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9 08:1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
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与带来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耕织图>(局部)》《清代纺织图》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朗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
难点: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三、教法学法: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具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理居世界首位。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清朝耕织图
2、表现: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到了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在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
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
、甘薯
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
、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3、影响: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
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治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
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2、商业: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
吴江县的盛泽镇
湖北的汉口镇
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3、商帮的产生:
晋商俗称“山西帮”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
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例如,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
票号”,便于货币流通。与晋商相匹敌的是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微商,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人口的增长:
1、人口的增长:
背景: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
原因: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2、影响:
积极影响:
增加了劳动力,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消极影响

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课堂小结:
清初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稳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要重视引进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四)、课堂练习:
1、据载,乾隆时期已拥有“十万烟火”,“富甲天下”“地值寸金”的城市是(
C

A.北京
B.扬州
C.苏州
D.杭州
2、明清商业兴盛,请问哪两个地方的商人最为活跃(
A

A.山西和徽州商人
B.广州和北京商人
C.湖南和新疆商人
D.福建和浙江商人
3、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B)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4、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主要集中在(
A

A.纺织业
B.采矿业
C.运输业
D.餐饮业
5、清朝前期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巨大的商业网,其组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①农村集市
②区域性市场
③城镇集市
④全国性市场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五)、板书设计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2、表现:
3、影响: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
2、商业:
3、商帮的产生:
三、人口的增长:
1、人口的增长:
2、影响: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