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9 08:3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在台湾的建制及对西藏的管辖、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观察、使用地图,初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理解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感受各民族对祖国的认同感、凝聚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
难点: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清朝作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样分效果?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进行今天的学习。
展示:《清朝疆域图(18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设问:把清朝疆域和今天的中国疆域放在一起看,你发现二者有怎样的关系呢?
总结:清朝的疆域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生活的边疆地区。
过渡:清朝是如何对辽阔的疆域,特别是少数民族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呢?
我们今天采用“神游”的方式,前往祖国的各地进行学习和了解。
过渡: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满清统治者对于中原文化的象征“孔子和儒学”会是什么态度呢?让我们首先来到孔子故里——曲阜。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出示:
材料1《清前期疆域图》并在地图中标示出清前期面临的反抗力量;
材料2曲阜照片:“三孔”鸟瞰、十三碑亭、大成殿康熙、乾隆、光绪御提牌匾和文字材料:“满族统治者进入北京后,立即遣官祭孔子,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头衔,又以孔子的后人“仍袭封衍圣公”。
——戴逸《简明清史》
设问:概括满族统治者对待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学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总结:满族对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的推崇与尊重既是出于对进步汉族文化的认可与接受;也是争取人民认同、消弭反抗力量的一种手段。
过渡:对于边疆的少数民族,清政府又是如何管理的呢?离开中原腹地,我们来到东南海疆。
二、对边疆的开发与管理
1.东南边疆:(1)郑成功收复台湾
展示材料:福建厦门的郑成功塑像和诗作:“《复台》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菇苦间关不忍离。”
设问:你听说过郑成功的事迹吗?他从谁手中收复?结合之前学习的知识说明郑成功的行为是收复而不是开辟或是征服?
归纳:郑成功打败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因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的时候已经在那里设置了澎湖巡检司,归江浙行省管辖。郑成功的行为是从外国侵略者手中收回领土。
展示材料:安平古堡中和赤嵌楼遗址中郑成功接受荷兰人投降的雕塑照片。
讲解:简述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的过程,渲染郑成功的英雄气概和正义行为。
设问:你如何理解“开辟荆榛”?阅读教材“人物扫描”回答:除了打败荷兰殖民者,郑成功对台湾的贡献还有哪些?
归纳:郑成功父子前后招徕了20万大陆移民,并派人教授台湾少数民众铁犁牛耕的技术。
设问:现在请用简单的话语概括台湾人民将郑成功誉为“开台圣王”的原因?
归纳:郑成功打击了侵略者,保护了中国的领土;他还开发台湾,促进了民族交流。
(2)清政府在台湾的建制
讲述:康熙年间,派兵渡海作战,郑成功的后代战败后归附中央政权,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三个县,隶属于福建行省管辖。1885年,又将台湾设成行省,台湾的地位不断提高,与大陆的联系也日益密切。
过渡:看完了东南的辽阔海疆,下面我们一起来到祖国的西南,去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2.西南边疆
展示材料: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西藏博物馆的“八思巴玉印”
设问:到达这两个地方,你会联想起之前学过的关于西藏的哪些知识?
归纳: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修建布达拉宫;金城公主入藏后唐朝和吐蕃举行会盟。元朝,设立宣政院,对西藏进行管辖。
展示材料:布达拉宫内部的五世达赖喇嘛觐见顺治皇帝壁画、西藏博物馆里的金册和金印。
册封达赖班禅
讲解:西藏宗教首领入京朝觐,顺治帝隆重接见了他并赐予“达赖喇嘛称号”;之后,康熙皇帝又册封了另一位宗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此以后,历任的达赖和班禅都会得到中央政府的“金册和金印”。
派遣驻藏大臣
展示材料:拉萨的“驻藏大臣”府照片、驻藏大臣税收文告。
设问:观察图片,说一说驻藏大臣有哪些主要职权?
归纳:行政、司法、税收等西藏一切事物达赖和班禅都需与驻藏大臣协商办理。
金瓶掣签
展示材料:大昭寺里的金奔巴瓶。
设问:你知道这个瓶子和配套的象牙签是做什么用的吗?想一想:这样的做法有什么好处?
归纳:当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有争议的时候,必须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举行金瓶掣签仪式。这样可以避免少数别有用心的西藏上层人士控制活佛、脱离中央政府的控制。
总结:经过几代帝王的不断完善,到了清乾隆时期,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已经十分稳定。乾隆颁布了《钦定西藏章程》,标志着西藏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
活动:与自己周边的同学合作,四人一组,将清朝不同皇帝对西藏的管理措施小结一下。要求:简洁、准确。
过渡:离开青藏高原向北,就到了我国的西北边疆。这里物产丰富、草场肥美,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他们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被清朝统称为“回部”。
3.西北边疆
平定蒙古族噶尔丹叛乱
首先来到的是今天内蒙古的乌兰布通。
展示材料:乌兰布通古战场照片、康熙三征噶尔丹示意图。
讲述:康熙三征噶尔丹,在乌兰布通用骆驼阵大败敌军的故事和噶尔丹的结局。
过渡:准噶尔部的残余力量被迫向西逃跑,在今天新疆地区继续挑动分裂势力兴风作浪。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展示材料:格登山记功碑照片,《平定回部得胜图卷(局部)》
讲述:乾隆统治期间,多次派人镇压回部大、小和卓等人发动的叛乱。将叛乱分子一直驱逐出中国边界。
展示材料:《平定回部得胜图卷(局部)》及其细节,提醒学生关注《伊犁受降图》大量的回部民众的行为和态度。
设问:结合材料、阅读教材,思考清军取得平叛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归纳:叛乱是分裂国家、带来动荡的行为,不得民心;清军平定叛乱时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行为,是民心所向;清军士兵战略得当、作战勇敢也是战胜的原因。
设立伊犁将军
展示图片:伊犁将军府照片。
简述:基本扫除了新疆分裂势力后,乾隆时期,设立了“伊犁将军”一职。管辖范围包括整个新疆,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理。
活动:四人一组,将清朝不同时期对西北的管理措施继续小结。
三、清朝的疆域
展示材料:1820年清朝的疆域(含行政区划)。
活动:在课本的地图中标出清朝疆域的四至。
选取部分学生的图示进行投影展示,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总结:在清朝统一政权下,我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满、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清朝疆域的统一和巩固不是靠某个人创造的,而是清朝五十多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对祖国历史的缔造做出了贡献。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