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3.1说课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3.1说课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30 16:5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说课
各位老师好,今天针对本节课—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本章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强、弱电解质的关系,教材设置该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强、弱电解质概念,进而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包括电离平衡的建立及浓度等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和本章的核心,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是学习后面的几节知识的重要基础,特别是与盐类的水解与本节课存在比较大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该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共性的认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三部分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是对电离平衡的定量描述。根据K值,可以判断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比较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对电离平衡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为下一节水的离子积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学到对平衡体系进行定量研究的科学方法。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在前两部分,接下来我要说说本节教学重难点以及核心素养。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物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3.
(1)教学目标①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通过学习,学生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认识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掌握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达平衡时的特点,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概念及特点、影响电离平衡的移动,并将化学平衡原理适用于该体系,将知识应用于实际。②、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意义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使学生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
(2).解决难点方法
①通过设置“讨论环节”,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准确性。
②利用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二.学法分析
通过学习电离平衡的特点、平衡移动,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学会类比、归纳的方法学习理论知识。
三.教法分析
①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的效果,强化对学习重点的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②通过实验设计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③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平衡的原理完全适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建立起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

使用电教手段,借助电脑动画,形象直观地模拟、演示醋酸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便于学生更好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特征,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通过教学可体现出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理念
1.进一步领悟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从学生的经验和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
3.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 
4.积极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五.教学程序
1、问题引入: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常用的酸,盐酸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和去除水垢,为什么不用盐酸代替醋酸呢?
醋酸和盐酸都是常见的酸,二者电离程度是不相同的,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结论?由学生讨论实验方案,最终形成实验方案,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探究两种酸的不同
实验设计:(1)同浓度醋酸和盐酸导电性实验(2)
同浓度醋酸和盐酸与镁条的反应速度的快慢(3)同浓度醋酸和盐酸溶液的pH
2.由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实质:
实验一发现导电性不同,灯泡的亮度不一样。引导学生思考,导电性与什么因素相关?实验二开始HCl与镁条反应比较剧烈,酸与金属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金属的反应,酸的浓度相同,其他条件也一致,而反应的速度却不一样?
3.学生讨论结果:与自由移动离子浓度有关。两种同浓度的酸导电能力不同,说明两者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不一致。同浓度不同电解质在氢离子浓度不一定相同。说明盐酸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醋酸中氢离子的浓度。实验三测定两种溶液的pH,pH值盐酸为1,醋酸小于1,验证了实验二我们的推测。盐酸是完全电离的,而醋酸并没有完全电离。
4.归纳小结:电离程度不一样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温度、压强),当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达到了电离平衡.
5.课堂练习
利用上一节所学平衡知识,通过勒夏特列原理解决研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与移动结果。设置相应习题巩固弱电解质的概念。
六.效果及反思
1.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学习的时候,要把握好设计的实验可行性,并重视实验的基本操作。
2.应充分重视课本中的“交流与活动”及基本的概念,让学生重视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