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28 17:2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目标
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适应环境
每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瓶子树生长在雨季短(萌出少量新叶),干旱时间长(落叶),其根系发达,雨季到来以后,一般一颗大树可贮水2t多,犹如一座绿色的水塔。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度时才会出汗
(减少水分的散失)
(这是动物对干旱的适应)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可以吸收地下的水分)
(这是植物对干旱的适应)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
(起到保温的作用)
(这是动物对寒冷的适应)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长期受一侧风向的作用)
(这是树对风的适应)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思考:野鸭的蹼、猫头鹰和啄木鸟的爪,分别适应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野鸭的蹼脚适合沼泽、湖泊等湿地环境。
猫头鹰的长而弯曲的利爪,用于猎杀。
啄木鸟的爪适宜树栖生活,用于抓牢树干。
上图:
北极狐
生活于寒带地区
下图:大耳狐
生活于非洲炎热地区
思考:
仔细观察它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
这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叶变成刺状,减少蒸腾,肉质茎贮存水分,适于干旱环境
思考:仙人掌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通过以上图片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物必须
环境
适应
猛兽和猛禽如何利于捕食?
有锐利的牙齿(或喙)和爪
被捕食的生物如何防御敌害
2、适应的普遍性
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保护色
螽(zhong)斯
体色与环境色彩一致,便于隐藏、捕食
特点:有利于保护自己,逃避敌害
隐蔽色
拟态
兰花螳螂
枯叶蝶
竹节虫
特点:有利于保护自己、逃避敌害
形态、行为模拟另一种生物
它的形状、外表与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警戒色
狮子鱼
毒箭蛙
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比较
概念
特点
作用
代表
保护色
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
不易识别
避敌或捕食
雷鸟、蝗虫


形状、色泽斑与生物非生物相似
不易识别
避敌或捕食
竹节虫、
兰花螳螂
警戒色
恶臭、毒刺、鲜艳色彩斑纹
易识别
预警自我保护
黄蜂、毒箭蛙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而是相对的,当环境改变到一定的程度,它们也会不适应。
雷鸟能完全适应它生活的环境吗?
3.生物的相对性
它们的各自都生活在什么环境下?把它们的栖息地互换可以吗?为什么?
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
都有着一定的耐受范围,有利于生存。
①测量地点
裸地
草地
灌木丛
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竟?实验
测量不同植被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无植物
有植物,矮小
植物高、茂密、占据空间大
植物
同一时间
空气湿度最大,草地次
之,
空气湿度
最小。
灌木丛
裸地
时间
裸地(平均值)
草地(平均值)
灌丛(平均值)
早上
44%
54.3%
59.3%
中午
16%
30.3%
39%
晚上
45%
64.7%
70%
得出结论:
同一地点,
湿度最大,
湿度最小。
晚上
中午
得出结论:
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温度)有影响.
植物影响环境
时间
裸地(平均值)
草地(平均值)
灌丛(平均值)
早上
44%
54.3%
59.3%
中午
16%
30.3%
39%
晚上
45%
64.7%
70%
蚯蚓疏松泥土
(使土壤有空气)
动物
屎壳郎可以清除动物粪便,改良土壤
澳大利亚成群的兔子破坏了农田和草场,不得不用病毒来控制兔子的数量
草原野鼠在草原上打洞,以草籽草根为食,使得草原土地塌陷,沙化。
动物影响环境
有利
有害
微生物
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
动植物遗体
微生物分解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微生物影响环境
森林砍伐
沙尘暴
土地沙化
过度放牧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一、适应的普遍性:
二、适应的相对性:
1、植、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2、生物外形适应特征举例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1、适应
不适应
2、原因:环境多变,遗传物质相对稳定
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每种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
2、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课堂练习:
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B.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不利的
C.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D.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2.
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
)生活的适应。
A.
沙漠
B.
水中
C.
陆地
D.
空中
3.
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下列各项中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最大的是(
)。
A.
可生殖范围
B.
可生存范围
C.
可生长范围
D.
一样大
C
B
B
4.
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
A.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生物能改变环境
C.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D.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
5.
猫头鹰有利爪与(
)生活相适用。
A.飞行
B.草食性
C.肉食性
D.陆地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