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六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u—64、N—14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1.关于下列物质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酚类化合物有毒,不能用于杀菌、消毒
B.乙二醇可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
C.部分卤代烃可用作灭火剂
D.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用于防腐
2.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
)
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
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结构式
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
D.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
3.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和名称相符的是(
)
A.
3—甲基—2—乙基戊烷
B.
2,3—二甲基—3—丁烯
C.
4,4—二甲基—2—戊炔
D.
1—甲基—5—乙基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融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共价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一定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
5.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二氧化硅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铵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
6.下列物质的熔点均按由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其原因是由于键能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铝、钠、干冰
B.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碘化氢、溴化氢、氯化氢
D.二氧化硅、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B.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C.每个周期中最后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D.短周期中,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最大的元素是Na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双原子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A.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③⑤
10.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碘
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
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入溴水中洗气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2=CH-CH3
可形成顺反异构
B.含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乙烯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反应类型不同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
12.下列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加热至170
℃,可制得乙烯
B.只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加热)可将乙醇、乙醛、乙酸三种液体区别出来
C.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D.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不能用来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
13.由CH3CH2CH2Br制备CH3CH(OH)CH2OH,依次(从左至右)发生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A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NaOH醇溶液/加热、NaOH水溶液/加热、常温
B
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
NaOH水溶液/加热、常温、NaOH醇溶液/加热
C
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NaOH醇溶液/加热、常温、NaOH水溶液/加热
D
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加热、NaOH醇溶液/加热、NaOH水溶液/加热
1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M
R
Q
原子半径
1.86
0.99
1.43
1.60
0.75
0.74
最高正价
+1
+7
+3
+2
+5
最低负价
-1
-3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元素X和Q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B.X、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彼此反应
C.离子半径:r(M2+)D.
Z和Y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1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氧化和加聚反应
B.该物质分子中最多可以有11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该物质完全氧化最多可消耗13
mol氧气
16.有两种有机物Q()与P(),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只出现两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
B.二者在NaOH醇溶液中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C.一定条件下,二者在NaOH溶液中均可发生取代反应
D.Q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P的一溴代物有2种
17.某品牌化妆品的主要成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图所示反应合成。下列对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Y和Z均能和NaOH溶液反应
B.X和Z均能和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
C.相同物质的量的X和Z,与足量浓溴水发生反应,消耗Br2的物质的量相同
D.Y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18.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CS2?为空间构型为V形的极性分子
B.双原子或多原子形成的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C.氢原子电子云的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D.HCN、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19.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
B.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4F4或F4E4
C.在CO2
晶体中,一个CO2
分子周围有4个CO2
分子紧邻
D.在碘晶体中,碘分子的排列有两种不同的方向
20.下列各组物质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6种
B.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共有9种
C.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4种
D.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8种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5道小题,共50分)
21.(6分)干冰、石墨、C60、氟化钙和金刚石的结构模型如下(石墨仅表示其中的一层结构):
回答下列问题:
(1)干冰晶胞中,每个CO2分子周围有________个与之紧邻且等距的CO2分子。
(2)由金刚石晶胞可知,每个金刚石晶胞占有________个碳原子。
(3)石墨层状结构中,平均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是________。
(4)在CaF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是________,F-的配位数是________。
(5)固态时,C60属于________
(填“共价”或“分子”)晶体。
22.(13分)N、Cu及其相关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铜与钾处于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铜的熔沸点及硬度均比钾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
(4)N、S、P是组成蛋白质的常见元素,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电负性最小的是_________。
(5)已知:Cu2O熔点为1235℃,CuCl熔点为426℃,则可判定Cu2O为_________
(填“离子晶体”或“分子晶体”,下同),CuCl为_________。
(6)氮与铜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与每个Cu原子紧邻的Cu原子有_________个,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列出计算式)g·cm-3。
23.(10分)A、B、C、D、E、F、G均为常见的有机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①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催熟作用;②醛基在氧气中易被氧化成羧基。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中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2)在F的众多同系物中:含6个碳原子的同系物其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3)反应⑥和⑦均可得到G,要制备得到较纯净的G,应该选用反应_________。
(4)反应①﹣⑦属取代反应有_______;反应④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银氨溶液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请结合下列有机物回答相关问题,
(1)应用系统命名法对有机物A进行命名:___________,标注“
”的碳原子连接起来构成的图形为________(填“菱形”、“正方形”或“正四面体形”)。E是A的同系物,且比A少一个碳原子,则E的一氯代物有______种。
(2)相同质量的上述四种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氧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有机物B能实现如下转化:
各步转化的反应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1分)下图是与乙醇有关的两个实验,
(1)图1试管A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指出图1中两处明显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图2中酒精灯,反复挤压气囊,向图2装置中鼓入空气,铜丝反复出现由红变黑又由黑变红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氧化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图2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若试管B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__(填名称)。
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化学答案
1、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B
A
B
C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D
C
C
B
B
C
A
第II卷(非选择题)
2、填空题(本题共5道小题,共50分)(除标注分值外未标注分值为1分)
21.(6分)
(1)12
(2)
8
(3)
2
(4)
8
4
(5)分子
22.(13分)(1)3d104s1
(2)铜原子半径较小且价电子数较多,金属键更强
(2分)
(3)三角锥形
sp3
(4)N
P
(5)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6)8
(3分)
23(10分)(1)碳碳双键
羟基
(2)
5
(3)⑦
(4)④⑥
(2分)
催化剂、吸水剂(2分)
(2分)
24.(10分)(1)2,2—二甲基丙烷
正四面体形
4
(2)苯乙烯
(3)①
(2分)
②(2分)
(4)
(2分)
25(11分)(1)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
(2分)
导管末端伸入液面以下,易造成倒吸;饱和NaOH溶液碱性太强,易造成乙酸乙酯水解而降低产率(2分)
(2)2Cu+O22CuO(1分)、CH3CH2OH+CuOCH3CHO+Cu+H2O
(2分)
放热
(3)乙酸
c
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