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1 第四章: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学案(部分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1 第四章: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学案(部分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28 06:1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靖宇县第一高级中学
高一年级物理学科学案学案类型:
新课
材料序号:
5
编稿教师:
审稿教师:
高一物理组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进一步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
2.
能够从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3.
能够从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二、课前预习
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定义了力: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3、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把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联系起来了。
4、动力学的两类基本情况:Ⅰ、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
,再通过
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Ⅱ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
求出物体的加速度,于是就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

5、对物体进行受力的分解合成处理时,当物体受三个力或三个力以上时优先考虑
法,且优先考虑沿
方向和
方向分解。
三、典型例题
例1、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kg,在
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N。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
例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是
75
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在
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例3、一个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初速为零,先对物体施加一向东的恒力F,历时1秒,随即把此力改变为向西,大小不变,历时1秒钟,接着又把此力改为向东,大小不变,历时1秒钟,如此反复只改变力的方向,共历时1分钟,在此1分钟内(

A.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
B.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
C.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继续向东运动
D.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
例4、质量是3kg的木块,原来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受到8N的阻力后,继续前进9
m速度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来的速度是
m/s,木块作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的时间是
s
四、巩固练习
1、用
30N的水平外力
F,拉一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
20kg的物体,力
F作用
3秒后消失,则第5秒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v
=
7.5
m/s,a
=
l.5m/s2
B.v
=
4.5m/s,a
=
l.5m/s2
C.v
=
4.5
m/s,a
=
0
D.v
=
7.5
m/s,a
=0
2、质量为4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当在4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经过16m时,
速度为16
m/s,
求物体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3、用弹簧秤拉着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
弹簧秤的示数是0.40N.
然后用弹簧秤拉着这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运动,
测得加速度是0.85
m/s2,
弹簧秤的示数是2.10N。这个物体的质量是多大?
4、质量为20kg的物体若用20N的水平力牵引它,刚好能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求:
(1)若改用50N拉力沿与水平方向成37°的夹角向斜上方拉它,使物体由静止出发在水平面上前进2.3m时,它的速度多大?
(2)在前进2.3m时撤去拉力,又经过3s钟,物体的速度多大?
(3)物体总共通过多大位移?(g取10m/s2)
5、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取10m/s2)。
6、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以v=10m/s的速度匀速转动,在传送带B轻放一小物体,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5,AB间距离16m,则
(1)
若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物体从B到A所需时间为多少?
(2)
若皮带逆时针方向转动,物体从A到B所需时间为多少?
靖宇县第一中学
课时训练(必修1)
学生姓名



次作业
科目
物理
时间:
出题教师
作业内容
高一物理专项训练
作业约用时
30分钟
训练知识点: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作业得分
课后练习:
1.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ma中,有关比例系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
B.因为k=1,所以k可有可无
C.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
D.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
2.如图3-2-10所示,一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小车的底板上放一光滑小球,小球通过两根轻弹簧与小车两壁相连,当小车匀速运动时两弹簧L1、L2恰处于自然状态.当发现L1变长L2变短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可能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B.小车可能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C.小车可能向左做匀加速运动
D.小车可能向左做匀减速运动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沿竖直墙壁匀加速向上运动,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已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A.?mg
B.Fcosθ
-mg
C.Fcosθ+mg
D.?Fsinθ
4.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的作用,而且F1>F2,则1施于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
A.F1
B.F2
C.(F1+F2)/2
D.(F1-F2)/2
5.一个木块沿倾角为α的斜面刚好能匀速下滑,若这个斜面倾角增大到β(α<β<90°),则木块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
A.gsinβ
B.gsin(β-α)
C.g(sinβ-tanαcosβ)
D.g(sinβ-tanα)
6.一支架固定在放于水平地面上的小车上,细线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系在支架上,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放在小车上质量为M的A物体跟小车相对静止,如图所示,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Mgsinθ,向左
B.Mgtanθ,向右
C.Mgcosθ,向右
D.Mgtanθ,向左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l的物体,与物体l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

A.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θ
B.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m1g/cosθ
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2一m1)g
D.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2
g
tanθ
7.以24.5m/s的速度沿水平面行驶的汽车上固定一个光滑的斜面,如图所示,汽车刹车后,经2.5s
停下来,欲使在刹车过程中物体A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则此斜面的倾角应为
,车的行
驶方向应向
。(g取9.8m/s2)
8.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是在A、B两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质量分别为mA、mB的物体得出的两个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分析可知( )
A.两地的重力加速度gA>gB
B.mA<mB
C.两地的重力加速度gA<gB
D.mA>mB
9.A、B、C三球大小相同,A为实心木球,B为实心铁球,C是质量与A一样的空心铁球,三球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落下,若受到的阻力相同,则( )
A.B球下落的加速度最大
B.C球下落的加速度最大
C.A球下落的加速度最大
D.B球落地时间最短,A、C球同落地
10.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N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
)(g取为10m/s2)
A.0
B.4m/s2,水平向右
C.2m/s2,水平向左
D.2m/s2,水平向右
11.如图,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的两脚各用750N的水平力蹬着两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他从离地12m高处无初速匀加速下滑2s可落地,则此过程中他的两脚蹬墙的水平力均应等于(
)(g=10m/s2)
A.150N
B.300N
C.450N
D.600N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前3秒由静止开始匀加速,3秒后,力F消失,加速度立即为0,物体匀速,所以5秒末速度仍是3秒末速度,加速度为0。
2、【答案】80N
3、【答案】m=2
kg
【解析】开始匀速时,弹簧秤示数0.4N,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也是0.4N,然后匀加速时拉力变为2.1,但滑动摩擦力大小仍是0.4N,因为仅由μN决定。
4、【答案】(1)2.3m/s
(2)0
(3)4.945m
5、【答案】F
=
1.5×103N
【解析】看受力分析图,运动员与网面接触过程中始终只受两个力:重力、网面对人产生的弹力(竖直向上,不管是人往下压网还是网把人弹到空中的过程,弹力方向均竖直向上)题目又将弹力作为恒力处理,说明人在把网压至最低到网把人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合外力不变,加速度不变。是匀变速运动。先匀减速至0再以同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至离网面。(以竖直上抛为例,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匀变速,没有必要分开解)
思路:先求出人自由下落至网面一瞬间的速度,再求出人被弹出网面时的速度,再用公式即可求出,只是要注意方向的正负。
6、【答案】4s
2s
【解析】
(1)受力分析并正交分解:重力、支持力(垂直于皮带向上)、摩擦力(沿皮带向上,大小为,N大小等于重力沿垂直于皮带方向的分。合外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减去重力没斜面向下的分力(因为N与重力沿垂直于皮带方向的分力相互抵消),再据求得a=2m/s2。物体加速到速度与皮带相同就不再加速,这段时间大小为5S,而5S时物体的位移是25m>16m,说明物体从B到A过程中一直加速,到A点时速度还是小于皮带速度。所以从B到A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据求得t=4s
(2)受力分析并正交分解: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切记: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上,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沿皮带向下的)合外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加重力沿皮带向下的分力。求得合外力大小后算得加速度a=10m/s2
加速到速度相同的时间为1S,物体下滑路程为5m。速度相同时,开始没皮带向下的摩擦力消失,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在这两个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匀速,物体有沿皮带加速下滑的趋势,于是又开始受到沿皮带向上的摩擦力,由于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所以在后16-5=11m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重力向下分力减去摩擦力,求得加速度为2m/s2,剩下位移所有时间为
t=1s
总时间为1+1=2s。
A
B
图3-2-10
θ
F
1
2
F1
F2
θ
A
v
A
θ
B
F
O
a
A
v
F
A
B
N
Gsinθ
Gcosθ
G
f
A
B
N
Gsinθ
Gcosθ
G
f
A
B
N
Gsinθ
Gcosθ
G
f
PAGE
-
3
-
请同学们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