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非选择题集中测试卷
1.读图,回答问题。
(1)为什么图(a)中说“八股之害”比秦朝“焚书坑儒”的危害还要大?
(2)图(b)中的军机大臣在什么机构中工作?这一机构是哪一皇帝在位时设立的?它的设立有什么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明清时期还采取了哪些强化皇权的措施。
2.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从开放走向闭关,这也是明清充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材料一是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线图,请你写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郑和?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材料三 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以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后来……清政府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3)材料二体现了乾隆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行这项政策的真正目的。
(4)结合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外交往。
3.中国要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还必须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黄老师以“文化自信”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 【设计方案——体会文化自信】
(1)下面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一条游学线路,请你简述理由。
线路:成都杜甫草堂→济南辛弃疾纪念馆→北京曹雪芹纪念馆
任务二 【情境再现——了解文化魅力】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朝统治下极端黑暗、残酷、混乱的中国社会。《窦娥冤》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主人公的悲剧形象,使其成为元朝被压迫、被剥削妇女的代表,成为元朝社会底层善良、坚强、勇于反抗的妇女典型。
(2)你能从上面的情境中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任务三 【图片比较——呈现文化价值】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下列两幅图片的主人公源于哪些文学作品,作者是谁?两部作品有何相同点?
任务四 【回顾历史——解读文化内涵】
(4)下面一组图片从不同领域见证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请据此谈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清朝对A地实行有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2)清朝时B发生什么叛乱?对该地实行了怎样的管辖?
(3)写出清朝对C地的管理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5.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共同探究。
步骤一:中华民族一家亲
拉萨市大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拉萨市西藏人民会堂前的广场上的“民族团结宝鼎”(青铜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2001年中央政府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的,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从“唐蕃会盟碑”到“民族团结宝鼎”,历史就此跨越了一千多年。人们在历史中见证了汉藏人民团结友好的事实,同时也见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不容置疑与更改的事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说唐与吐蕃交往的重要史实。
(2)举出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重大措施。
(3)透过汉藏关系史,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
(4)根据材料,指出“唐蕃会盟碑”与“民族团结宝鼎”所包含的相同意义。
步骤二:对外交往促发展
材料一 “郑和崇拜”并非形成于中国本土而是形成于东南亚。在东南亚,流传着许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如郑和在当地建清真寺、教导当地人斋戒、传播回教等文化的传说;郑和与印尼巴厘岛的荔枝、花生、白葱等种植的传说。此外,还有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郑和鱼”、郑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风”习俗等。
材料二 近年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问题成为一大国际公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践行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国可派遣军队打击海盗的决议,派遣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此举被称为新一代的“郑和下西洋”。
(5)根据材料一中郑和的活动,分析“郑和崇拜”形成于东南亚的原因。
(6)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郑和远航最值得我们纪念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7)中国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的目的是什么?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人民擅自出海贸易。统一台湾后,开放了四个港口对外通商……后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广州一地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政策?
(3)说说清朝实行这一政策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7.读图,回答问题。(1)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有什么壮举?该壮举始于哪年?
(2)图一人物的壮举有什么重大意义?
(3)图二、图三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4)图二、图三中的人物在反侵略方面有什么重大贡献?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两个人物?
8.清朝前期,国力比较强盛,清朝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
材料一: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材料二: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
材料三: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右图)
(1)材料一中“康熙二十二年”是哪年?“讨平之”指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讲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3)材料三中,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什么封号?后来,清朝哪位皇帝册封五世班禅?封号是什么?
(4)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台独”势力有所抬头。面对分裂祖国的行径,你最想说什么?
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灿烂辉煌。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1)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①这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使四川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②这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③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筑的万里长城。
(1)栏目一的三段材料分别是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三项建筑?
【栏目二】辉煌的文学艺术
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过程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
(2)“它”指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部小说,作者是谁?你对“它”作何评价?
【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3)分别写出栏目三三幅图片中人物的代表性著作。
(4)综合上述三个栏目的内容及相关问题,你有何认识?
10.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强化。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明朝、清朝的建立者分别是谁?
(2)为进一步强化皇权,明朝废除哪个中央官职?清朝在中央增设什么机构?始于哪位皇帝?
(3)为加强思想控制,明朝、清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共同危害?
(4)明清时期,我国历史发展显著的社会特征是什么?
1.(1)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2)军机处。雍正帝。使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3)废除丞相制度;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大兴文字狱等。
2.(1)提升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3)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犯,巩固自己的统治。
(4)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只有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言之有理即可)
3.(1)杜甫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辛弃疾是我国南宋著名词人,诗词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曹雪芹是我国古典文学最高成就《红楼梦》的作者,是中国明清小说的典型代表。他们都是我国不同时代的文学代表人物,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学的源远流长和光辉灿烂。
(2)《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窦娥冤》原型取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窦娥冤》揭露了元朝的残暴统治。
(3)图(a)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图(b)是《西游记》。罗贯中;吴承恩。都属于明清小说的典型代表。
(4)图(a)云冈石窟是我国雕塑艺术的典型代表;图(b)故宫是我国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图(c)《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典型代表。它们均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成就,我们应该为之自豪,也要不断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4.(1)顺治帝册封西藏宗教首领“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另一个西藏宗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行使主权的制度化、法律化。
(2)大小和卓叛乱;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事务。
(3)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4)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5.
(1)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正式会盟并建立会盟碑。
(2)建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设立驻藏大臣。
(3)战与和交织,但以和为主。
(4)促进了汉藏人民的交往和友谊,使汉藏人民关系日益密切等。
(5)①传播宗教文化、风俗习惯;②指导当地百姓从事生产;③影响当地的生活习俗。
(6)其开放意识及其作用最值得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7)打击海盗,维护世界和平。
6.(1)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
(2)闭关锁国政策。
(3)正面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负面影响: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7.(1)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年。
(2)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3)戚继光和郑成功。
(4)戚继光取得抗倭斗争的胜利;郑成功收复台湾。他们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
8.(1)1683年。清军攻取台湾,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2)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伊犁将军。
(3)达赖喇嘛。康熙帝。班禅额尔德尼。
(4)包括台湾、西藏、新疆在内的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企图分裂祖国、制造民族矛盾的行径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9.(1)都江堰、北京城和长城。
(2)《红楼梦》。曹雪芹。《红楼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3)《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
(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杰出的科技成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10.(1)朱元璋、皇太极。
(2)丞相。军机处。雍正帝。
(3)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影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