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课时复习】
人教版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专题训练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
刘
涛
注意事项:
1.本卷共四大题16小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认识中错误的是(
)
A.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分析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C.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种类,但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D.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其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⑦
4.下列事实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酒精放在敞口的容器中,质量减少
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
C.衣服被雨水淋湿后,质量增加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5.下列变化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5
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
B.5
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
g食盐溶液
C.100
mL水加入100mL酒精,体积小于200
mL
D.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小
6.高氯酸铵(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7.硝酸银在加热或光照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2Ag+2X↑+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硝酸银应保存棕色瓶中,并要避免高温、暴晒
B.硝酸银加热或光照易变质,属于物理性质
C.硝酸银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
D.X的化学式为NO
8.如图为汽车尾气处理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的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9.某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4
1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5
4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8
g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Z
D.参加反应的X与Z的质量比是2:3
10.(2019·滨州中考)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的甲和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3分共30分)
1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⑴在做“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锥形瓶中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在锥形瓶里预先加少量的细沙。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⑵我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常用的燃料是肼(N2H4)与氧化剂(N2O4)反应,可表示为2N2H4+N2O43X+4H2O,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
⑶请从微观上分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
12.新冠病毒的传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消毒与清洁对公共场所和家庭是至关重要的。
⑴过氧乙酸杀灭新冠病毒的原理是其具有强氧化性,让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外壳变质而死亡。该过程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⑵“84消毒液”用于环境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冠病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⑶“洁则灵”与“漂白剂”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荐气体X。反应原理表示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
1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应前质量/g
20
25
2
30
反应后质量(g)
30
21
2
X
⑴分析表中数据可知,x=
g,该化学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的物质为
(物质名称)。
⑵该反应中甲与乙的最简质量比为
。
⑶写一个与该反应基本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2小题,每空3分共30分)
14.初中化学课本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先将导管放入水中,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
。
⑵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在锥形瓶瓶塞上的玻璃管外端套一个瘪气球,瘪气球的作用是
。
⑶图3是过滤液体的实验。玻璃棒的作用是
。
15.某探究小组分别设计了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两套实验装置图见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利用甲装置进行验证实验:根据实验目的,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罝(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瓶底的细砂能隔热,加热玻璃管至红热,引燃白磷,锥形瓶中产生的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锥形瓶冷却后,将其放回原托盘上,天平保持平衡。
⑵利用B装置进行验证实验:烧杯中的现象是
,当反应后可观察到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
。该反应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⑶下列情形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分子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⑤物质质量总和;⑥元素种类;
⑷通过对比分析甲和乙验证实验,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保持天平平衡,使实验数据能真实反映质量守恒定律,对验证实验乙的改进措施为
。
五、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10分)
16.(2019·枣庄中考)科学研究中,常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某未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推测该物质的分子式。某科研小组经反复实验,发现2A+3B=2C+4D中,3.2gA恰好和4.8gB完全反应,生成4.4gC。请问:
⑴根据
可知,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
g。
⑵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D
A
A
C
D
B
二、填空题(本题3个小题)
11.⑴防止燃烧时放出的大量热使锥形瓶破裂;⑵N2;⑶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原子的质量也不变。
12.⑴化学;⑵+1;⑶Cl2
13.⑴24;丙;⑵5:2;⑶C+
O2CO2等。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2个小题)
14.⑴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生成,松开手之后,导管口处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⑵防止气体膨胀将瓶塞冲出;⑶引流。
15.⑴反应前、后生成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气球先鼓起后变瘪;4P+5O22P2O5;⑵产生无色气泡;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于空气中;遵守;⑶②④⑤⑥;⑷敞口容器换成有塞子的锥形瓶(带连接缓冲气球)等。
四、计算题(本题1个小题)
16.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质量=3.2g+4.8g﹣4.4g=3.6g。
⑵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3B=2C+4D
2x
4×18
3.2g
3.6g
2x:(4×18)=
3.2g:3.6g
则:x=32
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