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019级高一下五月联考
历史试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铁犁牛耕的产生????????????????????????????????????B.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单位产量的提高????????????????????????????????????D.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2.《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 )
A.注重农业时令??
??B.尊重自然规律????
C.重视历法指导?
???D.强调精耕细作
3.西汉“田虽三十……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这说明汉代( )
A.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田赋之外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困苦
C.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饥寒交迫???
D.高利贷导致大量农民濒临破产
4.《元丰九域志》宣城县下有镇名“符里窑”,史载,符里窑于宋熙宁十年上交商税1408贯612文、盐税802贯527文,相当于江淮间小县上交之数。该商税中可能征收的瓷器税是(
)
5.右图为汉代最先进的利用水力的工具。
此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
A.汉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
B.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
C.水力利用技术开始于汉代????????D.西汉官营冶铁业生产状况
6.
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诸多行业中已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政府对手工业者控制减弱
D.官营手工业已破产
7.右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8.《徽州府志》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据此可知(
)
A.徽商的形成多为生存所迫
B.徽商以技艺换粮具有灵活性
C.徽州地区经商理念浓厚
D.徽州交通优越催生徽商
9.唐律规定:“诸市司评物价不平者,计所贵贱,坐赃论;入己者,以盗论。”“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唐律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结伙行骗等行为,规定最低要杖八十。这说明( )
A.唐政府重农抑商,遏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B.唐代对市场的严格管理维护了市场秩序
C.唐代坊市制度不断完善,商品经济发展
D.唐代对市场管理遵循了商品的价值规律
10.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从经济方面来说,宋朝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明显的进步”。下列属于其“进步”表现的是
( )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1.据记载,宋代东京汴梁宣德楼南边一条“车驾出入”的御街及其两边的御廊,也“许市人买卖于其间”。这反映了
(
)
A.市场规划混乱
B.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C.中央集权削弱
D.城市防御功能增强
12.汉武帝时期对手工业者、商人、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实行算缗令.规定每二缗(每千钱叫做一缗)纳一算(二十钱),无论有无市籍者都不能例外。纳税数额要求自报,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一经查出就没收其财产,并发配到边疆服役一年。此举( )
A.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西汉的土地兼并
B.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商业的正常发展
C.限制了商人操纵价格投机倒把等活动
D.沉重地打击了商人的投机兼并活动
13.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14.“下图是根据清朝前期广东海关税收收入情况所绘制的示意图。该图表明清朝前期
A.清政府仍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中国同外国的交往在日趋加强
D.中国对外贸易仍有一定程度发展
15.明清时期,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由此可知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工商皆本”思想深入人心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当完善
D.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16.马克思曾经说过:“依靠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在促进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方面,没有发生丝毫影响”,影响这种出口贸易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工业生产产量不足????????????????????????B.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
C.中国通商口岸数量过少????????????????????????D.英国的产品有质量问题
17.1894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侨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15年,免税3年。当时该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
C.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D.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对华侵略
18.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家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随着时局变幻,该公司不断经历波折。下图摘自《汉冶萍公司史》目录,请判断第四章
第三节的标题可能是( )
A.汉冶萍确立官办的体制?????????
B.汉冶萍举借日债及后果
C.汉冶萍在重庆再建新厂?????????
D.国民政府接收汉冶萍产业
19.下图是1912年、1936年中国进口
产品分类统计。其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
我国(
)
A.工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B.重化工业发展日渐萎缩
C.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D.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
20.如图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
A.轻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
B.轻重工业资本薄弱
C.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D.轻重工业地区分布不合理
21.
下图为20世纪30年代初刊登在《申报》上的整版广告。以下对此广告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将企业利益置于中华民族利益之上???B.体现出实业救国与抗日救亡相结合
C.表明日本侵华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
D.有力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2.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马寅初对统制经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C.官僚资本迅速膨胀?????????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
23.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4.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国民政府这样做主要是由于( )
A.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
B.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25.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
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26.
1954年,毛泽东指出:“孤立的、分散的、守旧的、落后的个体经济限制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它与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日益暴露出很大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在农村实行了(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社
C.包干到户
D.人民公社化
27.
下表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进口和工矿产品出口分别占进出口贸易的比重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我国对外贸易致力于改善民生
B.西方对华经济封锁被打破
C.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D.我国工业化水平得到提升
28.
下表是我国1960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 )
年份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
21.8
26.1
52.1
1962
33.6
30.3
36.1
A.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B.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合理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效开展
29.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1980年、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分别为304.77万吨、320.56万吨、407.31万吨,油料产量分别为5.21万吨、7.69万吨、11.91万吨。这反映了此时的中国( )
A.市场经济已取代计划经济
B.农村经济改革成效明显
C.城市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
D.城乡经济交流稳步发展
30.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 )
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
B.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
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唐宋时期中国声威远播,其富甲天下吸引着远近各国商人纷至沓来。由于海上交通空前发达,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海外贸易,而陆路交通又时常受到西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和控制。因此,这一时期,海外贸易逐渐取代对外贸易的格局。
材料二
清初,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限制海外贸易。康熙在位时,曾一度开放漳州、澳门、宁波等少数港口,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又趋繁盛。到乾隆、嘉庆年间,面对英国等国殖民者在沿海的非法活动,对外通商只限定在广州一处,清政府又一次将海外贸易封闭起来。
——摘编自李世龙《试论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8分)
32.经济结构的变动通常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图片,回答材料一图一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4分)
(2)读材料二图片请列出材料二中的五种经济成分?(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据材料二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有哪些?(12分)
仁寿县高2019级五月联考历史答案
1——5:D
D
B
D
B
6——10:B
C
A
B
D
11——15:B
B
C
D
D
16——20:
B
C
B
A
C
21——25:B
C
D
C
D
26——30:B
D
B
B
D
31题答案:(14分)
(1)原因:唐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海上交通的发达;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陆上贸易受到西部少数民族的威胁。(6分)
(2)原因: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清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台湾反清势力联系;西方殖民者在沿海的侵扰。(根本原因必答4分)
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4分)
32题答案:(26分)
(1)特征: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分)
影响: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
(2)
①自然经济
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③洋务企业
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⑤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0分)
(3)
成效:
引进先进的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在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6分)
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辛亥革命;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团体的涌现及海外华侨大量投资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