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闯关冲刺
主题二十四
封建时代的欧洲
(解析版)
【考点闯关】
考点1:基督教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
【例1】(2019年湖南怀化)诞生于公元1世纪左右,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人们只要信奉耶稣,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的宗教是(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生活在这里的古代犹太人,多次反抗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起义遭到血腥镇压。人民把希望寄托于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生。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宣扬人们只要信奉耶稣,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故C符合题意;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与耶稣无关,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例2】(2019年湖南长沙)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
)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C.国王与下属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与下属的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的关系,故C正确。查理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相当,故排除A项。查理在位时,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故排除B项。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的雏形,故排除D项。故选C。
【举一反三】
1.(2019年湖南邵阳)2019年4月15日,法国______重要活动场所巴黎圣母院失火。值得欣慰的是巴黎圣母院祭坛、十字架和耶稣的荆棘王冠等珍贵文物幸免于难。文中空格处应为(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19年4月15日下午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内部严重受损宛如炼狱。和该报道中建筑相关的宗教是基督教。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基督)教堂,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上中的一个岛上。它始建于12世纪中期,前后用了180多年时间才全部建成,是法国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被誉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雨果把它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2019年海南)这是一套独特的仪式,即臣服礼。封臣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这一仪式在11世纪普遍存在于
(
)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西欧
D.日本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欧中世纪有封君封臣制度,这其中一个仪式是行臣服礼,故C符合题意。东罗马帝国实行军区制;阿拉伯帝国实行伊斯兰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日本以前实行过幕落体制,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2:西欧庄园
西欧中世纪城市
欧洲的早期大学
【例3】(2019年山东潍坊)下图是英国庄园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林地与荒地归领主直接经营
B.领主土地的收入归庄园所有
C.佃户不需要耕种领主的领地
D.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庄园内领主直接经营的是直领地,领主土地收入归领主所有,佃户要为领主提供劳役服务,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D项符合题意;11世纪以后,欧洲大量的林地、荒地等被开发,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A项不合题意;领主的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B项不合题意;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领主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D。
【例4】(2019年山西)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这段话表明城市里人民是自由的,“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例5】(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
A.行会
B.教会
C.庄园
D.大学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新气象,大学出现,它被称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故D符合题意。行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手工业组织,教会在欧洲中世纪控制思想和文化,庄园是欧洲中世纪的一种农业经济组织,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举一反三】
3.(2019年江苏盐城)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由此可知西欧庄园(
)
A.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B.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C.其产品主要是用来对外贸易的
D.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答案】D
【解析】根据“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它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2019年江西)“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可知,此内容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西欧城市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5.(2019年湖南衡阳)2018年5月,首届中英人工智能对话会议在英国剑桥大学举行,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预测与社会影响”。该大学办于1209年,历史悠久。请问在中古时期与其齐名的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是(
)
A.巴黎大学
B.莫斯科大学
C.牛津大学
D.纽约大学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是牛津大学。许多西欧城市挣脱了领主与都会的束缚,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城市自由和自治环境,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日益繁荣,一些大学校建立起来。它们就是后来欧洲大学的前身。在西欧古老的大学中,以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最为著名。牛津大学创办于1168年,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法国的大学,B项是俄罗斯的大学,D项是美国的大学。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考点3:拜占廷帝国
《罗马民法大全》
【例6】(2019年江苏南京)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正确的是(
)
①罗马帝国的分裂②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③拜占庭帝国灭亡④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亚历山大帝国由亚历山大大帝开创,亚历山大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从而得出②①④③为正确选项,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例7】(2019年山东青岛)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对帝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权利法案》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举一反三】
6.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廷帝国
【答案】D?
【解析】依据已学史实可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首都是罗马,于公元476年灭亡。君士坦丁堡是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廷帝国的都城。ABC和题文的君士坦丁堡无关,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是正确的。
7.(2019年湖北黄冈)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
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故C符合题意;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考点冲刺】
选择题:
1.(2019年黑龙江龙东)公元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宣扬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B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可知,公元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宣扬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的宗教是基督教。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B项符合题意;佛教公元前6世纪,诞生在古代印度,排除A项;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排除C项;东汉末年道教诞生于中国,排除D项。故选B。
2.(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解读下边的示意图,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是(
)
A.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B.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就不能改变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
D.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C符合题意;封臣只对自己的封君负责,只承担自己封君的赋税、义务兵役,而不是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A不符合题意;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但封君封臣关系会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不能体现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19年江苏常州)《法国通史简编》的作者认为,古代法兰克人的继承制度是诸子平分土地。下列文献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凡尔登条约》
D.《人权宣言》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结条约,即《凡尔登条约》。将查理曼帝国分为三个部分,长子洛塔尔从北到北海、从莱茵河下游的南部到意大利中部的一片土地,被称为法兰克王国。C项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A项;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时,把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了《查士丁尼法典》。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中颁布了《人权宣言》,是指导革命的纲领。排除D项。故选C。
4.(2019年辽宁沈阳)每个佃户须为自己分得的份地,付出一定租金和税款。在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须为领主工作,还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虽然领主和佃户属于分隔很大的社会阶级,但是他们都是基督徒。遇到基督盛会,特别是圣诞节和复活节,所有居民都要到教堂聚会。上述场景发生在(
)
A.古希腊城邦
B.古罗马城邦
C.中古西欧庄园
D.中古日本庄园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每个佃户……都是基督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场景发生在中古西欧。中世纪时,在西欧各地盛行庄园经济。庄园是这个时期西欧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庄园生产者主要是农奴,此外还有自由佃户、雇工和奴仆等。农奴除耕种自己的份地外,还须无偿地为领主耕种自营地。农奴大部分时间要为领主劳动,一般每周3—4天,农忙时增加。农忙时必须优先完成领主自营地的耕作义务,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2019年湖南益阳)封建庄园制度盛行是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下列对庄园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平民
B.大学主宰了庄园中西欧人的精神生活
C.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D.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立了相对稳定的种姓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故C正确。庄园的主要劳动者是农奴,故排除A项。教会主宰了庄园中西欧人的精神生活,故排除B项。种姓制度是印度的一种制度,故排除D项。故选C。
6.(2019年甘肃定西)《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
)
A.公民陪审法庭
B.庄园法庭
C.元老院
D.公民大会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2019年广东)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8.(2019年云南昆明)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方式在中世纪的西欧乡村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当时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它是(
)
A.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奴隶制种植园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西欧中世纪乡村一种新的(典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9.(2019年湖南株洲)某学校准备组织部分学生去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游学,他们应该去(
)
A.伦敦大学
B.诺丁汉大学
C.牛津大学
D.剑桥大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津大学最早成立于1167年,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诺丁汉大学成立于1881年;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2019年湖南郴州)University
of
Cambridge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大学,它成立于公元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械斗而从University
of
Oxford逃离出来的老师建立的。英文Cambridge发音“坎布里奇”,bridge是桥的意思,Cam在闽粤方言中音如“剑”。这所大学是(
)
A.巴黎大学
B.牛津大学
C.博洛尼亚大学
D.剑桥大学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bridge是桥的意思,Cam在闽粤方言中音如“剑”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所大学是剑桥大学。许多西欧城市挣脱了领主与都会的束缚,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城市自由和自治环境,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日益繁荣,一些大学校建立起来。它们就是后来欧洲大学的前身。在西欧古老的大学中,以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最为著名,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1.判断正误:(2019年湖南怀化)剑桥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
)
【答案】错误。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是牛津大学,故本题说法错误。
12.(2019年广东深圳)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处应该填写(
)
A.城市的兴起
B.农业的发展
C.科学的进步
D.教育的普及
【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故选A。
13.(2019年四川宜宾)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
)
A.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
B.教皇鼓励市民自治
C.城市完全摆脱领主控制
D.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十一世纪西欧各国的城市的兴起,形成了市民阶级。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对瓦解西欧的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A符合题意;教皇鼓励市民自治不是材料中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B不符合题意;城市完全摆脱领主控制说法绝对,C不符合题意;早期资产阶级出现是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的过程中的事件,不是主要的体现,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2019年贵州安顺)大学是培养高等专业人才的学校,又是学术研究的场所。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哪些属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
①巴黎大学
②哈佛大学
③牛津大学
④博洛尼亚大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博洛尼亚大学都属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①③④符合题意;哈佛大学是美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其诞生于1636年,不属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②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2019年河南)西欧中世纪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大多是外来人口,几乎不享有城镇的任何政治和民事权利,他们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材料强调了“同乡会”或行会(
)
A.维护学生和老师的权益
B.联络同乡之间的友谊
C.开展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D.完全脱离教会的控制
【答案】A
【解析】西欧中世纪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大多是外来人口,几乎不享有城镇的任何政治和民事权利,他们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材料强调
了“同乡会”或行会维护学生和老师的权益。题干材料强调了“他们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故选A。
16.(2019年湖南张家界)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学校不属于欧洲的是(
)
A.博洛尼亚大学
B.巴黎大学
C.牛津大学
D.岳麓书院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属于欧洲的是岳麓书院;因为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院。博洛尼亚大学位于意大利;巴黎大学位于法国;牛津大学位于英国,它们都属于欧洲大学,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2019年山东日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其中,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的花朵”的是(
)
A.欧洲大学兴起
B.英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C.德国开始推行教育改革
D.法国开设政府自助中等学校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的花朵”。故A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18.(2019年湖南常德)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城市有关知识的认识。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市民。城市市民为争取自治权展开与封建主的斗争。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例子。所以题文中的“政治权利”是指城市自治权,故正确答案是A。
19.(2019年浙江衢州)2019年4月15日,象征法兰西文明的标志性古迹发生火灾,许多珍贵文物遭到毁坏。该古迹是(
)
A.巴黎圣母院
B.克里姆林宫
C.五角大楼
D.议会大厦
【答案】A
【解析】2019年4月15日,象征法兰西文明的标志性古迹发生火灾,许多珍贵文物遭到毁坏。该古迹是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天主教大教堂,位于巴黎塞纳河畔,巴黎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它以匀称的结构和美观的外形闻名于世。整个建筑由三座殿堂组成,正面高耸的尖塔呈现出鲜明的哥特式建筑特点,被雨果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故选A。
20.(2019年吉林节选)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法律文献名称。
(3)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答案】(3)《罗马民法大全》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21.(2019年湖北宜昌)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其名称为(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新法典》
D.《拿破仑法典》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其名称为《查士丁尼法典》。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B。
二、综合题:
22.(2019年湖南张家界节选)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多样的人类文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文明因“长期自我封闭,走向衰落”的典型事例。请你概括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我们应怎样对待多样的人类文明?
【答案】(2)拜占廷帝国的衰落(或清帝国的衰落);文明交流的方式:暴力冲突和和平交流;事例:暴力冲突——如亚历山大东征;和平交流——如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应该以开明、尊重、平等、包容的态度对待人类文明。(有理即可)
【解析】(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明因“长期自我封闭,走向衰落”的典型事例,如清帝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衰落。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有暴力冲突和和平交流;如,暴力冲突——如亚历山大东征;和平交流——如阿拉伯数字的传播。我们应该以开明、尊重、平等、包容的态度对待人类文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庄园领地上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其设施除了领主住宅与农奴房舍之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等。庄园内最肥沃的田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剩下的地是农奴的生活来源。农奴还需上缴家禽、鸡蛋、肉、酒等实物地租,向领主交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这些属劳役地租。有时为了调整庄园内部关系还设立庄园法庭。
(1)中世纪欧洲庄园的土地分为“直领地”和“份地”两部分,请你解释什么是“直领地”,
什么是“份地”。庄园中的牧场、森林属于什么地?什么人可以使用?
(2)农奴是如何在领主直领地上定期无偿耕作的?农奴要向领主交纳哪几类地租?
(3)庄园法庭的设立说明西欧的庄园具有什么权?什么人主持庄园法庭?庄园法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1)庄园中一部分土地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2)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和劳役地租三类。
(3)司法权。领主或他的管家。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当时的城市规模不大,一般围有城墙和供守望用的城堡。……”
材料二
?
10世纪西欧主要城市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条件有哪些?
其中市民为争取自治权斗争的典型例子发生在哪个国家?
(3)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有何意义??
【答案】①城市复兴
②商品经济活跃
③市民阶层需要
④教会支持
法国。
①
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②政治方面: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③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后来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解析】依据材料“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城市复兴、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需要、教会支持是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条件。
依据所学可知,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其中,法国的琅城起义是最典型的例子。
(3)依据所学可知,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具有意义,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政治方面: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后来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25.欧洲在近代成为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产生了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近代文明,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然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和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材料三:
教皇加冕国王
材料四: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的移居于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结构特点的改革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4)材料一、三分别反映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社会制度的出现。
【答案】
(1)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必须保护封臣。
(2)查理。查理成为“罗马人的皇帝”,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3)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4)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闯关冲刺
主题二十四
封建时代的欧洲
(原卷版)
【考点闯关】
考点1:基督教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
【例1】(2019年湖南怀化)诞生于公元1世纪左右,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人们只要信奉耶稣,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的宗教是(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例2】(2019年湖南长沙)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
)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C.国王与下属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举一反三】
1.(2019年湖南邵阳)2019年4月15日,法国______重要活动场所巴黎圣母院失火。值得欣慰的是巴黎圣母院祭坛、十字架和耶稣的荆棘王冠等珍贵文物幸免于难。文中空格处应为(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2019年海南)这是一套独特的仪式,即臣服礼。封臣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这一仪式在11世纪普遍存在于
(
)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西欧
D.日本
考点2:西欧庄园
西欧中世纪城市
欧洲的早期大学
【例3】(2019年山东潍坊)下图是英国庄园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林地与荒地归领主直接经营
B.领主土地的收入归庄园所有
C.佃户不需要耕种领主的领地
D.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
【例4】(2019年山西)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例5】(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
A.行会
B.教会
C.庄园
D.大学
【举一反三】
3.(2019年江苏盐城)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由此可知西欧庄园(
)
A.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B.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C.其产品主要是用来对外贸易的
D.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4.(2019年江西)“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5.(2019年湖南衡阳)2018年5月,首届中英人工智能对话会议在英国剑桥大学举行,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预测与社会影响”。该大学办于1209年,历史悠久。请问在中古时期与其齐名的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是(
)
A.巴黎大学
B.莫斯科大学
C.牛津大学
D.纽约大学
考点3:拜占廷帝国
《罗马民法大全》
【例6】(2019年江苏南京)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正确的是(
)
①罗马帝国的分裂②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③拜占庭帝国灭亡④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例7】(2019年山东青岛)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对帝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权利法案》
【举一反三】
6.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廷帝国
7.(2019年湖北黄冈)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
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中考冲刺】
选择题:
1.(2019年黑龙江龙东)公元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宣扬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解读下边的示意图,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是(
)
A.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B.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就不能改变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
D.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3.(2019年江苏常州)《法国通史简编》的作者认为,古代法兰克人的继承制度是诸子平分土地。下列文献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凡尔登条约》
D.《人权宣言》
4.(2019年辽宁沈阳)每个佃户须为自己分得的份地,付出一定租金和税款。在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须为领主工作,还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虽然领主和佃户属于分隔很大的社会阶级,但是他们都是基督徒。遇到基督盛会,特别是圣诞节和复活节,所有居民都要到教堂聚会。上述场景发生在(
)
A.古希腊城邦
B.古罗马城邦
C.中古西欧庄园
D.中古日本庄园
5.(2019年湖南益阳)封建庄园制度盛行是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下列对庄园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平民
B.大学主宰了庄园中西欧人的精神生活
C.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D.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立了相对稳定的种姓制度
6.(2019年甘肃定西)《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
)
A.公民陪审法庭
B.庄园法庭
C.元老院
D.公民大会
7.(2019年广东)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8.(2019年云南昆明)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方式在中世纪的西欧乡村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当时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它是(
)
A.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奴隶制种植园
9.(2019年湖南株洲)某学校准备组织部分学生去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游学,他们应该去(
)
A.伦敦大学
B.诺丁汉大学
C.牛津大学
D.剑桥大学
10.(2019年湖南郴州)University
of
Cambridge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大学,它成立于公元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械斗而从University
of
Oxford逃离出来的老师建立的。英文Cambridge发音“坎布里奇”,bridge是桥的意思,Cam在闽粤方言中音如“剑”。这所大学是(
)
A.巴黎大学
B.牛津大学
C.博洛尼亚大学
D.剑桥大学
11.判断正误:(2019年湖南怀化)剑桥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
)
12.(2019年广东深圳)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处应该填写(
)
A.城市的兴起
B.农业的发展
C.科学的进步
D.教育的普及
13.(2019年四川宜宾)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
)
A.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
B.教皇鼓励市民自治
C.城市完全摆脱领主控制
D.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14.(2019年贵州安顺)大学是培养高等专业人才的学校,又是学术研究的场所。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哪些属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
①巴黎大学
②哈佛大学
③牛津大学
④博洛尼亚大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2019年河南)西欧中世纪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大多是外来人口,几乎不享有城镇的任何政治和民事权利,他们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材料强调了“同乡会”或行会(
)
A.维护学生和老师的权益
B.联络同乡之间的友谊
C.开展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D.完全脱离教会的控制
16.(2019年湖南张家界)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学校不属于欧洲的是(
)
A.博洛尼亚大学
B.巴黎大学
C.牛津大学
D.岳麓书院
17.(2019年山东日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其中,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的花朵”的是(
)
A.欧洲大学兴起
B.英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C.德国开始推行教育改革
D.法国开设政府自助中等学校
18.(2019年湖南常德)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19.(2019年浙江衢州)2019年4月15日,象征法兰西文明的标志性古迹发生火灾,许多珍贵文物遭到毁坏。该古迹是(
)
A.巴黎圣母院
B.克里姆林宫
C.五角大楼
D.议会大厦
20.(2019年吉林节选)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法律文献名称。
(3)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1.(2019年湖北宜昌)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其名称为(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新法典》
D.《拿破仑法典》
二、综合题:
22.(2019年湖南张家界节选)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多样的人类文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文明因“长期自我封闭,走向衰落”的典型事例。请你概括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我们应怎样对待多样的人类文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庄园领地上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其设施除了领主住宅与农奴房舍之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等。庄园内最肥沃的田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剩下的地是农奴的生活来源。农奴还需上缴家禽、鸡蛋、肉、酒等实物地租,向领主交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这些属劳役地租。有时为了调整庄园内部关系还设立庄园法庭。
(1)中世纪欧洲庄园的土地分为“直领地”和“份地”两部分,请你解释什么是“直领地”,
什么是“份地”。庄园中的牧场、森林属于什么地?什么人可以使用?
(2)农奴是如何在领主直领地上定期无偿耕作的?农奴要向领主交纳哪几类地租?
(3)庄园法庭的设立说明西欧的庄园具有什么权?什么人主持庄园法庭?庄园法庭起到了什么作用?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当时的城市规模不大,一般围有城墙和供守望用的城堡。……”
材料二
?
10世纪西欧主要城市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条件有哪些?
其中市民为争取自治权斗争的典型例子发生在哪个国家?
(3)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有何意义??
25.欧洲在近代成为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产生了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近代文明,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然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和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材料三:
教皇加冕国王
材料四: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的移居于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结构特点的改革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4)材料一、三分别反映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社会制度的出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主题二十四
封建时代的欧洲
基督教
拜占庭帝国
法兰克王国
《查士丁尼法典》开始
法兰克王国对土地
查理曼帝国
西欧城市
大学
拜占庭
诞生
建立
建立
编纂
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分裂
兴起
兴起
帝国灭亡
1世纪
395年
481年
529年
8世纪前期
843年
10世纪起
12世纪
1453年
考点1:基督教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
【2011】版课标·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中考预测】·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考点解读】
基督教的兴起
兴起地点
1世纪时,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概况
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教义
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传播
从罗马境内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传播到欧洲和亚非等地,新航路开辟后,传入美洲等地
法兰克王国
建立时间
481年
建立者
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克洛维统治时期
统治措施
(1)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2)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取得了罗马教会、信仰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影响
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封君与封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背景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
内容
封君将土地赐给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
权利义务
(1)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2)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3)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结果
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特点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查理曼帝国
查理继位
8世纪
查理时期法兰克王国的扩张
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查理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
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教会因此富有,势力越来越大。
查理曼加冕
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帝国的分裂
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考点2:西欧庄园
西欧中世纪城市
欧洲的早期大学
【2011】版课标·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中考预测】·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考点解读】
西欧庄园
出现
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发展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性质
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人员
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土地构成
①“直领地”: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②“份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③“共用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农民权利
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自由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法庭保护。
庄园法庭
主持法庭
领主或他的管家。
开庭时间地点
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也不像现代法院那样随时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
审理的事务
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惩罚
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没有经过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也会被罚款。
依据
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作用
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西欧中世纪城市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兴起的时间及背景
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
原因
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斗争手段
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结果
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这样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了城市的拥护。
评价
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城市居民的身份
基本居民
手工工匠和商人
居民的来源
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农奴进城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
生产生活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居民的分化
原因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结果
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欧洲的早期大学
兴起的背景
1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大学的发展
(1)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2)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自治权
(1)免赋税特权(2)司法特权(3)教育自主权。
国王和教皇对大学的态度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
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课程设置
基础性课程、专业课程。基督教会的影响,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代表
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博洛尼亚大学
考点3:拜占廷帝国
《罗马民法大全》
【2011】版课标·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中考预测】·知道《查士丁尼法典》
【考点解读】
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地理范围及统治状况
地理范围:东罗马帝国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其中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城市和国际贸易港口。统治状况: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黄金时代”。
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罗马民法大全》
目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统治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编纂时间
529年起
制定者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
构成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内容
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把奴隶看成“会说话的工具”,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影响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原因
外敌入侵(阿拉伯人、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十字军东征的打击、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等)内部穷兵黩武财政枯竭等
灭亡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对世界的影响
①拜占庭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采取兼容并蓄,创造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②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相关图片】
克洛维
查理大帝
查士丁尼一世
西欧庄园
【史料学史】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在从头开始,而
且处于政治上支离破碎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结构中,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它任何地区所没有的”。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设问】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侧重体现历史解释
【解答】城市拥有一定自治权,欧洲无强有力的封建统一王朝。
【唯物史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西欧的封建制度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相较于奴隶制度更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时序
考点突破
核心素养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