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初二年级
历史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我们有个“中国梦”
二、努力实现“中国梦”
三、正在接近“中国梦”
目录
1.释“梦”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
》展览时,首次阐述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一、我们有个“中国梦”
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复兴之路”,展示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林则徐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
中国梦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圆“梦”时间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
成立100年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100年时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1年
2049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年
走中国道路
中国梦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圆“梦”路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的历史选择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二、努力实现“中国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
·改革开放初期
发展历程: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7页)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2年十六大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上所作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年十八大
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整理自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上所作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全面部署: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
社会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党的建设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提出: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
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成果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2013-2019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脱贫致富
棚户区改造
安居工程
保险制度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
提出: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从严治党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2)内在联系
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依法治国
动力
关键
保障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意义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新发展理念
2015年10月,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绿色
共享
开放
协调
创新
(2)内容
(1)提出
发展动力问题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创新
发展不平衡问题
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协调
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改善生态环境
绿色
内外联动问题
实现合作共赢
开放
公平正义问题
增进人民福祉
共享
·创新
(3)成果
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启动仪式
突破诸多技术难关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开通运营
2.新发展理念
·绿色
中共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概念
·开放
2011年开通中欧班列
(4)意义
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2.新发展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三、正在接近“中国梦”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比2010年翻一番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高速增长
2010-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
(2)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2010-201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速度变化
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
(3)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2008-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百分点)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结构优化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2000-2019年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4月7日发布的数据,中国2019年在《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提交了近5.9万件国际专利申请,位居世界第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提交了4411件专利申请,在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一。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在短短20年间增长了200倍。
——??整理自“参考消息网”2020年4月9日报道?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的成功“归功于中国领导者深思熟虑的战略,这一战略旨在推动创新,提高国家的经济价值水平……这项战略正在发挥作用,知识产权无疑是该战略的一部分。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中国正在朝着成为更有价值的经济体方向发展。”
——??整理自“参考消息网”2020年4月9日报道?
动力转换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4)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
。它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连环亚欧,涉及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5年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实施。
2016年1月16日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
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2013年以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个自贸区成立。在自贸区内,对外贸易变得更加自由和便利。自贸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在国内的重要支点。
2013-2019年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
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3.意义
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复兴之路
》展览新时代部分《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18年7月3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参观。
我们有个“中国梦”
为
实
现
中
国
梦
而
努
力
奋
斗
努力实现“中国梦”
正在接近“中国梦”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新发展理念
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回答最紧迫的现实问题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本课小结
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
党中央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内容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对外开放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⑤全面深化改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
21世纪初,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和第41届世界博览会等国际盛会。这体现出中国
A.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B.综合国力日益提升
C.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D.开始步入世界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