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太阳和月球
〖要点整理〗
一.太阳
1.太阳的基本情况
⑴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自身发光、发热的巨大的⑴
星球,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C,中心1500万摄氏度,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
(2)太阳外部大气由外到里依次是⑵
(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⑶
)。
2.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⑴常见的太阳活动有⑷
、耀斑和日珥等。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黑斑点,发生在⑸
,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表面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主要存在于⑹
;日珥主要存在于日冕层中,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它是太阳磁场剧烈活动的结果。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计算方法:第20周为几几年
1755+19×11=1965年
1987年第几周
1987=1755+11X
X=22
⑵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气候出现周期性的反常波动,出现水旱灾害。
②对电离层的影响:“太阳风暴”爆发期间,无线⑺
信号受到干扰甚至中断。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地球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⑻
。
3.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峰年:太阳黑子最多的一年;
太阳活动谷年:太阳黑子最少的一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期。
二.月球的基本情况
1.月球是地球的唯一的⑼
,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月地距离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月球是一个没有水、没有空气,也没有⑽
的荒凉世界。它不发光、不透明,通过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月球的典型地貌是⑾
,主要是陨石撞击或火山喷发形成的。
2.月陆:明亮的部分,是⑿
。
月海:阴暗的部分,是广阔的平原和低地。
环形山:月球无大气,在月球形成早期,陨石直接撞击月面和火山活动的产物。
〖例题解析〗
〖例〗下列现象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
A.地球磁场出现异常,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C.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分析与解答:常见的太阳活动包括黑子、耀斑和日珥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①对气候的影响,如气候出现周期性的反常波动,出现水旱灾害;②对电离层的影响,如“太阳风暴”爆发期间,无线短波信号受到干扰甚至中断;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如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点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地球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所以有线电话不受影响,因此选B。
〖巩固基础〗
1.[2017绍兴]下列关于月球和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B.月球表面有空气、没有水
C.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发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2.太阳是颗炽热的气体球,它的光基本上来源于
(
)
A.太阳中心
B.日冕层
C.光球层
D.色球层
3.太阳大气由内到外的正确顺序是(
)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D.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4.以下是一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哪些是真的(
)
①听到大风呼啸
②跳过4米的横杆
③举起一块200千克重的大石头
④拍了一张照片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⑥吃到土生土长的事物
⑦“袋鼠式”走路
A.②③⑥⑦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⑦
D.②③④⑤
5.[2019衢州]2019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落,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是一颗行星
B.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C.月球表面有空气
D.月球上昼夜温差小
6.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那是因为(
)
A.月球比地球离太阳远
B.月球上的环形山挡住了太阳光
C.月球上总有一半地方看不到太阳
D.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7.太阳之所以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主要原因是( )
A.是太阳系唯一的一颗恒星
B.离地球近
C.能量高
D.质量大
8.我国史书曾记载有: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正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中心核层
9.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 )
A.最外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冕层
10.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
①地磁场扰动,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②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③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和中断
④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1.关于太阳活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②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③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线扰乱地球上的短波通信
④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不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 )
A.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B.太阳风的强弱
C.日珥和耀斑的爆发程度
D.太阳黑子和日珥的多少
13.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吹雨打而成
B.流水冲刷而成
C.陨石撞击而成
D.流动沙丘堆积而成
14.月球表面看上去有的地方比较黑暗,有的地方比较明亮,比较明亮的区域一般是月球的( )
A.冰山
B.山地
C.平原
D.海洋
15.下列描述的地球景观现象中,月球上也同样具有的是( )
A.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B.碧海蓝天
C.日光、彩虹和风
D.平原、高山、山脉
16.月球的直径约为太阳的1/400,但看上去两者的大小却相似,原因是( )
A.月球和太阳的亮度相似
B.月球和太阳离地球都太遥远了
C.月球离地球比太阳近得多
D.月球和太阳都是球体
17.“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着陆月球,表明我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下列对月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
B.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和水
D.月球体积比地球大
18.[2019宁波]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右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19.下列事实能说明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的是( )
A.地球大、月球小
B.月球绕地球运行
C.地球绕月球运行
D.月球有月光、地球无地光
20.科学家证实月球上有水存在,且认为月球上水最有可能是太阳风携带的氢原子和月球土壤中的氧结合之后形成。关于“月球上水最有可能是太阳风携带的氢原子和月球土壤中的氧结合之后形成”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假设
C.实验
D.评价
21.“钱江潮水,天下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米高的浪涛,它的形成和月球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月球的形状有关
B.与月球上没有空气有关
C.与月球上没有水有关
D.与月球的吸引力有关
22.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能在月球上找到的资源是(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风能资源
D.生物资源
23.下列关于太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嫦娥工程登月车必须配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着陆
B.月球白天不能反射光,晚上能反射光
C.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多
D.太阳黑子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24.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放热的、巨大的气体星球,太阳的外部大气由外到里依次是
、
、
,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
。太阳表面常有的变化统称为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
、
、
等。
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
年。
25.月球上没有
,也没有
,声音无法传播,是个寂静的世界。
26.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
(1)如图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位置关系的模型,那么b代表________。
(2)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航天员可以做到的是_____(填“放风筝”、“扔石头”或“打雪仗”)。
2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9年6月7日,美国商务部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环境中心发表公报说,人类即将迎来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预计到2000年,这个太阳活动周期达到最大值,美国空间环境中心将对它进行密切跟踪,并及时发布有关信息。
材料二:2003年11月4日8:49羊城晚报报道,太阳黑子昨天两度“肆虐”。昨天凌晨1时许,太阳黑子第一次“肆虐”。上午9时许,掀起第二次冲击,造成北京的短波通讯全面中断,广东也有部分短波通讯中断。另外,“太阳风暴”对卫星信号也略有影响。
⑴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是
和
,它们分别发生在太阳的
层和
层。
⑵下列现象可能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所形成的是(
)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气温异常升高
C.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山体发生滑坡
⑶下列事物或现象,不可能在月球上出现的是(
)
A.放风筝
B.流星雨
C.跳高杆
D.看书籍
28.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
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29.小明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这些坑洞称为________。
(1)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根据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小明作出的猜想是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________、流星的________及下落的高度有关。
(2)小明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方案,小明采用的科学方法为_________。
(3)分析3、6、7三组数据可知,小明控制相同的变量是小球的________和小球的________。
〖提高能力〗
1.在用投影法观测太阳黑子时,会发现在不同时间里观测到的黑子分布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
(
)
A.太阳的自转运动
B.太阳的公转运动
C.黑子的活动没有规律
D.日、地距离不断在变化
2.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错误的说法是( )
A.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全球通手机用户正常通话
B.地球两极附近发生的“极光”,与太阳活动有关系
C.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植物有一定影响
D.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要注意防晒,太阳黑子则没多大关系
3.想要观测太阳,下列工具中可以使用的是( )
①双筒望远镜
②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
③涂黑的玻璃
④放大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如图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
A.日珥
B.日冕
C.光球
D.太阳黑子
5.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同时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产生不利影响,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无线电通讯受干扰
B.地磁场发生磁暴
C.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
D.气候发生明显变化
6.登月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愿望。假如你作为一名航天员到月球上进行考察,下面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在月球上行走像在空中漫步一样,轻飘飘的,可以跳跃很远
B.虽然是白天,但天空却像地球的晴朗黑夜一般,繁星满天
C.月球上万籁俱寂,航天员的脚步声显得震耳欲聋
D.月球上的一天特别漫长,几乎是地球上的一个月
7.据报道: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差可超过350℃。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月球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月球上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C.月球表面重力小,没有大气
D.月球上的一天时间比地球长
8.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孔对着地球,是因为( )
A.月球各个方向的形状差不多
B.月球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无法分辨
C.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样
D.月球背面朝地球时为新月,故只能见其一面
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报告,说雷达受到来自东方奇怪的干扰,且只出现在白天,你认为雷达受干扰,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
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B.雷达本身的故障
C.外界杂波的干扰
D.太阳活动的影响
10.[2019金华、义乌、丽水]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某天体成功着陆,实现了航天器首次在该天体背面巡视探测,该天体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本次探测还进行了多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实验,最终棉花种子首先萌发出土,长出第一片嫩芽。
⑴“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天体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月球??????
B.火星??????????
C.太阳
⑵萌发实验中要为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氧气、适宜的________。
1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我国“风云二号”卫星的实时监测,2001年3月28日17时40分至22时,太阳连续爆发6起中等强度的耀斑,其中19时40分左右和20时20分左右的太阳耀斑持续时间近1个小时。29日17时50分左右,太阳又爆发一次强烈的耀斑,持续时间约1个小时,耀斑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暴”几个小时就可抵达近地空间。
本次太阳峰年自1996年8月拉开“序幕”,1999年3月进入极盛期。从理论上说,目前太阳活动已逐渐走下坡路了。但它似乎并不服气,仍不时给地球通信、卫星、电力一点“颜色”看,专家认为这种现象还是正常的。
⑴“太阳风暴”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
(
)
A.给予地球特别多的能量
B.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
C.使地球的降水增加很多
D.使到达地球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多
⑵“耀斑”出现在太阳的
(
)
A.核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⑶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本次太阳峰年要真正滑入“谷底”,即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
)
A.2007年前后
B.2004年前后
C.2001年前后
D.2012年前后
⑷文中“颜色”主要是指太阳活动给地球和人类的带来哪些影响?
12.2012年3月8日,一波太阳风暴抵达地球,但因喷发物质没有直接朝向地球,所以实际影响小于科学家的预先估计,电网、卫星或现代导航系统基本未受干扰。据科学家分析,这次太阳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是日冕物质抛射,对外释放出太阳大气中的部分物质,运动速度较慢。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大气由外到里分为三层,写出它们的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________年,黑子数量最多的那一年叫________,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叫________。国际上规定,从________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09年开始为第________周。观测太阳黑子时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否则会对________造成永久性伤害。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是我国宇航员翟志刚穿着自行研制的“飞天”航天服出舱作业时的情景。该航天服质量达120kg,造价为3000万人民币。可支持4个小时舱外活动,并可重复使用5次。
(1)该航天服若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g取10N/kg)
(2)航天服虽然笨重,但翟志刚在“神舟七号”舱外作业时,并不感到困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在月球上物体所受的引力为地球上的1/6,则“飞天”航天服随“嫦娥四号”到达月球后的质量为________,所受的重力约为________。
14.[2019宁波]过去的2018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有了新的进展。
⑴“一个星系与地球的距离每增加326万光年,其远离地球的速度就增加73.5km/s。”这是2018年7月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该成果的理论基础是: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宇宙膨胀是________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
⑵“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所示,加“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
①行星A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________。
〖知识整理〗
⑴气体;⑵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⑶光球层;⑷太阳黑子;⑸光球层;⑹色球层;⑺短波;
⑻极光;⑼天然卫星;
⑽生命;
⑾环形山;
⑿山地和高原。
〖巩固基础〗
1.A
2.C
3.B
4.C
5.B
6.D
7.D
8.A
9.C
10.B
11.C
12.A
13.C
14.B
15.D
16.C
17.D
18.A
19.A
20.B
21.D
22.A
23.D
24.依次:日冕层
色球层
光球层
光球层
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
耀斑
日珥
太阳黑子
11
25.水、空气
26.(1)地球。(2)扔石头。27.⑴黑子、耀斑、光球层、色球层;
⑵BC;⑶AB。
28.(1)碰撞说;(2)环形山。29.环形山(1)质量、体积;(2)控制变量;(3)体积、下落高度。
〖提高能力〗
1.A
2.D
3.D
4.A
5.C
6.C
7.C
8.C
9.D
10.⑴A。⑵温度。
11.⑴D;
⑵C;⑶A;⑷使地球的磁场不稳定,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短波通信,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等。
12.(1)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2)11、太阳活动峰年、太阳活动谷年、1755、24、眼睛。
(3)使地球磁暴、干扰短波通信。
13.(1)1200N。(2)处于失重状态。(3)120kg、200N。
14.⑴没有中心。⑵①金星。②太阳黑子(或日珥、耀斑、太阳风、太阳磁暴等,合理即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