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2020
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及利用
第4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four
01
自然资源
概念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判断依据:①是否自然形成
②是否对人类有用
举例
水资源
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
庄稼
钢材
分类
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
(1)可再生资源
特点
水资源
森林资源
有哪些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生物
阳光
空气
水
举例
(2)非可再生资源
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更新,也不能再生
特点
煤炭资源
矿产资源
有哪些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非金属矿产
石油
石墨
化石燃料
金属矿产
煤
金矿
举例
four
02
水资源
水资源的含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组成
江河水
淡水湖泊水
高山积雪
冰川
地下水
地球上97.5%的水都是咸水,淡水只占2.5%,淡水之中的68.7%以冰川和永久积雪的形式存在。
淡水资源的来源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哪里?
大气降水
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陆地
海洋
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贫乏
径流量衡量水资源的多寡
我国水资源特点
总量很大,人均少
人均占有量排在第121位
时间分配不均匀
降水
我国水资源分布
空间分布不平衡
影
响
表
现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
时间分布不均匀
长江径流量季节变化
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
①夏秋多,冬春少
回忆
河流径流量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
水旱灾害频繁
同一年内春季发生旱灾夏季发生洪灾
表
现
黄河径流量年际变化
②年际变化大
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也很大
连续几年丰水或连续几年枯水
表
现
降水过多成灾
降水过少成灾
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连续几年丰水或连续几年枯水。
措施:修建水库
长江三峡工程
黄江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中国径流带分布
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空间分布不平衡
(2)水土匹配不合理
20%
40%
80%
60%
造成的结果:对农业生产不利
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
河川径流量约占全国
长江流域及以南
长江流域以北
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措施: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把长江水系的水引入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东中西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西线需要开凿隧道
黄河以北基本自流
基本自流
引黄济青工程
把滦河水调到海河水系,供应天津用水
把黄河水引入青岛
引滦入津工程
再生水也叫中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什么是再生水?
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农业:
①变漫灌为喷灌、滴灌
②选择耐旱、耗水少的作物
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工业:
①工业用水重复循环使用
②降低生产耗水,提高使用效率
③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生活:
①生活一水多用
②推广节水用具
③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2020
第一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第4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four
01
土地资源
https://www.wps.cn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难以利用土地
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
建设用地:城乡建设、交通用地和工矿用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冰川、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沙漠等
江南水田插秧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秦岭-淮河以南
东北平原的耕地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秦岭-淮河以北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的草原
草原和草地
分布在半干旱区
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樟子松
海南岛热带季雨林
林地
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
南方林区
甘肃敦煌附近的戈壁荒漠
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分布在干旱区
难以利用土地——新疆、内蒙古、青藏地区的荒漠
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
沙漠
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难以利用土地——新疆、内蒙古、青藏地区的荒漠
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中国土地资源特点
土地资源的特点:
②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2
2
2
土地类型
面积
(万千米 )
世界地位(第几位)
中国人均(米 )
世界人均(米 )
总面积
耕地
林地
草地
④
后备耕地资源短缺。
③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four
02
农业
畜牧业
渔业
主要农业部门
种植业
林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的原则
(1)宜粮则粮
雨热同期
利于耕作,是主要的种植业区
土壤肥沃
气候温暖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旱地
南、北方农业差异明显
秦岭
淮河
湿热多雨
水田
水稻
降水少,气温低
小麦、棉花
北
方
南
方
主要农作物产地
作物
生长习性
主要分布区
甘蔗
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华南、四川盆地、广西产区
甜菜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花生
喜温干燥,砂质土壤
黄淮地区,其中山东、河南为最大产区
油菜
生长期长,既喜温暖,也能耐寒
长江流域为最大产区
棉花
喜温好光,适合深厚疏松的土壤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新疆南部
(2)宜林则林
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保持水土
东部的山地地区
我国三大林区
因地制宜的原则
最大天然林
第二大天然林
人工林区
牧草生长良好,草地广布,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
(3)宜牧则牧
我国四大牧区
因地制宜的原则
三河马
新疆细毛羊
伊犁马
蒙古羊
藏山羊
藏绵羊
牦牛
图中①~④四地的自然环境各不相同,①地坡度较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②地地势起伏较小,牧草茂盛;③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④地有宽广的水域。
思考:为了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四地应该如何发展农业生产?
生产什么好?
林业
渔业
种植业
畜牧业
农业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袁隆平与他的杂交水稻
无土栽培
在坡度大的山坡上种植作物,雨水会将这些疏松的表土冲走,造成水土流失。
危机一:水土流失
https://www.wps.cn
危机二:土地荒漠化
由于人们砍伐树木,开垦草地,导致土地表层土壤疏松。当大风乱来时,土壤表面颗粒易被卷走,造成土地荒漠化。
危机三:土地盐碱化
由于不合理灌溉等原因,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或不能生长。
危机四:乱占耕地
城市建设、工业区建设、农村宅基地建设等占用了大量耕地,致使我国耕地逐年减少。
土地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不少于18亿亩,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A
B
1.右图反映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种植业
B.牧业
C.渔业
D.林业
2.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是由于我国
( )
A.
山地多,平地少
B.
人均土地资源量少,耕地的人均量更少
C.
后备资源不足,可垦荒地不多
D.
各种类型的土地少
课堂练习
3.关于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山区适宜林业的地方发展林业
B.在有江河湖泊水域的地方发展渔业
C.在平原有水源的地方发展畜牧业
D.农业生产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4.不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有效途径的是( )
A.保护天然林木和草场
B.控制交通发展,少占耕地
C.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
D.营造防护林,建设人工草场
C
B
课堂练习
5.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方法是( )
A.坚决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
基本国策
B.将陡坡地开垦为梯田
C.占用耕地扩大城市规模
D.在草场上无限扩大放牧量,以求畜牧业的发展
6.小明的家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从自然条件考虑,他的家乡最适宜发展(
)
A.畜牧业
B
.林业
C.
渔业
D.种植业
A
D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