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8 07: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清朝的疆域
1644年,清顺治帝入关,后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设置台湾府
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中俄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东南
西南
西北
东北
温故知新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政治上:设立军机处
思想上: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
导致
导致
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落伍
课堂笔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雍正帝
康熙帝
乾隆帝
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清朝的经济逐步恢复与发展。商业和内河运输发达。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原来的大城市如北京、江宁(南京)更加繁华,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null
1.顺治、_____、雍正、______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____亩。
3.
对______、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
4.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甘薯等高产作物。5.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对手工业和_________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自主预习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康熙
乾隆
3亿
黄河
玉米
城镇商品
入关后,清朝的经济一度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南明政权的抵抗使富裕的江南成为了一片废墟。清朝统治者又实施圈地,屠城,投充,逃人这些政策。圈地主要是将无主的荒田分给诸王,勋臣和兵丁,使不少人失去了土地。投充是允许各旗招收贫民役使,满族贵族任意逼迫汉人为奴。逃人法指对逃跑奴隶实施严惩。“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让这些地区变为废墟。这些政策惠及了满人,也大大破坏了经济。顺治亲政后,逐步废除了这些政策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建立之初的经济状况
1.
原因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顺治帝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从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把招抚流亡,鼓励垦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其一,宣布垦荒归己,并且保护垦荒者的土地所有权。顺治六年四月,明确宣布:“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
其二,有主荒田,令原主开垦,官给牛、种。后又作了补充规定:“如有主荒田,原主不能开垦,地方官另行招人耕种,给予印照,永远承业,原主不得妄争”。
2.
表现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水利兴修方面,治理大河,修建水利工程
(3)庄稼种植方面,改进技术,改良品种,推广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玉米
甘薯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棉花
茶叶
甘蔗
3.
意义
(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手工业:当时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__。
2.
商业: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_________、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3.形成了一些大的______,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自主预习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工场
农村集市
商帮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
纺织图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商业网
(2)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商业
吴江县的盛泽镇
湖北的汉口镇
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汉口镇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1)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商业网
(2)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
(3)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扬州等)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商业
皇都积盛图
前门街市图
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苏州,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商业网
(2)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
(3)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扬州等)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商业
(4)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的商帮(晋商、徽商)
晋商俗称“山西帮”。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销售,换取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成为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徽商与晋商齐名,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一条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清朝前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统一稳定的社会政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了恢复生产的措施,重视经济发展。
1.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_____。
2.
影响:人地矛盾逐渐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__________。
自主预习
三、人口的增长
1/3
持续发展
1.
原因
清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三、人口的增长
三、人口的增长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单位:
万人
清前期人口增长示意图
2.
带来的问题
人地矛盾突出
水土流失,地力下降
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人口的增长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商业:商业发达
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课堂小结
2.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的表现不包括(

A.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 
B.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C.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
 
D.海外贸易兴盛
1.清初的统治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是(

A.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C.引进占城稻,提高粮食产量
D.开通了大运河
A
D
课堂检测
3.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B
4.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
A.1亿
B.2亿
C.3亿
D.4亿


C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商业:商业发达
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课堂笔记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