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
中东局势升级,局部战事烽烟四起
【时政精读】
(人民网时评消息)据美国媒体2月26日报道,美国已恢复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附近一处基地的军事部署。这是近17年来,美国再次大规模增加在沙特的军事部署,反映其中东战略逐渐侧重针对伊朗。
美再次增兵沙特
据外媒报道,目前美军已进驻沙特境内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该基地现驻有2500名美军,同时部署1支F-15战机中队和两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早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就曾入驻这一基地。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国在向伊拉克发动进攻的同时,还派遣大量军队“保护地区盟友”,其中部分军队就驻扎于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在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美军也曾以沙特苏丹王子空军基地作为联合空中行动中心。后来,因美国和沙特频繁产生摩擦,美军在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后,选择撤出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将不少驻军转移至卡塔尔等周边国家。
美中东部署针对伊朗
近年来,美国与伊朗之间矛盾激化,两国开始激烈对峙。美国不仅恢复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还开始增加在伊朗周边的军事存在,并在海湾地区部署航空母舰、战机等大量武器装备。此次美军增加在沙特的军事部署,也是针对伊朗的重要举措。
报道称,此次美军重返沙特的人员规模较17年前明显缩小,反映出美国在该地区军事存在的变化。
2019年7月,美国国防部曾宣布增兵沙特,但当时披露的驻军人数只有500名。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特朗普上台后一度推动美军从中东抽身,但近年来向沙特等国增加军事部署,反映出其中东战略开始侧重于遏制伊朗。在海湾地区接连发生多起油轮遭袭事件后,去年9月,沙特两座石油设施遭到袭击,美方不由分说将全部责任归咎于伊朗,并以此为由再次向中东派驻部队。美方宣称,驻沙美军重点任务就是“避免类似的袭击重演”。
今年1月,美军无人机袭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旅长苏莱曼尼,作为报复,伊朗使用导弹袭击了驻伊拉克美军基地,两国关系持续紧张。此次美国在沙特进行大规模军事部署针对伊朗,中东局势或将更加复杂。
沙特不得不交“保护费”
由于地缘、宗教等各方面因素,沙特和伊朗的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虽然之前沙特曾与美国有过摩擦,但美伊矛盾爆发后,沙特因担忧来自伊朗的威胁,不断向美国靠拢。
据美联社2月20日报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当天赶赴沙特,与沙特国王萨勒曼进行会晤。据称,蓬佩奥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与沙特讨论双方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19日,蓬佩奥还在“推特”上宣称,他将和沙特方面讨论“美国政府对沙特安全的坚定承诺和继续共同对抗伊朗的必要性”。与沙特国王会晤后,蓬佩奥随即前往位于利雅得附近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随后美国宣布增加在该基地的军事部署。
不过,美军想要继续增加在沙特的军事存在,过程未必顺利。对于沙特国内而言,承担美国驻军的经费是其民众的关注重点。今年1月,沙特为支付驻沙美军的部分费用,已向美国交付约5亿美元。对此沙特民众表示十分不满,甚至一度游行抗议。
美军五角大楼发言人丽贝卡·瑞巴瑞克向媒体表示,“为应对过去8个月来中东不断增加的威胁,美国国防部已在中东部署了美军,加强沙特的防空和军事及民用基础设施的导弹防御”,“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指示,美国国防部要求沙特分担这些行动的费用”。
美国国防部宣称,美国与沙特之间有关国防开支的双边谈判正在进行中,可以预见,美国借口“伊朗威胁”向沙特派遣驻军并收取“保护费”的行为短时间内不会停止,沙特迫于所谓的“威胁”也只能接受。
美为何渲染“伊朗威胁”
自特朗普2018年5月撕毁伊核协议后,美伊冲突持续激化,中东局势不断震荡。美国持续遏制伊朗,除防止伊朗在中东做大做强、维护美国势力范围外,还有两个更深层的因素。
其一,美国意图遏制伊朗来加强其在中东的存在,以对抗俄罗斯在叙利亚等地区取得的进展,同时为美国介入中东稳固“基本盘”。美国大肆渲染所谓的“伊朗威胁”,通过树立外敌的方式迫使沙特向美国靠拢,使其接受美国在中东地区乃至沙特国内的存在。
其二,美国通过不断升级美伊冲突以渲染紧张态势,使美国的中东盟友“心甘情愿”地支付更多“保护费”来维持所谓的军事保护,美国亦可从中获利,以更低的成本加强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强化对盟友的控制,维持其在中东地区的盟友体系。
美国的所作所为将会造成地区形势进一步紧张,如果美国继续为眼前利益放任乃至推动中东紧张局势的升级,最终必将自食其果。
【高考链接】对应考点全透析
【知识链接】——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局部战争
1.、纷争的由来
概念:中东是指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概念。
特点: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上,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
历史特点:丰富的多种文明,民族纠纷与冲突的“多事之地”。[来源:学|科|网]
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之地。
“贝尔福宣言”(1917年):英国政府表示赞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的公开保证。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把原先许诺给阿拉伯人的土地又给了犹太人,导致双方摩擦日益激励。
巴以分治,以色列建国:1947年11月联大通过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家。
2.、巴勒斯坦战争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又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背景:联大分治决议,两个民族对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
长期存在的关键;西方大国的插足与支持以色列。
爆发: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告立国。1948年5月15日,由埃及等五国组成的阿拉伯联军对以色列不宣而战。
战争结果:1949年7月,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分别签署了停战协议
在巴勒斯坦没有建立起阿拉伯人的国家;相反,巴勒斯坦领土被以色列、约旦和埃及三国瓜分。美国通过援助以色列插手中东事务,开始对巴以冲突发挥更大影响。美以关系越来越成为中东政治风云的一条主要线索。
这次战争没有解决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问题,为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隐患。
3.苏伊士运河战争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背景: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英法等国产生的冲突,是引发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战争经过:埃以激战西奈半岛;英法与埃激战运河区(塞得港登陆);阿拉伯断油援埃;联大通过决议立即停火。
战争的影响:
(1)对埃及:埃及实现了对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捍卫了民族的独立;
(2)对英法:英法殖民主义遭到沉重打击,其在中东地区数百年殖民统治的传统势力丧失殆尽。
(3)对国际:联合国在调解争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对美国:保全了在中东地区的影响,但也加深了同西欧盟国关系上的裂痕。
(5)对苏联:加深了苏联赢得了阿拉伯世界的好感,开始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天然盟友”。苏伊士战争是苏联走向中东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4.“六日战争”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进行抵抗。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起因:以色列受到埃、叙联合威胁:埃、叙合并,签署共同防御协定;巴解组织的成立和反以斗争;为争夺中东石油,美苏插足中东事务
5.“十月战争”
原因:埃、叙收复在“六日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
战争经过:第一阶段(10月6日至9日),埃叙军队获得初期胜利;第二阶段(10月10日至15日),埃军进攻受挫,以军实施反攻,双方展开坦克大战;第三阶段(10月15日至24日):西线以军向埃军发动进攻,北线以叙两进对恃。双方停火。
结果:双方损失惨重,埃叙取得部分成
果,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以埃、以叙缓冲区。
影响: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运用“石油武器”引发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6.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20世纪70年代末,埃及率先走上同以色列和解之路。1978年,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双方实现和解并建交:1979年和解;1980年建交。
巴以和解及问题:
巴勒斯坦建国:法理上的国家;
巴以和谈:“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
1992年,以色列工党的拉宾上台执政,新政府表示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1993年9月,巴以的秘密谈判取得重大突破,同月,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巴以难解的两个问题:耶路撒冷和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典例解读1】2019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享有主权,这是美国继2017年12月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2018年5月把驻以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后,美国对中东政策又一次急剧转向。这主要反映出
A.美国操纵导致阿以冲突不断升级???
??????
B.中东问题根源于地缘政治的影响
C.领土纷争是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
??????
D.美国插手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
变式训练:右图是一幅《美国大使馆撤往耶路撒冷》的漫画(图片来源:中国新闻漫画网)。该漫画的寓意是
A.中东地区冲突源于错综复杂的矛盾
B.美国的操纵导致了巴以冲突的升级
C.政治多极化是中东地区动荡的根源
D.美国的插手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
【典例解读2】(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爆发后,为了保卫作为战略要冲和石油生产基地的中东,美国军队开进了中东……二战结束后,苏联力图冲破西方帝国主义的封锁,打开进入地中海和波斯湾的大门,支持中东各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美国则努力扩大它在中东的影响和势力,将中东置于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之中。
——摘编自张士智、赵慧杰《战后美国对中东的扩张》
材料二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起进攻,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反攻。所有阿拉伯产油国遂决定提高原油价格,对美国实行禁运,引发了战后严重经济危机。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许多西欧国家为了获得中东的石油供应,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策,表示拒绝合作。日本也改变了支持美国的中东政策。美国也被迫回归联合国的解决框架之内,对以色列施加压力。
——改编自程凌雷《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石油斗争与世界多极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中东地区扩张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斗争的影响。(9分)
变式训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东地区先后爆发了十余次大规模战争,成为发达国家使用新型战略武器的试验场。1991年的海湾战争爆发,多国部队动用战舰、装甲车、舰载“战斧”式导弹、“敲击”型远距离投掷的激光、电视制导炸弹,阿帕奇直升机等现代尖端技术式器,分别从50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对伊拉克发动海,陆、空军事进攻,颠覆了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2020年1月6日,美国动用中空长航时“死神”无人机和地狱火气导弹斩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菜曼尼。“死神”无人机使用涡轮螺旋桨梁发动机,在数千米高空飞行,几公里外的地面很难觉察其存在;“地狱火”导弹将高级制导系统植入标准的AGM——114R的弹体中,从直升机和无人机上进行发射,采用“伸缩刀片”杀伤软目标降低附带损伤。这一事件使得美国在中东陷入本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孤立。
——摘编自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环球时报》
材料二
中东地区的特殊位置和盘根错节的矛盾导致中东地区和中东国家冲突频仍;海湾石油是西方工业的“生命线”,海湾国家因自身的种种局限,依赖西方开发石油资源。20世纪70—80年代以前,海湾国家反抗西方殖民化的政治军事斗争主要表现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上。随着西方殖民主义体系解体、东方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形成,中东地区的矛盾更多地直接表现为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尤其是突出地表现为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
“9.11”事件后,美国抛出重塑中东新秩序和推动中东民主化的“大中东计划”。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后把伊朗列为邪恶轴心国之一,视伊朗为美国的最大威胁。美国的政策违背多数中东国家的意愿而遭到强烈抵制或拒斥,导致中东政局更加动荡不定。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中东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中东地区发动现代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9.11”事件后,美国推行“大中东计划”的实质和原因。
【跟踪训练】
1.2019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享有主权,这是美国继2017年12月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2018年5月把驻以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后,美国对中东政策又一次急剧转向。这主要反映出
A.美国插手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
B.中东问题根源于地缘政治的影响
C.领土纷争是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
D.美国操纵导致阿以冲突不断升级
2.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美国制造各种借口伺机对叙利亚施压,以期实现其政权更选。西方大国也以“保护的责任”自诩,干涉中东,使其陷入长期战火。这些现象说明
A.西方干涉加剧了地区间的矛盾冲突
B.霸权主义是造成地区动荡的根源
C.叙利亚内战加剧了国际的紧张局势
D.美国干涉开始导致地区力量失衡
3.萨达特墓碑上的铭文:“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下列各项中,能反映萨达特总统是“和平的英雄”的是
A.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B.签署戴维营协议
C.执行《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D.发表“贝尔福宣言”
4.观察下图,人类历史越过战争的废墟继续前进。通过前四次中东战争,交战双方的最主要“收获”是逐渐认识到
A.阿以矛盾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以解决
B.阿以矛盾需要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
C.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
D.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恐怖主义威胁
5.持续多年的巴以冲突,不仅导致当地人民流离失所,也对动物的生存产生严重威胁。由于以色列连续多天对巴勒斯坦加沙一动物园附近轰炸,该园50多天无人照料,25种动物被活活饿死,变成“木乃伊”。巴以冲突最主要的问题是
A.宗教冲突问题
B.犹太定居点问题
C.耶路撒冷问题
D.巴勒斯坦建国问题
6.1973年10月,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打击美国偏袒以色列政策,宣布把需要中东石油的国家划分为“友好、中立、敌对”三个类别,在石油供应上分别采取“正常、限制、禁止”措施。西欧,日本等立即表态支持阿拉伯国家的和平斗争。这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明显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能源因素推动国际力量分化
D.西欧日本摆脱美国经济控制
7.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大国纷纷插手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加紧张。这些国家参与中东地区的竞争,是为了控制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更主要的是为了
A.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
B.帮助阿拉伯重建家园
C.支持以色列统一巴勒斯坦
D.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推广
8.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巴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紧张与动荡是当今世界主题
B.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
C.阿以的麻烦来自于恐怖主义
D.巴以冲突是中东动荡不安的关键
9.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实质上美国的战略意图是通过攻打伊拉克,推翻中东地区的反美领头羊——萨达姆政权,让中东国家知道,如果持续挑战美国的霸权,将会落得怎样的下场。在战争的过程中,美军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征集动员庞大的民间后备支援力量投入到战争中来,与其科学合理的后勤动员体制密不可分的。为避免资源浪费,美军提出精确后勤思想,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作战提供准确、适量的物质保障,最大限度地节约后勤资源。美军认为,许多后勤动员工作完全可以由当地市场以及国际资源承担起来。在美英联军后勤基地中,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私营公司所承包的项目,如营房维修、军人服务社、伙食供应、语言交流、娱乐项目、环境清扫、物流等大都是外包给地方服务公司,美军主要用合同方式规范其行为。美军对单兵后勤装备的设计,无不反映出人性化思想,如士兵背囊的顶端,设计了靠枕。美军单兵的供应标准,也是非常周到。如肥皂、洗手液、剃须刀、剃须膏、香烟,事无巨细。这一后勤动员保障思想,对于提高美军士兵在战斗中的士气,起到了其他方面难以堪比的激励作用。
——摘编自李超《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后勤动员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后勤动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伊拉克战争爆发的背景。
10.中东问题是影响二战后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皇陛下政府赞成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会尽力促成此目标的实现。但要明确说明的是,不得伤害已经存在于巴勒斯坦的非犹太民族的公民和宗教权利。”
——《贝福尔宣言》(1917年)
材料一中的《贝福尔宣言》体现英国实行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英国在该地区又实行什么政策,其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根据决议,占人口总数2/3的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其面积为11203平方公里;同时,占人口总数1/3的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其面积为14942平方公里。”
——摘录自联合国181号决议(1947年)
根据材料,二战后联合国关于中东问题的这一决议有什么问题。其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材料三:美苏在加紧争夺的同时,为了各自的利益,力图在中东地区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引起了埃及的不满,1973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
——《世界近现代史》
根据材料三,概括引起中东长期冲突的国际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四次中东战争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
材料四90年代以来,中东地区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91年10月
中东和平进程全面启动
1995年11月
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中东和平进程受阻
1998年10月
巴以双方达成关于中东和平的临时协议《怀河备忘录》
2000年9月
沙龙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中东和平进程受挫
2003年4月
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共同制订
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
(4)根据材料四,概括近年来中东问题呈现的态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态势反映当今怎样的国际局势。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
中东局势升级,局部战事烽烟四起
【时政精读】
(人民网时评消息)据美国媒体2月26日报道,美国已恢复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附近一处基地的军事部署。这是近17年来,美国再次大规模增加在沙特的军事部署,反映其中东战略逐渐侧重针对伊朗。
美再次增兵沙特
据外媒报道,目前美军已进驻沙特境内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该基地现驻有2500名美军,同时部署1支F-15战机中队和两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早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就曾入驻这一基地。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国在向伊拉克发动进攻的同时,还派遣大量军队“保护地区盟友”,其中部分军队就驻扎于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在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美军也曾以沙特苏丹王子空军基地作为联合空中行动中心。后来,因美国和沙特频繁产生摩擦,美军在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后,选择撤出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将不少驻军转移至卡塔尔等周边国家。
美中东部署针对伊朗
近年来,美国与伊朗之间矛盾激化,两国开始激烈对峙。美国不仅恢复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还开始增加在伊朗周边的军事存在,并在海湾地区部署航空母舰、战机等大量武器装备。此次美军增加在沙特的军事部署,也是针对伊朗的重要举措。
报道称,此次美军重返沙特的人员规模较17年前明显缩小,反映出美国在该地区军事存在的变化。
2019年7月,美国国防部曾宣布增兵沙特,但当时披露的驻军人数只有500名。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特朗普上台后一度推动美军从中东抽身,但近年来向沙特等国增加军事部署,反映出其中东战略开始侧重于遏制伊朗。在海湾地区接连发生多起油轮遭袭事件后,去年9月,沙特两座石油设施遭到袭击,美方不由分说将全部责任归咎于伊朗,并以此为由再次向中东派驻部队。美方宣称,驻沙美军重点任务就是“避免类似的袭击重演”。
今年1月,美军无人机袭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旅长苏莱曼尼,作为报复,伊朗使用导弹袭击了驻伊拉克美军基地,两国关系持续紧张。此次美国在沙特进行大规模军事部署针对伊朗,中东局势或将更加复杂。
沙特不得不交“保护费”
由于地缘、宗教等各方面因素,沙特和伊朗的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虽然之前沙特曾与美国有过摩擦,但美伊矛盾爆发后,沙特因担忧来自伊朗的威胁,不断向美国靠拢。
据美联社2月20日报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当天赶赴沙特,与沙特国王萨勒曼进行会晤。据称,蓬佩奥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与沙特讨论双方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19日,蓬佩奥还在“推特”上宣称,他将和沙特方面讨论“美国政府对沙特安全的坚定承诺和继续共同对抗伊朗的必要性”。与沙特国王会晤后,蓬佩奥随即前往位于利雅得附近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随后美国宣布增加在该基地的军事部署。
不过,美军想要继续增加在沙特的军事存在,过程未必顺利。对于沙特国内而言,承担美国驻军的经费是其民众的关注重点。今年1月,沙特为支付驻沙美军的部分费用,已向美国交付约5亿美元。对此沙特民众表示十分不满,甚至一度游行抗议。
美军五角大楼发言人丽贝卡·瑞巴瑞克向媒体表示,“为应对过去8个月来中东不断增加的威胁,美国国防部已在中东部署了美军,加强沙特的防空和军事及民用基础设施的导弹防御”,“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指示,美国国防部要求沙特分担这些行动的费用”。
美国国防部宣称,美国与沙特之间有关国防开支的双边谈判正在进行中,可以预见,美国借口“伊朗威胁”向沙特派遣驻军并收取“保护费”的行为短时间内不会停止,沙特迫于所谓的“威胁”也只能接受。
美为何渲染“伊朗威胁”
自特朗普2018年5月撕毁伊核协议后,美伊冲突持续激化,中东局势不断震荡。美国持续遏制伊朗,除防止伊朗在中东做大做强、维护美国势力范围外,还有两个更深层的因素。
其一,美国意图遏制伊朗来加强其在中东的存在,以对抗俄罗斯在叙利亚等地区取得的进展,同时为美国介入中东稳固“基本盘”。美国大肆渲染所谓的“伊朗威胁”,通过树立外敌的方式迫使沙特向美国靠拢,使其接受美国在中东地区乃至沙特国内的存在。
其二,美国通过不断升级美伊冲突以渲染紧张态势,使美国的中东盟友“心甘情愿”地支付更多“保护费”来维持所谓的军事保护,美国亦可从中获利,以更低的成本加强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强化对盟友的控制,维持其在中东地区的盟友体系。
美国的所作所为将会造成地区形势进一步紧张,如果美国继续为眼前利益放任乃至推动中东紧张局势的升级,最终必将自食其果。
【高考链接】对应考点全透析
【知识链接】——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局部战争
1.、纷争的由来
概念:中东是指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概念。
特点: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上,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
历史特点:丰富的多种文明,民族纠纷与冲突的“多事之地”。[来源:学|科|网]
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之地。
“贝尔福宣言”(1917年):英国政府表示赞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的公开保证。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把原先许诺给阿拉伯人的土地又给了犹太人,导致双方摩擦日益激励。
巴以分治,以色列建国:1947年11月联大通过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家。
2.、巴勒斯坦战争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又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背景:联大分治决议,两个民族对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
长期存在的关键;西方大国的插足与支持以色列。
爆发: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告立国。1948年5月15日,由埃及等五国组成的阿拉伯联军对以色列不宣而战。
战争结果:1949年7月,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分别签署了停战协议
在巴勒斯坦没有建立起阿拉伯人的国家;相反,巴勒斯坦领土被以色列、约旦和埃及三国瓜分。美国通过援助以色列插手中东事务,开始对巴以冲突发挥更大影响。美以关系越来越成为中东政治风云的一条主要线索。
这次战争没有解决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问题,为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隐患。
3.苏伊士运河战争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背景: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英法等国产生的冲突,是引发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战争经过:埃以激战西奈半岛;英法与埃激战运河区(塞得港登陆);阿拉伯断油援埃;联大通过决议立即停火。
战争的影响:
(1)对埃及:埃及实现了对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捍卫了民族的独立;
(2)对英法:英法殖民主义遭到沉重打击,其在中东地区数百年殖民统治的传统势力丧失殆尽。
(3)对国际:联合国在调解争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对美国:保全了在中东地区的影响,但也加深了同西欧盟国关系上的裂痕。
(5)对苏联:加深了苏联赢得了阿拉伯世界的好感,开始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天然盟友”。苏伊士战争是苏联走向中东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4.“六日战争”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进行抵抗。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起因:以色列受到埃、叙联合威胁:埃、叙合并,签署共同防御协定;巴解组织的成立和反以斗争;为争夺中东石油,美苏插足中东事务
5.“十月战争”
原因:埃、叙收复在“六日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
战争经过:第一阶段(10月6日至9日),埃叙军队获得初期胜利;第二阶段(10月10日至15日),埃军进攻受挫,以军实施反攻,双方展开坦克大战;第三阶段(10月15日至24日):西线以军向埃军发动进攻,北线以叙两进对恃。双方停火。
结果:双方损失惨重,埃叙取得部分成
果,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以埃、以叙缓冲区。
影响: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运用“石油武器”引发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6.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20世纪70年代末,埃及率先走上同以色列和解之路。1978年,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双方实现和解并建交:1979年和解;1980年建交。
巴以和解及问题:
巴勒斯坦建国:法理上的国家;
巴以和谈:“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
1992年,以色列工党的拉宾上台执政,新政府表示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1993年9月,巴以的秘密谈判取得重大突破,同月,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巴以难解的两个问题:耶路撒冷和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典例解读1】2019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享有主权,这是美国继2017年12月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2018年5月把驻以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后,美国对中东政策又一次急剧转向。这主要反映出
A.美国操纵导致阿以冲突不断升级???
??????
B.中东问题根源于地缘政治的影响
C.领土纷争是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
??????
D.美国插手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美国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享有主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是把驻以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可知,由于美国的不断插手导致了阿以冲突的不断升级,从而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故D项正确;“美国操纵导致阿以冲突不断升级”有一定的迷惑性,但美国插手不等于美国操纵,故A项错误;中东问题是领土纷争、资源争夺、民族和宗教矛盾及国际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地缘政治只是原因之一,且不能揭示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领土纷争是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说法错误,因为领土纷争只是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之一,且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
变式训练:右图是一幅《美国大使馆撤往耶路撒冷》的漫画(图片来源:中国新闻漫画网)。该漫画的寓意是
A.中东地区冲突源于错综复杂的矛盾
B.美国的操纵导致了巴以冲突的升级
C.政治多极化是中东地区动荡的根源
D.美国的插手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
【答案】D
【解析】由漫画中“美国大使馆搬往耶路撒冷”可知,该举止实际上是承认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独占权;由漫画中“手雷”可知,这就使原本紧张的中东局势进一步升级。故D项正确。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固然与其错综复杂的矛盾有关,但不能揭示漫画美国插手的主旨,故A项错误;“美国的操纵”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政治多极化是中东地区动荡的根源”说法错误,因为政治多极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并非中东独有的政治现象,故C项错误。
【典例解读2】(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爆发后,为了保卫作为战略要冲和石油生产基地的中东,美国军队开进了中东……二战结束后,苏联力图冲破西方帝国主义的封锁,打开进入地中海和波斯湾的大门,支持中东各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美国则努力扩大它在中东的影响和势力,将中东置于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之中。
——摘编自张士智、赵慧杰《战后美国对中东的扩张》
材料二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起进攻,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反攻。所有阿拉伯产油国遂决定提高原油价格,对美国实行禁运,引发了战后严重经济危机。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许多西欧国家为了获得中东的石油供应,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策,表示拒绝合作。日本也改变了支持美国的中东政策。美国也被迫回归联合国的解决框架之内,对以色列施加压力。
——改编自程凌雷《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石油斗争与世界多极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中东地区扩张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斗争的影响。(9分)
【答案】(1)原因: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地处亚欧大陆要塞);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苏联不断插手中东问题,扩张在中东的势力;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
(2)影响:引发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胀”;推动了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增强了其经济实力;动摇了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推动了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1)原因:据材料“二战爆发后,为了保卫作为战略要冲和石油生产基地的中东,美国军队开进了中东”可知,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据材料“二战结束后,苏联力图冲破西方帝国主义的封锁,打开进入地中海和波斯湾的大门,支持中东各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可知,苏联不断插手中东问题,扩张在中东的势力;据材料“美国则努力扩大它在中东的影响和势力,将中东置于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之中。”可知,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
影响: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从引发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胀”;推动了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增强了其经济实力;动摇了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推动了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变式训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东地区先后爆发了十余次大规模战争,成为发达国家使用新型战略武器的试验场。1991年的海湾战争爆发,多国部队动用战舰、装甲车、舰载“战斧”式导弹、“敲击”型远距离投掷的激光、电视制导炸弹,阿帕奇直升机等现代尖端技术式器,分别从50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对伊拉克发动海,陆、空军事进攻,颠覆了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2020年1月6日,美国动用中空长航时“死神”无人机和地狱火气导弹斩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菜曼尼。“死神”无人机使用涡轮螺旋桨梁发动机,在数千米高空飞行,几公里外的地面很难觉察其存在;“地狱火”导弹将高级制导系统植入标准的AGM——114R的弹体中,从直升机和无人机上进行发射,采用“伸缩刀片”杀伤软目标降低附带损伤。这一事件使得美国在中东陷入本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孤立。
——摘编自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环球时报》
材料二
中东地区的特殊位置和盘根错节的矛盾导致中东地区和中东国家冲突频仍;海湾石油是西方工业的“生命线”,海湾国家因自身的种种局限,依赖西方开发石油资源。20世纪70—80年代以前,海湾国家反抗西方殖民化的政治军事斗争主要表现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上。随着西方殖民主义体系解体、东方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形成,中东地区的矛盾更多地直接表现为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尤其是突出地表现为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
“9.11”事件后,美国抛出重塑中东新秩序和推动中东民主化的“大中东计划”。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后把伊朗列为邪恶轴心国之一,视伊朗为美国的最大威胁。美国的政策违背多数中东国家的意愿而遭到强烈抵制或拒斥,导致中东政局更加动荡不定。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中东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中东地区发动现代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9.11”事件后,美国推行“大中东计划”的实质和原因。
【答案】(1)特点:高技术、低强度,采取电子战和空袭战推动战争进程,速战速决;使用空中精准制导武器实行精准打击,对减少伤亡程度发挥决定性作用;作战空域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高技术武器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实行外科手术式地进攻和打击。
(2)实质:确保美国在中东的绝对领导权,最大限度地谋求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
原因:维护中东战略利益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环节;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美国利用中东国家之间的矛盾,插手中东事物;海湾国家有丰富的石油战略资源,利用石油债务危机控制海湾国家的石油市场;政治目标明确,用西方价值观扶持或颠覆中东国家的政权,保护既得利益。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1991年的海湾战争爆发,多国部队动用战舰、装甲车、舰载‘战斧’式导弹、‘敲击’型远距离投掷的激光、电视制导炸弹,阿帕奇直升机等现代尖端技术式器”得出:采取电子战和空袭战推动战争进程;由材料信息“2020年1月6日,美国动用中空长航时‘死神’无人机和地狱火气导弹斩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菜曼尼”得出:使用空中精准制导武器实行精准打击;结合所学知识从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高技术武器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实行外科手术式地进攻和打击等角度补充。
(2)“实质”依据所学知识从最大限度地谋求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的角度分析。
“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中东地区的特殊位置和盘根错节的矛盾导致中东地区和中东国家冲突频仍”得出: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中东国家之间的矛盾;由材料信息“海湾石油是西方工业的‘生命线’,海湾国家因自身的种种局限,依赖西方开发石油资源”得出:海湾国家有丰富的石油战略资源;由材料信息“随着西方殖民主义体系解体、东方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形成,中东地区的矛盾更多地直接表现为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尤其是突出地表现为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得出:用西方价值观扶持或颠覆中东国家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中东战略利益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环节的角度补充。
【跟踪训练】
1.2019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享有主权,这是美国继2017年12月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2018年5月把驻以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后,美国对中东政策又一次急剧转向。这主要反映出
A.美国插手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
B.中东问题根源于地缘政治的影响
C.领土纷争是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
D.美国操纵导致阿以冲突不断升级
【答案】A
【解析】由材料“美国对中东政策又一次急剧转向”,可知这种粗暴干涉中东事务的做法必然引发中东持续不断的抗议活动,说明美国插手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故选B;材料说明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排除B;材料没有提到领土纷争问题,且领土纷争只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巴以冲突,排除D。
2.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美国制造各种借口伺机对叙利亚施压,以期实现其政权更选。西方大国也以“保护的责任”自诩,干涉中东,使其陷入长期战火。这些现象说明
A.西方干涉加剧了地区间的矛盾冲突
B.霸权主义是造成地区动荡的根源
C.叙利亚内战加剧了国际的紧张局势
D.美国干涉开始导致地区力量失衡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中东地区的干涉使该地区长期陷入战火,战乱无法平息,这说明西方干涉加剧了地区间的矛盾冲突,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造成地区动荡的根源是民族矛盾、领土争端或教派冲突等内部因素,不是外部因素;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西方国家的干涉对中东地区局势的影响,并非是叙利亚内战对国际局势的影响;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地区力量的失衡是从美国干涉开始的。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萨达特墓碑上的铭文:“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下列各项中,能反映萨达特总统是“和平的英雄”的是
A.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B.签署戴维营协议
C.执行《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D.发表“贝尔福宣言”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萨达特是“和平的英雄”,主要是因为他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与解,故B项正确;第五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巴勒斯坦解放
组织明确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故A项错误;《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是1947年制定的,故C项排除;“贝尔福宣言”是1917年11月2日发表的,故D项排除。
4.观察下图,人类历史越过战争的废墟继续前进。通过前四次中东战争,交战双方的最主要“收获”是逐渐认识到
A.阿以矛盾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以解决
B.阿以矛盾需要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
C.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
D.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恐怖主义威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次中东战争双方认识到战争不能解决问题,而要换成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阿以矛盾只有通过和平方式才得以解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外部因素,不是最主要“收获”,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是外部因素,不是最主要“收获”,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5.持续多年的巴以冲突,不仅导致当地人民流离失所,也对动物的生存产生严重威胁。由于以色列连续多天对巴勒斯坦加沙一动物园附近轰炸,该园50多天无人照料,25种动物被活活饿死,变成“木乃伊”。巴以冲突最主要的问题是
A.宗教冲突问题
B.犹太定居点问题
C.耶路撒冷问题
D.巴勒斯坦建国问题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巴以关系中有着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首先是耶路撒冷问题,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对耶路撒冷这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是巴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其次是犹太定居点问题,因此C选项正确。巴以冲突最主要的问题是耶路撒冷问题,宗教冲突问题、犹太定居点问题和巴勒斯坦建国问题都是次要的。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1973年10月,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打击美国偏袒以色列政策,宣布把需要中东石油的国家划分为“友好、中立、敌对”三个类别,在石油供应上分别采取“正常、限制、禁止”措施。西欧,日本等立即表态支持阿拉伯国家的和平斗争。这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明显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能源因素推动国际力量分化
D.西欧日本摆脱美国经济控制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开展斗争,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待中东战争的态度上发生分化,说明能源因素在推动国际力量的分化,故答案为C项;这一现象与世界经济全球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西欧日本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排除D项。
7.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大国纷纷插手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加紧张。这些国家参与中东地区的竞争,是为了控制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更主要的是为了
A.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
B.帮助阿拉伯重建家园
C.支持以色列统一巴勒斯坦
D.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推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大国参与中东地区争夺的原因的分析。超级大国的全球争夺决定了它们不会放过每一个地区的控制与争夺,对中东地区而言,更是为了控制当地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激烈角逐,因为石油越来越成为继煤炭之后的重要能源。故A正确;其他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8.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巴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紧张与动荡是当今世界主题
B.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
C.阿以的麻烦来自于恐怖主义
D.巴以冲突是中东动荡不安的关键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巴以”等信息可以得出中东不安关键是巴以冲突,故D选项符合题意。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而非紧张与动荡,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到外来势力干预阿以,B选项排除。
阿以的麻烦来自于宗教,不是恐怖主义,C选项排除。
9.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实质上美国的战略意图是通过攻打伊拉克,推翻中东地区的反美领头羊——萨达姆政权,让中东国家知道,如果持续挑战美国的霸权,将会落得怎样的下场。在战争的过程中,美军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征集动员庞大的民间后备支援力量投入到战争中来,与其科学合理的后勤动员体制密不可分的。为避免资源浪费,美军提出精确后勤思想,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作战提供准确、适量的物质保障,最大限度地节约后勤资源。美军认为,许多后勤动员工作完全可以由当地市场以及国际资源承担起来。在美英联军后勤基地中,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私营公司所承包的项目,如营房维修、军人服务社、伙食供应、语言交流、娱乐项目、环境清扫、物流等大都是外包给地方服务公司,美军主要用合同方式规范其行为。美军对单兵后勤装备的设计,无不反映出人性化思想,如士兵背囊的顶端,设计了靠枕。美军单兵的供应标准,也是非常周到。如肥皂、洗手液、剃须刀、剃须膏、香烟,事无巨细。这一后勤动员保障思想,对于提高美军士兵在战斗中的士气,起到了其他方面难以堪比的激励作用。
——摘编自李超《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后勤动员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后勤动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伊拉克战争爆发的背景。
【答案】(1)主要特点:注重后勤动员保障的精确性;将后勤保障的工作承包给地方公司;通过后勤保障激励士气。
(2)背景:世界格局呈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妄图称霸世界;美国中东输出价值观遭到伊拉克的带头抵制;伊拉克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美军提出精确后勤思想……大都是外包给地方服务公司……美军对单兵后勤装备的设计,无不反映出人性化思想……对于提高美军士兵在战斗中的士气,起到了其他方面难以堪比的激励作用”即可从注重后勤动员保障的精确性、将后勤保障的工作承包给地方公司、通过后勤保障激励士气等方面概括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后勤动员的主要特点。
(2)本题根据材料“战略意图是通过攻打伊拉克,推翻中东地区的反美领头羊——萨达姆政权,让中东国家知道,如果持续挑战美国的霸权,将会落得怎样的下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世界格局呈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美国中东输出价值观遭到伊拉克的带头抵制、伊拉克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等方面简析伊拉克战争爆发的背景。
10.中东问题是影响二战后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皇陛下政府赞成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会尽力促成此目标的实现。但要明确说明的是,不得伤害已经存在于巴勒斯坦的非犹太民族的公民和宗教权利。”
——《贝福尔宣言》(1917年)
材料一中的《贝福尔宣言》体现英国实行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英国在该地区又实行什么政策,其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根据决议,占人口总数2/3的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其面积为11203平方公里;同时,占人口总数1/3的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其面积为14942平方公里。”
——摘录自联合国181号决议(1947年)
根据材料,二战后联合国关于中东问题的这一决议有什么问题。其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材料三:美苏在加紧争夺的同时,为了各自的利益,力图在中东地区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引起了埃及的不满,1973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
——《世界近现代史》
根据材料三,概括引起中东长期冲突的国际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四次中东战争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
材料四90年代以来,中东地区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91年10月
中东和平进程全面启动
1995年11月
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中东和平进程受阻
1998年10月
巴以双方达成关于中东和平的临时协议《怀河备忘录》
2000年9月
沙龙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中东和平进程受挫
2003年4月
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共同制订
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
(4)根据材料四,概括近年来中东问题呈现的态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态势反映当今怎样的国际局势。
【答案】(1)分而治之。
委任统治。实质:殖民统治。
(2)问题:领土分配不公;违背民族自决原则。
影响:是导致中东长期冲突的关键;导致第一次中东战争。
(3)国际因素:大国干预
影响:引发滞涨危机;西方国家逐渐减少国家干预。
(4)态势:和解和冲突并存;和平成为解决中东问题的共识。
世界局势:和平与动荡、紧张与缓和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贝福尔宣言》体现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一战”后英国在该地区又实行委任统治政策。其实质是殖民统治。
第(2)问,由材料的数据信息可知,二战后联合国关于中东问题的这一决议存在领土分配不公、违背民族自决原则等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带来的影响有导致中东长期冲突的关键、导致第一次中东战争等。
第(3)问,“国际因素”,根据材料三信息“美苏在加紧争夺的同时,为了各自的利益,力图在中东地区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概括得出大国干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四次中东战争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引发滞胀危机、西方国家逐渐减少国家干预等。
第(4)问,由材料四概括出近年来中东问题呈现的态势是和解和冲突并存、和平成为解决中东问题的共识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态势反映当今的国际局势是和平与动荡、紧张与缓和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