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下数学3.3.2折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3.3.2折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学案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29 21:1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2)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经历从折线型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
1.
加深对折线型图象表示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折线型统计图的理解.
学法指导:自学,小组讨论.
【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知识点1
速度图象的意义
在速度与时间的图象中,通常用横轴表示
,用纵轴表示
,图中的“水平线”表示物体在
,“上升的线”表示物体的行驶速度在
,“下降的线”表示物体的行驶速度在
.
知识点2
路程图象的意义
在路程与时间的图象中,通常用横轴表示
,用纵轴表示
,图中的“水平线”表示物体在
,“上升的线”表示物体在远离基准点,“下降的线”表示物体在
基准点.“水平线”表示物体
.
注意:利用图象解决问题时,分清横轴,纵轴表示的是什么变量尤为重要.
二.学习过程
1、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物体从_____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运动;
(2)b代表物体________________运动;
(3)c代表物体________________运动;
(4)a表示的速度________d表的速度(填“>”、“=”或“<”)
2、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物体____________运动;
(2)b代表物体____________;
(3)c代表物体______运动直至回到______;
K]
例1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速度往往是变化的。下面的图像表示一辆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1)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多少时间?它的最高时速是多少?
(2)汽车在哪些时间段保持匀速行驶?时速分别是多少?
(3)出发后8分到10分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
(4)用自己的语言大致描述这辆汽车的行驶情况。
例2.如下图是甲、乙两人同一地点出发后,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此变化过程中,__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_是因变量.
(2)甲的速度________乙的速度(大于、等于、小于)
(3)6时表示________
(4)路程为150km,甲行驶了____小时,乙行驶了_____小时.
(5)9时甲在乙的________(前面、后面、相同位置)
(6)乙比甲先走了3小时,对吗?__________
三延伸训练
1.如上图是一辆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填空:
(1)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最高时速是________千米/时;
(2)汽车在________,________保持匀速行驶,时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段内加速行驶,在_______、_______时段内减速行驶;
(4)出发后12分到14分之间可能发生________情况;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辆汽车的行驶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你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困惑?
【课堂检测】
(1)一列火车从青岛站出发,加速行驶一段时间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火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火车又加速,一段时间后再次开始匀速行驶,下面可以近似地刻画出
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的图是下图中的(

A.
B.
C.
D.
(2)小李骑车沿直线旅行,先前进了a千米,休息了一段时间,又原路返回b千米(b
3.小明一出校门先加速行驶,然后匀速行驶一段后,在距家门不远的地方开始减速,而最后停下,下面哪一副图可以近似地刻画出以上情况:(
)
速度
速度
速度
速度
A
B
C
D
4.如图,射线甲、乙分别表示甲、乙两车所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则两车速度关系是:(
)
A.甲比乙快
B.乙比甲快
C.甲乙同速
D.不能判断
5.宁安市与哈尔滨市两地相距360千米.甲车在宁安市,乙车在哈尔滨市,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A地相遇.为节约费用(两车相遇并换货后,均需按原路返回出发地),两车换货后,甲车立即按原路返回宁安市.设每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两车间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2)说明从两车开始出发到5小时这段时间乙车的运动状态.
6.小明读七年级,他很想一个人郊外秋游,但妈妈不放心,让他将一天的时间安排做一个详细计划,于是小明绘制了图交给妈妈,你能根据这幅图想象一下小明的秋游情况吗?
【布置作业】:教材75页2、3、4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活动较积极,内容好理解,教学效果良好。
速度/v
时间/t
a
d
c
b
0
路程/S
时间/t
a
c
b
0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