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睡了》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孩子静静地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之情。
学情分析:
“妈妈”,这是一个多么亲切的称呼。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如果说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被长辈们宠溺着的孩子,大多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对于母亲深沉的爱并不能真切地体会。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教育的一篇好文本。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写生字“闭”,了解文中“温柔”、“乏了”等词语的意思,找出“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理解课文内容,深刻感受母爱。
(二)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自主质疑解答,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字里行间母子之间的深切感情。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与实践,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语文知识融入生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爱,理解母子间的母子情深,学会感恩父母、关爱家人。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睡梦中的妈妈”的样子。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中母子间的深切感情,笔尖传情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教学过程:
以“读”引入,初步感知
(00分05秒
~
04分48秒)
“三”读课题。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睡了》,齐读课题。
二读课题:注意听,谁睡了?
三读课题:再听,妈妈怎么了?
小结:朗读,就是这么神奇。同一句话,不同的读法就可以体现不同的意思。下次,你们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来读课题。
回顾旧知。
师生合作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2至4自然段,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读给大家听?
交流总结。
总结睡梦中妈妈的样子: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板书:美丽、温柔、好累。师板书,生书空。
细读文本,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特点
(04分48秒
~
24分22秒)
聚焦“美丽”,体会妈妈之美
电子书聚焦“第二自然段”,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2.学习词语“明亮的”、“弯弯的”。
(1)学习词语
明亮的。
a.出示
明亮的,请读准;
b.
学习文中短语
明亮的眼睛;
c.练习说话:补充短语
明亮的()。
(2)运用前面所教方法,自学词语
弯弯的。
3.随文识字,学写生字“闭”。
(1)出示生字,读准,组词。
(2)观察:如何写好这个字?与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3)交流书写提醒。师范写,生练写。
4.朗读感悟,感受妈妈之美。
(1)妈妈明亮的眼睛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睡在红润的脸上,这个画面很美。谁来读出妈妈的美。生朗读,互相点评。
(2)有一种方法,朗读能体现人的美。男女生比赛读,读出妈妈美美的样子。
(二)聚焦“温柔“,
感受妈妈之柔
1.电子书聚焦“第三自然段”,第三自然段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1)
自主质疑,学生互相答疑。
a.理解“微微地笑着”。(动作演示,比较:“哈哈大笑”
与“
微微地笑着”)
b.
理解“温柔”。(你能用”温柔“说一句话吗?请读第一句。)
2.妈妈眼角都笑弯了,她也许想到了哪些让她感动的事?(带着你的感受,读第三句话。)
3.朗读,也能读出妈妈温柔的样子。师生合作读,轻轻地读这一段。
(三)聚焦”好累“,感受妈妈之不易
1.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睡梦中妈妈好累的句子。提醒:默读就是不发出声音、不指读。
2.交流总结。
妈妈的呼吸那么沉。
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3.从文中找出”妈妈好累“的原因。
(1)出示句子:她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
(2)理解词语:”乏了“。
4.小组合作讨论:请你和小组成员一起交流:妈妈都干了哪些活,才会这么累?
5.联系生活,汇报交流。采用小组代表汇报形式,结合句式“因为……,所以……”进行汇报。
师: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小组1:因为妈妈……
生:所以,她的呼吸那么沉。
小组2:因为妈妈……
生:所以,她乌黑的头发……
小组3:因为妈妈……
生:所以,窗外,小鸟在唱歌……
师生合:她干了好多活……
三.诗歌吟诵,感悟动人母爱
(24分22秒
~
26分48秒)
1.课文内容大变身,句子变“诗歌”。
(1)句子变成诗歌怎么读,谁想来挑战?
睡梦中的妈妈
好累
妈妈的呼吸
那么沉
她乌黑的头发
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2)段落变成“诗歌”形式,配乐读。
2.读完了,此时,你想对妈妈说一句什么话?出示句式:妈妈,谢谢你给我……
四.聚焦感恩,升华父母与孩子间的互爱
(26分48秒
~
36分48秒)
1.观看绘本视频:老师也有话想说,我把想说的话藏在了这本书里,我们一起来看。
2.笔尖传情。
写一写:孩子们,爱要大声说出来,爱还可以用心写出来。完成:妈妈,我想对您说……
3.真情分享。
(1)师巡视,平板拍下学生作品。
(2)生上台分享作品,拍摄微课至班级空间共享。
4.阅读延伸:古今对话,感恩永恒。
孩子们,文字能传递感情。你们的话语中,藏着你们对妈妈真切又动人的爱,而很多年前,有一位诗人,也用一首诗来表达了他对母亲的爱。
师生共读《游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