在不同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任选其中的两幅,对图片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及影响进行解读。(4分)
步骤三
[新闻悟史]
《人民日报》2019年3月8日电: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用24字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外交:独立自主、天下为公、公平正义、互利共赢、服务发展、外交为民。
(3)从上述文字中,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外交历程有怎样的认识?(2分)
步骤四
[短文叹史]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
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请以“外交之光,发展之路”
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6分)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D
B
C
C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A
B
B
D
16.
[答案]⑴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分)二、“求同存异”的方针。(1分)
(2)1971年。(1分)影响: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2分)
(3)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1分)举办首届“一带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2分)
(4)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1分)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解析](1)根据第一-条名言中“独立”等关键词可知,第一条反映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第二条名言中“求同”等关键词可知,第二条反映的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2)第一小问根据图片情景可知这里反映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3)本题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4)根据上述三个阶段中国外交的状况可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7.
[答案](1)政治上实行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每点1分,共3分)
(2)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分)
(3)利益与分歧共有,合作和竞争并存。但利益大于分歧,合作大于竞争。(2分)互相尊重,合作共赢,换位思考,相互适应等。(2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解析](1)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于材料的解读,根据材料一可知,本题要求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方面作答。所以本题作答-定要考虑全面。(2)材料二所给两张图片反映了中美关系出现转机,中美两国开始接触,所以这里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史实。至于两国改变关系的原因,主要包括中国自身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上国际形势的变化两方面。(3)本题考查
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答案需要从材料三中总结。
18.
[答案](1)海军装备建设。(1分)1949年。(1分)华东军区海军。(1分)
(2)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2分)
(3)原因:①中国海军管理体制合理;②政府重视;③军民友好合作;④科技引领。(每点1分,共4分)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军建设。(1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海军的建设。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海军装备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可知,材料一主要反映的是中国海军装备的发展。第二和第三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第一小问和第二小问均可以从材料二中找到。(3)本题根据材料三分析和总结即可。(4)阅读上述三则材料可知,材料讲述的均是海军建设的内容。故本题探究的主题是海军的建设。
19.
[答案](1)特点: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分)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敌视,实行外交孤立政策。(2分)
(2)示例:图一: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图二:1971
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每个2分,共4分)
(3)始终贯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适时调整外交政策;追求互利共赢;坚持公平正义等。(2分)
(4)示例:(6分)
外交之光,发展之路
七十年春华秋实,七十年砥砺奋进,中国外交为民族尽责任,为人类显担当。建交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的十几个增加到180个,从打破西方孤立封锁到港澳回归祖国,中国外交把握时代脉搏,对当代国际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中国外交勇立时代潮头,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中国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国际舞台;自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参加了几乎所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和500多项国际公约。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外交事业。
[解析](1)观察表格可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主要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
情况的原因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次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孤立和封锁。所以中国只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2)三幅图分别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当代“一带一路”峰会三个时期的历史。任选两个对其过程和影响进行阐述即可。(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4)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事件及影响建立联系,并能解释和扩展出材料本身的意义可得6分。之后,逐条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