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前后左右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前后左右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27 17:3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前后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以自己为参照认识前、后、左、右。
2.在不同场景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
3.在描述物体位置的活动中,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4.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熟练运用前、后、左、右来描述或寻找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学会以自己为参照,用前、后、左、右正确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不同场景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
活动准备:眼罩、键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1.小游戏:说反话。
2.师:前后左右既可以表示相反的含义,也可以用来表示位置和方向。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和方向。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认识前、后丶左、右的欲望。)
二、亲历活动,探究新知
(一)认识前后左右
1.认识左右
(1)猜谜语(谜底是双手)伸出你的双手,谁来说一说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是怎么区分的?(2)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哪些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呢?和同桌说一说。(3)你能指一指哪是你的左边,哪是你的右边吗?你又是怎么区分的呢?(4)教师小结:自己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
2.认识前后
(1)现在请同学们站起来,伸出你的双手,指一指哪是你的前面,哪是你的后面?
(2)教师小结:直立时,将双手伸向身体的正前方,身体正面朝向的方向是前面,背面朝向的方向是后面。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际,以自己的身体为参照认识前、后、左、右,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
3.小游戏:听口令做一做。伸出你的左手,拍拍你的右肩,摸摸你的左耳,跺跺你的左脚,指指你的前面。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摸摸你的右耳,跺跺你的右脚,指指你的后面。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巩固认识前、后、左、右,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位置和方向,体验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仔细观察,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
1.出示图片:仔细观察,根据你坐的位置介绍自己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各是谁?
2.出示教室内情景图,仔细观察,以小军同学为参照,请他周围的同学描述自己的位置。
3.猜一猜:说说教室内你好朋友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分别是谁?让大家猜猜你好朋友的名字。
(设计意图:利用真实的教室场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以一个物体为参照,描述周围物体的位置。)
4.播放森林运动会动画,提问:(1).谁跑在最前面?谁跑在最后面?小松鼠呢?
(2).谁跑在谁的前面?谁跑在谁的后面?(3).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儿说小松鼠在前面,一会儿又说在后面?师小结: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时,选的参照不一样,对位置的描述就不一样。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交流,学会以不同的物体为参照,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三)描述校园里任一物体所处的位置。
1.课件出示学校场景图,小明走出教室来到校园里。(1)提问:谁能描述图中小明的位置?(2)小猪佩奇也来到了校园,请描述它在校园里的位置。(3)仔细观察,谁来描述一下学校教学楼的位置?你还能描述哪个物体的位置?(使用工具聚光灯)
2.指导学生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的辨别它们的位置。
(设计意图:利用校园场景图,让学生练习以不同的物体为参照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前、后、左、右的正确认识。)
3.走一走游戏:(1)课件出示图片,提问:小蚂蚁要想吃到南瓜和苹果?它该怎样走?(2)指名回答后课件演示。(设计意图:为下一环节的找键子游戏做铺垫。)
(四)找键子游戏
1.活动准备:眼罩、键子。(运用教学助手中翻牌功能)
2.课件出示游戏规则:请两名学生,一人蒙眼,一人指挥。一名学生先用眼罩蒙住眼,另一名学生放好键子后,用前、后、左、右、远、近等描述键子所处的位置。被蒙住眼的学生根据对方的描述找到键子,摸到键子就胜利。
3.学生做游戏。
4.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或寻找物体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找键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前、后、左、右的认识。进一步练习用前、后、左、右、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
三、畅谈收获: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