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女真族的崛起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1115年,阿
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金
1119年,金与北宋订立盟约共同攻辽,宋徽宗与金订立盟约,规定:宋金夹击辽,灭辽后,燕云地区归宋;宋给辽的岁币转送金国……
1125年,金灭辽
1、金灭辽:1125年,金灭辽。
二、金灭辽及北宋
辽
女
真
金
1125年
西夏
北宋
北宋节节败退,金却势如破竹,占领很多地区。1125年灭辽。
1.金灭辽
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联系,双方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大胜)。1125年,辽被金灭亡。
二、金灭辽及北宋
2、金灭北宋: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变”)
金
原因:
金看到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女
真
西夏
金
北宋
1125年10月,金兵两路南下,宋徽[huī]
宗急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钦宗),自己逃往南方。
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北返,并掠走大批典籍和珠宝器物,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北宋
辽、北宋为什么会灭亡?
1.北宋政治腐败、军事无能;
2.统治者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3.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
金统治者励精图治;女真族骁勇善战;灭辽后实力大增。
议一议
合作探究
金
①辽后期统治腐朽,国力衰落。
②辽对女真人的民族压迫,激起女真人反抗的斗志。
③金人军队战斗力强。
辽
西
夏
北宋
辽
西
夏
北宋
金
南宋
西
夏
金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完成北宋灭亡前后的政权演变示意图
1、南宋的建立
时间:
都城:
1127年
赵构(宋高宗)
建立者:
临安(杭州)
三、南宋的偏安
这是岳飞手迹:还我河山。表达了岳飞对金兵南下入侵的极大愤慨和一定要收复中原的决心。
2.岳飞抗金
背景: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战绩: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1140年,金朝派完颜宗弼(兀[wù]
术[
zhú
]
)为主帅,率军攻南宋。岳家军在郾城大败兀术主力骑兵。兀术不敢再战,准备撤兵。
岳飞郾[yǎn]城大捷壁画
岳家军——南宋初年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
军纪严明,骁勇善战,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金国将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①汉族人民的支持。
(金兵残杀汉人,抗金是保护汉族人民的生命财产)
②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③岳飞个人的才华与品质。
岳飞抗金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南宋朝廷为什么杀害岳飞?
宋高宗:败,被金灭;胜,老皇帝会回来。不论岳飞胜败,他的军队会发展壮大,威胁着我的皇位。不如,趁胜与金人讲和。
秦桧:不杀岳飞,放虎归山,一旦主战派得势,我的地位不保,底细必然泄露。杀掉他可得金人欢心。
宋高宗
秦桧
“莫须有”
正当岳飞节节胜利、捷报频传之际,宋高宗和秦桧,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催岳飞班师——
真原因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
岳飞痛心疾首,泪流满面,说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岳飞抗金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杭州西湖的岳飞墓
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岳飞墓前有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西湖边岳飞墓前的一副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nìng)臣。”
这副对联中的“忠骨”指谁?“佞臣”指谁?
岳飞
秦桧
明
辨
历
史
有人说岳飞是抗金英雄,也有人说岳飞是民族英雄,你认为哪个评价是准确的?
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岳飞则是代表了我国境内的一个民族,同时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因此岳飞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只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抗金英雄。
1.背景:在抗金形势较好的情况下,1138年,宋高宗正式定都临安,并决意向金投降求和。
2.时间:1141年。
3.内容:①南宋向金称臣
②给金岁币
③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和议(“绍兴和议”)
宋金对峙形势
中都
临安
1141年宋金和议
金
南宋
大散关
淮水
4.结果:
(1)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不思进取,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军队战斗力不断减弱,最终为蒙古人所灭。
(2)金: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发展农业生产;迁都燕京,仿照开封城进行营建,改名为中都;提倡儒学,完善科举制度,进一步促进女真人与汉人文化上的不断交融。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过着苟且偷安粉饰太平的日子。
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怎样的统治?
如何评价宋金议和?
双方和议以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的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对南宋来说——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来看——
如何评价宋金议和?
比较:宋辽议和与宋金议和?
澶渊之盟
宋金和议
盟约双方
内容
影响
北宋——辽
南宋——金
宋辽约为兄弟之国,
北宋给辽岁币。
1南宋称臣,给金岁币。
2划定淮水——大散关分界线
1增加了宋朝的负担;
2有利于和平与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澶渊之盟”和“宋金和议”
有什么共同点?
想一想
1.都是在宋朝打胜战的情况下签定的,
2.都是以屈辱的条件换来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都使社会较为安定,南、北方交流密切,有利于双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进步。
辽
西夏
北宋
金
西夏
南宋
北宋
南宋
辽
西夏
金
西夏
想想:
哪些政权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版图里?
课堂小结
金建国:1115年
金灭辽:1125年
金灭北宋1127年
南宋建立
岳飞抗金
宋金议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