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沪科版 必修2 3.3 动能定理的案例分析(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 沪科版 必修2 3.3 动能定理的案例分析(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29 08:5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动能定理应用
物理观念:理解动能定理,形成正确的功、能观念。
科学思维:会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变力做功、曲线运动以及多过程运动问题
科学探究:掌握运用动能定理处理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情感态度与责任:通过动能定理的应用,培养同学们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
核心素养
【课堂探究】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任务


展示要求
例题1
解答规范,
字迹工整。
例题2
【成果展示】
组1
组2
任务


点评要求
例题1
声音洪亮,
面对大家。
例题2
【成果展示】
组5
讨论释疑一: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最低点P缓慢地运动到Q点,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拉力F做的功为


A.
mgLcosθ
B.
mgL(1-cosθ)
C.
FLsinθ
D.
FLcosθ
任务


点评要求
例题1
声音洪亮,
面对大家。
例题2
【成果展示】
组6
讨论释疑二: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最后停在水平面上。已知物体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与平面交接处通过小圆弧平滑连接。求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定对象
选过程
明做功
找动能
书关系
任务


展示要求
例题3
解答规范,
字迹工整。
例题4
【成果展示】
组3
组7
任务


点评要求
例题3
声音洪亮,
面对大家。
例题4
【成果展示】
组4
讨论释疑三:
如图所示,斜槽轨道下端与一个半径R=0.4
m的圆形轨道相连接。一个质量m=0.1
kg的物体从高为H=2
m的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到达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处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求物体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g取10
m/s2)
任务


点评要求
例题1
声音洪亮,
面对大家。
例题2
【成果展示】
组8
讨论释疑四:
有一如图所示,ABCD为一位于竖直平面内的轨道,其中BC水平,A点比BC高出10
m,BC长1m,AB和CD光滑且与BC平滑连接。一质量为1kg的物体,从A点以4
m/s的速度沿轨道向下运动,经过BC后滑到高出C点10.3
m的D点速度为零。(g取10
m/s2)
求:
(1)物体与BC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体第2次经过B点时的速度,
(3)物体最后停止的位置?
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直线、曲线都适用
恒力、变力都适用
单过程、多过程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