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农村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会背改革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意义。
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意义。
【自主学习】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时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目的: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典型代表:安徽凤阳小岗村。
4.方式: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5.推广: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6.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7.农村乡镇企业: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中心环节),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强调: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自我检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农村
B.中小城市
C.大城市
D.国有企业
2.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改革成效显著,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今天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该影响应该是(?
)
A.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B.废除旧体制
C.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D.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从中获得了(
)
A.
土地所有权
B.
土地自由买卖权
C.
生产分配自主权
D.
加入农业合作社权
4.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D.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5.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了(??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6.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化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中反映了当时农村怎样的生产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村中的一系列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自我检测》参考答案
1-5:A、C、C、B、D
6.
(1)人民公社时期,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原因: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劳动,平均分配(吃大锅饭)造成的。
(2)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影响: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及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