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9.3《植物的生殖方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9.3《植物的生殖方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28 14:4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植物的生殖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过程,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学习农业生产上一些植物的生殖过程,概述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3.在学习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础上,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
4.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并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选讲)。
5.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
6.体会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对前两节讲述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加以归纳,进而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以马铃薯的繁殖方式为例,阐述了无性生殖的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营养繁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并要求学生参加有关实践活动。因此,在教材地位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生物学有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对“生物的生殖”这部分知识尚处于空白阶段。通过第19章前面2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生殖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有关其他生物生殖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
营养繁殖的过程与实践活动
2.教学难点:
植物营养繁殖——扦插、嫁接的过程与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
1.比较分析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回顾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理解植物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3.通过实例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储存器官繁殖、扦插、嫁接、压条等)
4.通过植物营养繁殖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营养繁殖的过程,体会无性生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5.通过图片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和意义
6.通过分组讨论,比较分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人、鸟类、蛙类和昆虫的生殖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动物与人的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以及有性生殖后代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此处采用问答法结合讲授法。
1.有性生殖:由亲体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有性生殖特点:
(1)存在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3)后代生活力较强
二、新课学习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1.鼓励学生回忆并描述植物进行种子繁殖的过程,用图片及动画展示绿色开花植物种子繁殖的过程,引导学生将植物的种子繁殖与动物的有性生殖加以比较,明确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的范畴。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植物除进行种子繁殖以外,还有其它的生殖方式吗?
2.结合图片讲述农业生产上怎样种植马铃薯的方法,引入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无性生殖:像马铃薯的块茎繁殖这样,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特点:
(1)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3)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而且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4)后代生活力有下降的趋势
3.在学习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之后,要求学生回忆并回答植物有哪些营养器官?在此基础上得出在绿色植物繁殖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营养生殖。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
营养繁殖:像甘薯的根、生姜的块茎、落地生根的叶等也能长出新的植物体这样,绿色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
4.结合图片,讲述营养生殖的种类,分析人工营养生殖常用的方法。用图片叙述利用储存器官繁殖、扦插、嫁接的过程,展现营养生殖的特点。
利用储存器官繁殖、扦插、嫁接的过程:(略)
嫁接繁殖的特点:能保持接穗母株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特性,提高抗病等能力。
营养繁殖的特点: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5.组织学生参与植物的营养生殖——利用储存器官繁殖、扦插、嫁接等活动,实现知识的运用,并在运用中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6.用图片叙述压条的过程,并观看压条过程视频进一步加深对压条的认识。
(二)植物的组织培养(选讲)
1.讲述另外一种植物无性生殖方式——植物的组织培养,引入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讲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陈述组织培养所需要的条件。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在无菌条件下,把花药、子房、叶片、茎或根的一部分等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然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培养所需条件:高温灭菌的人工培养基、消毒的外植体
3.阐述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与利用,体会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对于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培育优良的植物品种、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培养无病毒感染植株。还可以将培养物保存在超低温下,实现优良品种的长期保存和长途运输。
(三)(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差异
通过对上述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概念及特点的了解,分组讨论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两者的差异。
项目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繁殖速度


变异性大小


后代适应能力


(四)课堂小结与巩固练习
复习植物的生殖方式,并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有性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性生殖一般是具有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过程
B.有性生殖后代有更强的生活力
C.有性生殖后代变异性更强
D.有性生殖是由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反映了哪种生殖方式(

A.有性生殖
B.嫁接
C.扦插
D.压条
3.欲使一株菊花上开出几种颜色的花,应采用的方法是(

A.扦插
B.分根
C.嫁接
D.压条
4.有关植物的营养繁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B.可以实现快速繁殖
C.子代生活力可能会逐年下降
D.嫁接后的植株同时具有砧木和接穗的特性,因此不属于无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