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材料一:2018年部分省市GDP广东(9.73万亿)、江苏(9.26万亿)、浙江(5.62万亿)、四川(4.07万亿)、湖北(3.94万亿)、湖南(3.64万亿)、福建(3.58万亿)。
内蒙古(1.72万亿)、黑龙江(1.63万亿)、吉林(1.50万亿)、陕西(2.44万亿)、
?
材料二:(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
从材料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呢?你能分析出怎样的历史现象?
今天南方发达
西汉南方落后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统一与分裂并存,统一是历史主流。
2、秦汉时期,都城集中在北方,表明经济中心仍在黄河流域。
3、三国时期起,江南地区开始开发,东晋南朝时期连续开发
4、孙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定都在南京,历史上称这一段历史为“六朝古都”
秦
西汉
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前秦
东晋
北朝
南朝
咸阳
长安
洛阳
洛阳
益州
建业
洛阳
建康
长安
建康
建康
请从政权都城更替中探寻历史发展规律
东晋:
1、建立者:
2、起止时间:
3、都城:
4、政权特点: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建康(今南京)
(1)王与马,共天下。
(2)北伐失败,局部统一,偏安江南
(3)经济上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门阀世族与王权相互依附
一、东晋的兴亡
对比一下,南朝中实力最大的是哪个政权?为什么?
从420年到589年间,四个朝代存在的时间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
刘裕
420-479年
萧道成
479-502年
萧衍
502-557年
陈霸先
557-589年
1、朝代:
宋、齐、梁、陈
2、特点:
王朝更替频繁;持续开发江南
二、南朝的政治
材料一:东晋时期“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
门阀世族把持朝政
材料二:东晋谢安“于土山营墅,楼管竹林甚盛,带家人吃饭,就要花费白金。”
——《晋书·卷79<谢安传>》
门阀世族经济富庶
材料三:东晋时期“崔卢王谢子弟,生发(胎毛)未燥,已拜列候,身未离裙褓,业被冠戴。”
——《鸿苞节录》
累世公卿拥有特权
门阀世族与东晋南朝的兴衰
材料四:司马睿建国后不久开始疏远王导,重用南方大族戴渊和北方二流大族刘隗,并令他们征发扬州大户奴隶为兵,以制约拥兵坐镇武昌的王敦......(晋元帝)322年王敦在武昌起兵叛乱,后退兵;......(晋明帝)324年,王敦再次叛乱,不料突然病死,叛军瓦解。......东晋统治内部权力斗争不断,420年武将刘裕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宋武帝,国号宋。”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P336-337
王权与门阀世族的斗争
材料五:南朝时门阀世族,仍是特权等级,他们“居承平之世,不知有长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
——《颜氏家训·涉务篇第十一》
门阀世族与东晋南朝的兴衰
门阀世族势力衰落
材料六:庶族或称寒人在南朝指没有特权的地主和商人。他们不甘心受到士族的排挤,皇帝企图利用他们限制士族
,所以刘宋以后,庶族地主势力发展特别快。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P350
庶族地主势力崛起
地
区
南迁前
人口
南迁后
人口
北方
关中
240万
50万
南方
扬州
320万
433万
南方
荆州
359万
620万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
1、时间:
2、人物:
3、地点:
4、原因:
5、结果:
西晋后期
北方汉族
长江流域(江苏)
北方战乱,南方安定且优越的自然条件;
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材料二:311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者十之六七。
——《晋书·王导传》
材料三:(东晋)郡守县令按谷物产量多少衡量政绩的优劣……所有军人一律参加农业生产。
政府的支持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晋书·食货志》
永嘉之乱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的乱事。晋初重行分封,终致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社会不稳,胡人遂乘时入侵。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表现:
大量荒地开垦,兴修水利工程,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手工业快速进步;
南朝时,建康是当时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农
业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
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
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小麦推广
水稻为主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史称,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
魏晋南北朝大袖衫、间色条纹裙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
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民间的造船业也很兴盛,有不少私人营造的大船。推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手工业
南方的经济地位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宋
历史时期
落后期
开发期
繁荣期
江南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以后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请总结从江南的开发过程中,受到的启示?
人才引进
政策支持
因地制宜
群众力量
社会安定
四
、江南地区开发的启示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表现
影响
原因:
①
②
③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为经济
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江南的原状
政治的发展
经济的开发
政权更迭
: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
形成稳定的政治中心:建康
政权偏安东南,北伐无力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