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面积和面积单位》课件 北京版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面积和面积单位》课件 北京版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29 10:1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封闭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黑板表面的大小叫黑板的
面积。
讲桌面的大小
叫讲桌面的面积。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
<
<
<
18个
21个
10个
12个
10个
12个
>
猜一猜,谁的面积大?
18个小正方形
9个小正方形
利用小正方形比较面积大小时,必须要统一正方形的大小,
也就是必须统一面积单位。
1、找一找、看一看:请大家在学具袋中找出1平方分米,仔细观察这个面积单位是什么形状的?
2、量一量、比一比:请大家拿尺子量一量,看它的边长是不是1分米?1平方分米与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最为接近?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估一估、摆一摆:请大家继续同位为一小组,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一摆,看看几个平方分米能将你的课桌面摆满?课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下面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出的三个省(直辖市)的轮廓图,比较这三个省(直辖市)的面积大小。
2、下面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说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
15
16
27
3、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计量单位。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黑板长4
小明身高128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学校操场的面积是7200
平方厘米

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小华腰围6
分米
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跟大家分享下吧!
4、用四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它们的周长呢?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是建立二维空间观念的起始概念课。“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是《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因为空间与人类的生存活动密切相关,了解、探索和把握空间,能使人更好的活动、生存和发展。同时,空间观念又是创新所需的基本要素。所以,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建立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是数学教育教学务必落实的重要目标任务。
1、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2、通过触摸、比较,认识面积的意义,知道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记一记等过程来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通过操作、感受、体验创建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并在大脑中建立它们的表象。
3、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有序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认识。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
对于《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传统的教法是教师
直接给学生讲解面积的含义,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学生
死记硬背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定义,这样的教学很难使学生
形成二维的空间观念。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
情境、模型等材料的支持,需要眼、耳、口、手、脑、心
等器官协同参与活动。因此,我确立了“实施直观教学,
注重经历体验,丰富直接经验,发展形象思维,建立空间
观念”的设计与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中
去学习,在操作、感受、需要中去创新,使学生透彻地理
解面积的含义,创造性地认识面积单位,真实地感受面积
单位的形状和大小,在大脑中清晰地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迁移引新
由周长导入,初步感知面积的意义及它和周长的区别
探究新知
通过找一找、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记一记、估一估、摆一摆等活动创立面积单位
巩固拓展
加深对面积概念的认识和面积单位的表象,区别周长和面积
总结评价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