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项中,与“天下乌鸦一般黑”所表示的现象相同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大花生的后代中有小花生
C.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D.双眼皮的妈妈生了个单眼皮的儿子
2、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B.?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
C.?人的身高和体重??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
3、某妇女一胎生了两个儿子,长相完全一样,其原因是?(????)
A、一个精子与两个卵细胞结合
B、两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
C、两个精子与两个卵细胞结合?
?D、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
4、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DNA分子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C.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包含23个DNA分子
D.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
5、某生物的卵细胞中含12条染色体,该生物受精卵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数目是
A.?12对??B.?12条?C.?24对??D.?6条
6、古埃及的某家族为了保持王室血统的“纯净”,长期实施近亲婚配制度,只在皇族内的兄弟姐妹之间联姻,结果生出的很多孩子不是体弱多病就是早年夭折。下面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皇族联姻易出现纯种,不会出现变异
B.皇族联姻利大于弊
C.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D.近亲结婚可使后代保持优良性状
7、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
A.?艾滋病???B.?感冒病???C.?白血病????D.?色盲病
8、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
)
A、母亲的体细胞B、父亲的体细胞C、卵细胞的类型D、精子的类型
9、下列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的是( )
A.成熟的卵细胞 B.神经细胞 C.受精卵 D.口腔上皮细胞
10、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
A.位于常染色体上?
B.位于Y染色体上?
C.位于X染色体上??D.位于性染色体上
11、二孩政策引起许多家庭的关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B.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XY
C.女性只产生一种决定性别的卵细胞
D.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1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句话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
A、生殖现象B、遗传现象C、进化现象D、变异现象
13、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
A.同一穗玉米种子的后代植株有高有矮
B.同一母猪生下的一窝猪崽都是黑色
C.大豆叶片和小麦叶片在形态上不一样
D.鸟的后代与哺乳类的后代有很大的区别
14、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子代身上体现,原因是(?
)
A.?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亲代的性状??B.?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控制性状的基因
C.?总在一起生活,长相就会相像???
D.?父母所有的性状都遗传给了子代
15、太空种子播种后,经过选育产生高产新品种,这种变异是(
)
A、可遗传的B、对生物有利变异C、不可遗传的D、对生物不利变异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小红的母亲有耳垂,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体型肥胖;父亲有耳垂,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体型较瘦;小红无耳垂,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体型正常。请你从①有无耳垂、②大拇指能不能向背侧弯曲、③体型胖瘦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
(1)父母有耳垂,小红无耳垂,说明了生物的 现象;?
(2)母亲的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小红的大拇指也能向背侧弯曲,说明了生物的 现象;?
(3)小红既具有双亲的特征,又有变异的特征,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
17、某同学在复习中画了一系列图,请仔细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根据图意,在图的方框中写出答案。
(2)生殖、遗传、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每一种动物或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的,并且通常是成对存在,所以不会出现“猫生狗”的现象。?
18、牛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体色中的棕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良种场用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了一头棕色小牛。由此可以推知牛的体色性状中 色为隐性性状;若用B、b分别表示控制牛体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上述两头黑牛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
(2)若让上述两头黑牛再生一头小牛,小牛是黑色的概率是 。?
(3)某农科院利用棕色公牛体细胞的细胞核和黑色母牛的去核卵细胞,组成重组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后,将其植入一头黑色母牛的子宫中孕育,将来发育成的小牛的性别是 ,体色是 。?
(4)已知牛角的基因组成与性状表现关系如下表,现有一头有角母牛生了一头无角小牛,则这头小牛的性别为 ,基因组成为 。?
基因组成
公牛的性状表现
母牛的性状表现
HH
有角
有角
Hh
有角
无角
hh
无角
无角
19、人体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人的耳垂有分离(有耳垂)和紧贴(无耳垂)之分,眼睑有单眼皮和双眼皮的差异.下表是某家庭成员的部分遗传性状的调查结果,请回答:
性状
父亲
母亲
女儿
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眼睑
双眼皮
单眼皮
双眼皮
(1)表中所涉及到的相对性状有________?对,写出其中的1对________?.
(2)控制有耳垂的基因是显性的(用E表示),控制无耳垂的基因是阴性的(用e表示).根据耳垂的遗传图解(如图),写出上述家庭中母亲和女儿耳垂的基因组成:母亲 ________? ;女儿 ________?.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人体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________?传递给子代.
20、“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生男生女是由什么决定的?”小丽经过探究和学习后绘制的生男生女图解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括号内X及Y表示 染色体,A代表的是 。?
(2)图中的细胞丁和细胞戊表示的细胞名称是 。?
(3)从图解中可以看出,生男生女主要是由父亲的 的类型决定的。?
(4)有些人为了满足家庭有男孩或女孩的愿望,请求医生为孕妇做胚胎性别鉴定,以决定取舍,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21、如图是某生物科研小组选用纯种高茎水稻和纯种矮茎水稻作为亲代进行杂交实验的过程。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表示杂交)
(1)已知亲代高茎水稻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2对,则子二代中矮茎个体产生的一个精子内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
(2)若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则子一代的基因组成都是____________。
(3)子二代的所有个体中存在的基因组成类型有__________种,若子二代共有1600株且完全存活,则其中高茎个体共有__________株。
(4)由于子二代的高茎水稻高产但不抗倒伏,矮茎低产但抗倒伏,该科研小组通过射线处理子二代的种子,从中获得了高产抗倒伏的新品种,则该新品种呈现的变异属于________。
A.有利的可遗传变异
B.不利的可遗传变异
C.有利的不遗传变异
D.不利的不遗传变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D
4、C
5、A
6、C
7、D
8、D
9、A
10、A
11、B
12、D
13、A
14、B
15、A
二、非选择题
16、
解析有耳垂和无耳垂、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和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能够遗传;亲代传给子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答案(1)变异
(2)遗传
(3)亲代遗传给子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17、解析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在正常情况下都含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
答案(1)DNA
(2)一定
18、解析(1)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了一头棕色小牛,由此可以判断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用B、b表示控制牛体色的基因,则上述两头黑牛的基因组成是Bb、Bb。(2)让这两头黑牛再生一头小牛,小牛是黑色的概率是75%(或),是棕色的概率是25%(或)。(3)由题干信息可知,某农科院利用的是克隆技术,其中棕色公牛提供的是细胞核,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将来发育成的小牛的性别是雄性,体色是棕色。(4)分析表格可知,有角母牛的基因组成是HH,因此无角小牛的基因组成一定不是hh,对照表格,无角小牛是雌性,基因组成是Hh。
答案(1)棕 Bb Bb
(2)75%(或)
(3)雄性 棕色
(4)雌性 Hh
19、(1)2;有耳垂和无耳垂
(2)Ee;ee
(3)基因
【解析】【解答】(1)“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分别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是相对性状.因此表中所涉及到的相对性状有2对,其中的1对有耳垂和无耳垂.
(2)“控制有耳垂的基因是显性的(用E表示),控制无耳垂的基因是阴性的(用e表示)”.根据耳垂的遗传图解(如图),家庭中母亲和女儿耳垂的基因组成:母亲ee;女儿ee(无耳垂).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人体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
故答案为:(1)2;有耳垂和无耳垂(2)Ee;ee(3)基因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0、答案(1)性 Y (2)受精卵 (3)精子 (4)不对,这样做会导致性别比例失调等(答案合理即可)。
21、(1)12条 (2)Dd (3)3 1200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