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4.4一亿有多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4.4一亿有多大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29 11:3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亿有多大
教学目标
1、在探索中学习“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方法,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借助推算和计算器的计算,从不同角度具体感受一亿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
2、通过小组合作,提升自身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
3、通过具体情景,树立环保理念,养成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优良品质,进一步感受该知识的生活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时间、高度、重量等体验体验、感知一亿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⑴、学生:计算器。
⑵、教师:米尺。
学习者分析

“一亿有多大”是学生在学习了认数和使用计算器的知识后所进行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在本节课的活动中,主要通过学生的小组活动的形式,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事物,注重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自主地探究,推算,猜想,实验,交流等等丰富的数学活动,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同时,本节课还渗透了节约粮食的思想教育。将数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设计:
一、广告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进入一段广告,请同学们用数学的角度来欣赏,找出广告中的数学信息。
(播放广告视频:“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3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师:从这段广告中你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3亿是多少个1亿?那一亿有多大呢?
(填空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1亿是10个一千万,
100个一百万,
1000个十万,
10000个一万……
1000000000个一)
师: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一亿究竟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借助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来研究,去感受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亿有多大?”。
(板书课题:一亿有多大)
二、数一数,从时间中感受一亿的大小。
1、过渡:同学们,同学们,其实世界上有一样非常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时间。如果不注意珍惜,时间就会一秒一秒地悄悄地流失。那数一亿要多少时间呢?数1亿个作业本你估计要多长时间?
(学生大胆估计,教师记录。)
2、师:有什么好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吗?(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启发:可以先计算出数“一部分”本子的时间,再由部分推算出数一亿个本子的时间。】
继续提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计算出数50个本子或100个本子的时间。
继续追问:为什么不选17本、23本来数呢?
启发学生说出:为了方便,应该取整计算。
继续追问:在课堂上选择多少个本子来数比较合适?
【鉴于数得太少,不太精确,数得太多,又太浪费时间,引导学生选择100本试试看。】
3、教师来数,学生计时。
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数100本作业本的时间推算出数1亿本作业本的时间。
4、学生借助计算器推算出:一亿个作业本需要不吃不喝不睡不停的数将近3年的时间,并发表感受。
90000000÷60=1500000(分)
1500000÷60=25000(时)
25000÷24≈1042(天)
1042÷365≈3(年)
5、小结:这个数据跟我们估计的结果对比起来,你们感觉怎样?
教师总结:数一亿本练习簿的秒数大约相当于3年的时间。(板书:相当于3年)不过,人总得吃饭啊、睡觉了啊,一天24小时不能全部用来数本子啊,所以每天最多也只能有8、9个小时用来数,对不对?那样,数完一亿本就会要9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大家今年11岁,从现在就开始数,要数到二十岁才能把一亿本练习本数完哪!
6、问题拓展:我们南长街小学大约有1600名学生,如果1名小学生每年使用10本作业本,那么1亿本作业本我们学校全体学生用上(6250)年。
100000000÷16000=6250(年)
三、
排一排,从长度中感受一亿的大小。
谈话:在刚才的数一数的活动中,大家从大胆的猜测开始,经过认真的动手实践,再到仔细的推算,最后通过对比感知对一亿的大小进行了探究,而且都获得了成功。我们再来通过排一排的方式,再来感受下一亿的大小了呢!
(1)实际测量长度
请10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行,师生共同测量出长度。
(可能会出现测量的结果不是整米数,取整米数的近似数来表示)
(2)列表进行推算
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呢?
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形式,小组活动也来列个表填一填,并反馈交流结果。
(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
出示书上问题:地球赤道全长40000000米(四千万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计算器算一算。
指名请生说一说。14000000÷40000000=3.5(圈)
提问: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什么了?(指名说一说)
四、称一称、从重量中感受一亿的大小。
谈话:通过数一数,排一排,我们感受到了一亿的大小,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个工具,(出示天平)大家猜猜我能用这个天平做什么呢(学生对天平已有认识,所以能够想到“称”)那下面我们就用称一称的方式再来感受下一亿的大小。
(1)实际“称一称”
出示100粒大米,在天平上称一称,共同测定出100粒大米的克数
(2)列表进行推算,解决两个问题
①对于第一个问题,教师进行指导。
(全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
提问:13亿人为什么乘13,而不是乘13亿(让生明确这个13亿后面的亿给了一粒大米,那么也就是一粒米变成一亿粒米)
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第一个问题。2500000×13=32500000(克)
②解决第二个问题。
(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
自主完成,师巡视指导。32500000÷400=81250(天)
指名交流反馈。
81250÷365≈223(年)
提问:看了这两个计算结果,你想说说什么呢?(在这里不仅让学生说说一亿的大小,同时要让学生说说节约粮食,体会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小结:同学们,够一个人吃上二百多年哪!全中国这么多人,每人节省一点,聚起来就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所以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看一看,从视觉中感受一亿的大小。
师:我们都没有想到一亿粒大米可供一个人吃两百多年,可见节约粮食的重要性。那么如果一亿个点摆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呢?
(课件逐渐演示1个绿点到100万个绿点的变换过程。)
师:如果一亿个点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大胆猜测)
(课件突然定格在绿色全屏)
师:其实这仅仅是几百万个点而已,一亿个点摆在一起的感觉,你可以自己想象一下。
六、读一读,从生活中感受一亿的大小。
师:一亿跟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忽略一亿可能会让生活变得很困难。
1、如果一亿个人每人浪费一滴水,而这一亿滴水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千克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能供缺水地区的一个人用3年。
2、如果一亿个人每人浪费一张纸,那一亿张纸叠在一起,却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3、每人节约一双筷子,一亿人就能节约一亿双筷子,可以少砍生长了20年的大树25000棵。
谈话: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和一亿相关的例子。
1、一本新华字典约有66万个字,152本字典所包含的总字数才够一亿个字。
2、一枚一元硬币是6.05克,一亿枚硬币的重量比成年蓝鲸的3头还多4倍。
3、如果一个本机有50人,一亿名学生大约可以组成两百万个班级。
4、一个人一步大约是50厘米的距离,一亿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万圈。
七、信息回归,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1、重新回顾广告中的讯息,“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3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地球赤道有40000000米)”
师:再看到这条信息时,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现场拿出一杯香飘飘奶茶,一个杯子看起来很短,但是三亿杯连起来的力量就不容小觑了,竟然可绕地球一圈。亿这个单位真的很大。
2、请一位同学现在摸一摸奶茶杯子的材质。
师:这个杯子是什么做的呢?你还在哪儿见过类似这样的纸质容器?
(学生联想到:一次性水杯,桶装方便面,一次性饭碗,麦当劳肯德基饮料杯等等。)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纸纸容器都是用什么做的么?(树木)
想知道纸杯对树木的危害么?(看一个学生日记进行感受)
师:同学们,在这个地球上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舍弃这些一次性的物品,我们要从每一个人,每一粒米,每一张纸,每一滴水做起,保护环境。
八、梳理反思,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1、感受了一亿很大。
2、学会了推算的数学方法。
3、要做个细心的孩子,在试验操作中要尽量减少误差。
4、树立了节约、环保的理念。
九、课外延伸:
快乐自助餐(任选一个主题来研究一亿有多大,并写在数学日记里)
1、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2、一亿枚一元的硬币大约重多少吨?
3、步行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4、一亿个学生手拉手站成一行能绕地球赤道多少圈?
5、打一亿个字需要多少时间。
四、板书设计
一亿有多大?
数一数
排一排
称一称
看一看
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