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南方地区的位置、围、地形特征。
2.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了解红土地的成因。
3、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解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的位置、围、地形特征。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教学难点:
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出示南方地区的图片,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红土地
香蕉园
水田
山水
(二)新授
知识点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围南方地区位于
一
以南,
以东,南临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
,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
和
为主,东部交错分布着
、
和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
和
。3.气候(1)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
纬度地区,属于
带和
带。
(2)南方地区最热月气温在
之间,最冷月气温在
以上。受
的影响,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
、
气候。本区的气候特征
。(3)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覆盖着
(植被类型)。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
”。知识点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地形条件:平原地区,
,
,
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
和
。
(2)气候条件:南方地区气候
,发展农业的
条件优越,耕地多为
。
2.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其分布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油料作物是
,主要水果有
、
、
;除此之外,南方的农作物还有
、
、
、
等。3.合作交流莲藕、椰子、竹笋是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根据下面的资料,完成连线,并解释原因。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1)疑点、难点、分歧点(2)知识归纳总结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探究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一月份0℃等温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2.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山地和丘陵为主
B.平原和盆地为主C.盆地和高原为主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3.我国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海峡”是指()
A.琼州海峡
B.朝鲜海峡
C.海峡
D.渤海海峡4.关于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同时受到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
C.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D.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寒潮5.下列景观属于南方地区的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草原
D高山草甸二、综合题读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地形区:A
,B
,C
。山脉:D
,E
。图中F为
(河流),其入海处是
。我国的
市(直辖市),该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
。该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粮食作物是
。【拓展创新】请你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分析将此种作物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