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磁是什么?课件(30张PPT)+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1磁是什么?课件(30张PPT)+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28 09:44: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1
磁是什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学到磁性及磁体的概念。
2、我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我能学会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4、我能学会磁感线可用来形象的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类比思想、复习回顾:
1、带电物体具有可以吸引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自然界中只存在____________种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过程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认识磁体
探究活动
1:用一个磁体靠近铁、铝、铜、木块和一角硬币,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物体具有能够吸引________、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
2:将磁体放入小铁钉中,然后取出观察,它上面各处吸住铁屑或小铁钉的多少相同吗?说明了什么?
结论:我们将磁性最强的两个部分成为磁体的______________。
任何磁体都有_________个磁极。
探究活动3:将小磁针放在支架上,观察静止时指针所指的方向有什么规律?
结论:小磁针静止指南方的磁极叫做

符号
表示
小磁针静止指北方的磁极叫做

符号
表示
思考:1、小磁针静止时,为何总指向南北?
2、地磁场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两极重合吗?
总结:指南针受____________的影响可以指示南北。
地磁
_______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地磁________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探究活动4:把磁体和小磁针互相靠近,会有什么现象?
结论:
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二、认识磁场
探究活动5:将磁体放在白纸上,再将铁屑均匀撒在磁体周围,轻轻敲击桌面,观察磁体周围铁屑的分布情况;然后用笔将铁屑的分布情况描绘出来。
结论:
探究活动6:将一个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拨动小磁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这说明了磁场具有__________性。
根据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在刚描绘出的磁场上标上箭头。
讨论交流:根据刚才所画的磁感线总结
a.磁感线是一种假想的曲线,并不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线。
b.在磁体的________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_____极发出,最后回到_______极。
c.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磁场越________;磁感线分布越疏的地方,磁场越__________。
课后巩固:
1、下面两个图分别画出了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请在图中标出磁极的名称和A、B两点的磁场方向。
2、如上右图所示,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甲、乙处标出磁极极性(用“N”或“S”表示)并画出磁感线(每个磁极画两条)。
3、信鸽具有卓越的航行本领,它能从2
000
km以外的地方飞回家里,鸽子在飞行时是靠________来导航的。
4、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所吸引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小磁针的北极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指向地理的南极
5、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根外形相同的钢棒,其中一根有磁性.当乙从甲的左端
水平向右移到右端,若两根钢棒间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____棒有磁性;若
两钢棒间吸引力先由大变小,然后由小变大,则____棒有磁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第一节
磁是什么

题:磁体能吸引哪些物质?

材:磁体、铁块、
铝块
、木块、铜块、硬币

论: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1:
问题:磁体各部分的磁性都一样强吗?
器材:磁体、小铁钉
提示:磁性强弱我们感觉不到,用什么办法来体现磁性的强弱?(转换思想)
结论:磁体上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我们将磁性最强的两个部位称为磁极。




2:
问题:怎样表示磁体的两个磁极?
器材:磁针
结论: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我们把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磁南极(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磁北极(N极)。




3:
  将一块磁体“分割”成若干块小磁体,不论分成的小磁体有多少块,每一块小磁体均有两个异名的磁极。
  思考:如果一块磁体从正中间摔成了两半,这两部分各有几个磁极呢?
问题:我们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那磁体间有互相作用吗?
器材:磁体

小磁针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
有趣的磁悬浮实验
时速可达430千米/小时的磁悬浮列车
问题:如何使原来没有磁性的铁钉具有磁性呢?
器材:条形磁体、铁钉、
铁屑
结论:
磁化:我们把原来不显磁性的物质通过接触或者靠近等方式使其磁性的现象叫做磁化。




5:
二、认识磁场
蹄形磁铁的磁场: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1、
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人们称其为磁场。




5:
问题:如何描述磁场?
做法:将磁体放在白纸上,再将铁屑均匀撒在磁体周围,轻轻敲击桌面,观察磁体周围铁屑的分布情况




6:
问题:磁场什么方向?
做法:将一个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拨动小磁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2、磁场的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
3、磁场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即为磁场方向。
北极(N)极指向南极(S);
关于磁场的几点说明:
1、磁场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是确实真实存在的。
磁感线——一种描述磁场的方法
1、在磁场中,画了带箭头的曲线,用来描述磁场的某些特征和性质,这些曲线叫磁感线。
这种描述磁场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2、磁场是真实存在的,而磁感线本身并不存在,是人为画的,是用来描述磁场某些特征和性质的曲线。
磁感线
1.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物理学中人为地引入磁感线,所以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2、磁感线的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注: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及磁体内部是从S指向N。)
3、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分布越疏的地方磁场越弱。
3、观察并总结规律:
a.在磁体
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极发出,最后回到
极。
b.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磁场越
;磁感线分布越疏的地方,磁场越

S
N
外部


 
磁场是分布在整个磁体周围的
里的。
条形磁铁的立体磁感线
立体空间
补充说明:
指南针对人类文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是我国战国时期制造的“司南”。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南指北?
地磁

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地磁南
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磁偏角
沈括
小贴士:
我国宋代的著名科学家沈括是世界上第一个准确地记载这一现象的人。他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指南针所指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展示物理小制作
1.
磁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的
原理
实现悬浮的;列车速度大大提高,是由于车厢与导轨之
间的
大大减小。
2.
一条形磁铁不慎从中间摔成两段,则每段上有(
)
A.
一个磁极;
B.
两个异名磁极;
C.
两个同名磁极;
D.
没有磁性。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摩擦
B
3.
用一根钢条去靠近小磁针的一个极,如果他们相互
排斥,根据这一现象——————(填能或不能)确定钢
条是否有磁性。

4.
用一根钢棒的一端靠近一个悬吊着的条形磁铁N极,
条形磁铁被吸引,说明(

A.
钢棒一定没有磁性;
B.
钢棒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
C.
钢棒一定有磁性;
D.
无法确定。
B
5.
如图所示,磁铁吸引住两根铁钉的尖端,那么两根
铁钉的另一自由端
会(
)
A.
如甲所示;
B.
如乙所示;
C.
如丙所示;
D.
如甲、乙都有可能。
C
7.根据小磁针的N(红色)、S极,在图中标出磁体的极性,并画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的分布。
S
N
6.
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图中能正确表示所在点磁感线方向的小磁针是:(
)
A.
小磁针A、B;
B.
小磁针B、C;
C.
小磁针C、D;
D.
小磁针D、A。
C
磁性材料的应用:
1)、利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磁悬浮列车
电磁起重机
磁性材料的应用:
2)、利用磁体的指向性指方向。
司南
罗盘
磁性材料的应用:
3)、磁记录。
磁性材料的应用
4)、磁疗治病和保健
核磁共振机
磁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磁是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有着重要作用
⑵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⑶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会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
⑷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
⑸知道磁感线,能用磁感线形象描述磁场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学习过程知道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⑵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认识磁体的吸铁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如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实验探究,体会探究实验的魅力和乐趣
⑵通过了解磁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增强国家自豪感
【教学重点】
⑴正确认识磁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⑵感知磁场,并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教学难点】
感知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并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实验相结合、分析
归纳
【教学器材】
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铁块、铜块、铝块、硬币,铁钉,大头针,大磁针、小磁针、铁屑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老师制作了一辆遥控车,它可以前进、后退,而遥控器就是老师手中的磁体。你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到的吗?学完《磁是什么》你就会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小实验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新课过程:
一、认识磁体
[活动一]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提问:我们学习过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那磁体可以吸引什么呢?
(设计意图:类比带电物体的性质使学生可以轻易想象到磁应该也可以吸引什么,过度到本节的磁性)
学生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动手实验,用磁铁吸引身边的一些物体,如铜块、铁块、铝块、一角硬币、铅笔、钢笔、橡皮……
师:说一说磁铁能够吸引哪些物体?
生:可以吸引铁块和硬币。
老师点拨:一角硬币中含有镍这种材料
师:磁铁除了吸引铁钴、镍外还可以吸引钴以及含有铁、钴、镍的物体。
总结:1、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2、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教师指出,永磁体可以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并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人造磁体,条形、蹄形、环形、磁针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探究磁性,无形中告诉学生物理来源于生活。身边常见的生活品也可以完成对物理规律的探究。)
[活动二]实验探究:磁铁各部分磁性一样强吗?
提问:磁性强弱无法看到、摸到,我们该如何探究磁体磁性的强弱呢?
教师点拨:电流同样无法看到、摸到,但可以通过灯泡的亮度反映电流大小,应用转化思想。
小组讨论,找到解决方法。
生:用磁体上不同部位去吸引大头针或铁屑,感受磁体上各部分磁性的强弱。
师:通过实验,你觉得磁体上各部分的磁性一样强吗?
生:不一样,两头最强,中间最弱。
总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设计意图:磁性强弱无法看到摸着,该如何探究呢?这是一个难题,通过小组讨论和知识类比迁移提高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
[活动三]实验探究:怎样表示磁体的两个极呢?
演示:磁体的指向性,把一个小磁针放在桌面上,静止时指示南北。
师:任何磁体都有两个极。
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
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问题:若磁体从中间摔断,那这两部分有几个磁极?
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每一部分都有2个磁极。
[活动四]实验探究:磁极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呢?
师:我们学过“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那么磁极间是否也存在相互作用呢?利用小磁针和磁体经行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并上讲台展示实验现象。
师: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学生总结: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师:人们利用这个规律制造了磁浮列车,起重机等。
(设计意图:通过已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得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学会举一反三式地思考,使学生经历得到知识的过程,加深印象。)
2、认识磁场
[活动五]实验探究:磁体的周围有什么?
演示:①用手指接触小磁针,使其转动;
②用磁铁与小磁针相互靠近
第二次实验中是什么使小磁针转动起来的?
生:力的作用是小磁针转动起来。
师:两个磁铁它们相互靠近并未接触,它们之间是怎样发生力的作用的呢?
在磁体周围一定有东西在对小磁针起作用,这种东西是什么呢?
由此引入磁场的概念。
⑴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
⑵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活动六]实验探究:磁体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师:磁体周围的磁场无法看到,那磁体周围的磁场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在条形磁体的周围均匀地撒上铁屑,使磁场显出原形。观察磁场周围铁屑的分布情况,并且用笔把磁场的样子描绘出来。
学生展示:磁感线的分布
师:用笔把这些曲线画出来,这就是磁场的样貌。
[活动七]实验探究:磁体的磁场是什么方向?
师:将小磁针放在磁体旁,发现小磁针不再是南北指向,拨动小磁针发现它很快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指向。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磁场是有方向性的。
师:为了探究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将放在磁场中静止的小磁针N极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请同学们将多个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并用箭头标出该点磁场的方向。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场。
(设计意图:磁场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磁场的描述是一个难点。我通过让学生在磁场周围撒铁屑的方式使磁场现了原形,让抽象的磁场具体化。利用小磁针指示磁场的方向,让整个磁场展露无疑。这个部分设计的目的就是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模型化。)
师:像这种带有箭头,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的某些特征和性质的线,我们称为磁感线。
磁感应线并不是真实而是人为地引入的一种模型,这种方法我们理想化模型法。
小组讨论总结出磁感线的特征。
①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有方向的,即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磁感线可形象地描述空间的磁场的分布情况,磁感线的密疏程度反应了磁场的强弱;
③磁感线是不相交曲线,是立体分布的。
(设计意图:磁感线是磁场的一种模型,通过蹄形磁体和条形磁体的磁感线模型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磁感线的普遍规律,加深学生对磁场、磁感线的认识和理解。)
三、认识地磁场
老师提出问题: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示南北呢?信鸽又是依靠什么辨别方向的呢?
生:地球是一个大磁体。
课件展示:地磁场的分布情况,同时,给学生介绍地磁的南北和地理的南北正好相反,但不完全重合,有一个夹角叫磁偏角,这是我国的宋代沈括首先发现的。
三、小
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学生物理小制作展示
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有关磁的小制作,别开生面,精彩纷呈。
教师总结:物理来源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化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磁的影子,小到一个纽扣大到磁悬浮列车。希望同学们学好物理创造出我们更美好的明天。
教学反思:
本节课《磁是什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磁,且磁这部分知识特别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我特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层层递进地推进课程。
1、本节课我是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一步步地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总结得出结论,这样让每个结论的得出都有实验现象为依托使学生及观察到现象又总结出结论。
2、由于磁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因此本节课我用类比的思想引导学生回忆电相关的知识,从而联系到磁可能也有相同之处,使得学生的探究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3、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让同学们展示了他们关于磁的小制作将本节课推上了高潮。学生踊跃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在他们的介绍中你会发现学生真正地理解并应用了知识。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必将查阅相关知识,通过物理小制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