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基础巩固卷测试卷附答案
(用时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9分)
(2019·深圳市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________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________”。( )——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________,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________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B.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C.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D.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C.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D.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炙手可热 曲高和寡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B.街谈巷议 曲高和寡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C.街谈巷议 高山流水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D.炙手可热 高山流水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二、文本阅读(40分)
(一)课内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段,完成4~6题。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你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4.诗人在写到“大堰河,含泪的去了”时,用了一连串的数量词,有什么意义?(4分)
5.如何理解“大堰河”的“紫色的灵魂”?(4分)
6.诗歌的题目是“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什么诗中却说这首诗是“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4分)
(二)课外文本阅读(28分)
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7~12题。
发 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注】,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1925年)
【注】 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
7.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迫”表达诗人想回到祖国的急切心情。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火”比喻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
C.“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迸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D.“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希望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赤胆忠心。
8.为什么作者要一再重复“我来了”“那不是你”?(6分)
骆驼(节选)
郭沫若
骆驼,你沙漠的船,
你,有生命的山!
在黑暗中,
你昂头天外,
导引着旅行者
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
看呵,璀璨的火云
已在天际弥漫,
长征不会有
歇脚的一天,
纵使走到天尽头,
天外也还有乐园。
……
9.虚实结合是第一节诗的突出特点,请分别找出实写和虚写的诗句。(4分)
10.诗中的“骆驼”象征了什么?诗人借骆驼歌颂了什么精神?(6分)
花环(放在一个小坟上)
何其芳
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
无人记忆的朝露最有光。
我说你是幸福的,小玲玲,
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最清亮。
你梦过绿藤缘进你窗里,
金色的小花坠落到你发上。
你为檐雨说出的故事感动,
你爱寂寞,寂寞的星光。
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泪,
常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
你有美丽得使你忧愁的日子,
你有更美丽的夭亡。
1932年9月19日夜
11.请简析这首诗中少女的形象特点。(4分)
12.结合全诗,谈谈对“你有更美丽的夭亡”一句的理解。(5分)
三、语言表达(11分)
13.下面这则应用文在文字和表达上有五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招领启示
各位同学们:
本人于9月26日下午放学后捡到红色钱夹一只,内有人民币伍拾圆,请失主速与高一(9)班张宇同学联系,本人十分感谢!
高一(9)班张宇
2019年9月26日
14.下面是某公司某产品管理流程维护阶段的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人生生涯发展指导。
②无论你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生,人生生涯规划应该是第一门课,也是最后一门课。
③中学生人生规划需要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
④做好当下便是对未来最大的负责。
⑤兴趣是人生规划的起点,但并非终点。
⑥让青年在实践的熔炉中百炼成钢。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我看生涯规划”或“我的生涯规划”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一单元 基础巩固卷
(用时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9分)
(2019·深圳市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________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________”。( )——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________,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________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B.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C.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D.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解析:选D 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B项,“增强”与“关注度”搭配不当,且“文学是一个黑色幽默”,不合句意,也不妥当;C项,“文学”作“黑色幽默”的主语不恰当。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C.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D.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解析:选C 由后文“反之,文学奖如果……”可推知主语应为“文学奖”,且应放置句首。也可借助句后的破折号作用看,此破折号应为进一步解释说明“文学奖”应如何,因此排除A、B两项;根据前后文逻辑,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排除D项。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炙手可热 曲高和寡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B.街谈巷议 曲高和寡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C.街谈巷议 高山流水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D.炙手可热 高山流水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解析:选B “街谈巷议”,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曲高和寡”,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形同陌路”,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对象多指人,强调“陌生”,而“渐行渐远”多强调关系“慢慢变远”。“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多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结合“收益”分析,选用“苦心经营”。
二、文本阅读(40分)
(一)课内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段,完成4~6题。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你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4.诗人在写到“大堰河,含泪的去了”时,用了一连串的数量词,有什么意义?(4分)
答案:数量词“四十几年”、“数不尽”跟“四块钱”、“几尺见方”、“几束”、“一手把”的尖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揭发和控诉。
5.如何理解“大堰河”的“紫色的灵魂”?(4分)
答案:紫色是高贵的,神圣的象征。大堰河身份虽然卑贱,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美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因而作者称之为“紫色的灵魂”。
6.诗歌的题目是“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什么诗中却说这首诗是“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4分)
答案:诗人的感情并没有停留在大堰河一个人的身上,艾青正是通过对大堰河勤劳,善良,宽厚,淳朴的形象的塑造,写出了整个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这样写,就使诗的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二)课外文本阅读(28分)
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7~12题。
发 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注】,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1925年)
【注】 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
7.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迫”表达诗人想回到祖国的急切心情。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火”比喻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
C.“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迸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D.“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希望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赤胆忠心。
解析:选A A项,“逼迫”是表达诗人急于知道祖国为什么变得如此黑暗的心情。
8.为什么作者要一再重复“我来了”“那不是你”?(6分)
解析:此处用了对比和反复的写作手法,作用是急切与失望形成巨大反差,衬托出作者异常痛苦的心情。
答案:形成鲜明对比。“我来了”显示出作者回国的心情是多么急切,而“那不是你”又显示出作者是多么失望。急切与失望形成巨大反差,衬托出作者异常痛苦的心情。
骆驼(节选)
郭沫若
骆驼,你沙漠的船,
你,有生命的山!
在黑暗中,
你昂头天外,
导引着旅行者
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
看呵,璀璨的火云
已在天际弥漫,
长征不会有
歇脚的一天,
纵使走到天尽头,
天外也还有乐园。
……
9.虚实结合是第一节诗的突出特点,请分别找出实写和虚写的诗句。(4分)
解析:“骆驼”是一种动物,因此能体现骆驼作为一种动物特征的内容都是实写的,如“有生命”,“引着旅行者”,走向“地平线”等。虚写的也就是作者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赋予“骆驼”的象征义和比喻义,如“沙漠的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昂头天外”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两处都是虚写。
答案:实写的诗句有“你,有生命的山”“导引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虚写的诗句有“骆驼,你沙漠的船”“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
10.诗中的“骆驼”象征了什么?诗人借骆驼歌颂了什么精神?(6分)
解析:从诗中来看,作者把“骆驼”比作“沙漠的船”,表面上看是写骆驼耐渴,能行走于沙漠的自然属性,实际是用骆驼来象征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作者认为它能“导引着旅行者走向黎明”,表明骆驼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战士、先行者、引导者;“不会有歇脚的一天”“纵使走到天尽头,天外也还有乐园”则表明骆驼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赞扬了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品质。
答案:“骆驼”象征着坚忍不拔、引领人们前进的无畏战士。歌颂了一种不断追求、不断进取,最终引导到“天外也还有乐园”这一境地的一往无前的精神。
花环(放在一个小坟上)
何其芳
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
无人记忆的朝露最有光。
我说你是幸福的,小玲玲,
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最清亮。
你梦过绿藤缘进你窗里,
金色的小花坠落到你发上。
你为檐雨说出的故事感动,
你爱寂寞,寂寞的星光。
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泪,
常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
你有美丽得使你忧愁的日子,
你有更美丽的夭亡。
1932年9月19日夜
11.请简析这首诗中少女的形象特点。(4分)
答案:(要点)①纯洁自然;②充满幻想;③多愁善感。
12.结合全诗,谈谈对“你有更美丽的夭亡”一句的理解。(5分)
答案:小玲玲虽然过早离开了人世,但终生不染世俗尘垢,永葆纯真美丽的品质。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和纯美人生的向往和赞美。
三、语言表达(11分)
13.下面这则应用文在文字和表达上有五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招领启示
各位同学们:
本人于9月26日下午放学后捡到红色钱夹一只,内有人民币伍拾圆,请失主速与高一(9)班张宇同学联系,本人十分感谢!
高一(9)班张宇
2019年9月26日
答案:①“启示”应为“启事”;②“各位同学们”重复,去掉“各位”或“们”;③应写明拾物地点;④物品的特征不应具体写出,改为“内有人民币若干”;⑤去掉“本人十分感谢”。
14.下面是某公司某产品管理流程维护阶段的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答案:产品交付用户使用后出现故障,用户将信息反馈给工程部,再由项目部到现场评估故障原因并处理。如果能现场解决,就完成维护;否则,就先判断是硬件还是软件问题,再提交给硬件部或软件部解决,然后完成维护。
四、写作(6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人生生涯发展指导。
②无论你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生,人生生涯规划应该是第一门课,也是最后一门课。
③中学生人生规划需要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
④做好当下便是对未来最大的负责。
⑤兴趣是人生规划的起点,但并非终点。
⑥让青年在实践的熔炉中百炼成钢。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我看生涯规划”或“我的生涯规划”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提示] 此作文题,需要考生认真阅读六则材料,并对其分类思考,材料①②强调了人生规划对中学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后面四则材料则为中学生人生规划指明了具体方向:要以兴趣为出发点,心系家国,放眼世界,从当下做起,在实践中实现人生。(此五点内容,作文中至少要体现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