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天立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天立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9 13:09:51

文档简介

高一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
谢幕的情状:③交代了作者忧伤的原因,与下文人们对此无动于衷的态度形
1D【解析】A项,“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直成对比。(每点2分)
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错误,不是因为文艺工作者具有中国美学
9①作者小时候在牧区看到的壮美、多变、短暂的黄昏景象。(2分)②
精神,而是要想深化"抗疫文化”书写,作品本身需要具备中国美学精神。B项,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大美的景象。(2分)③被物质和浮华淹没的精神追求。(2
“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
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错误,原文第二段是说“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
10C【解析】上文谈徐若虚治病的能力,此句谈他对待不同患者的态度
写?笔者认为应…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故“富贵贫贱”应理解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贫贱”后应断开,排除B、D
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不是进行“抗疫文艺”创作,而是深化“抗疫文艺”书写。
两项。A、C两项的区别在于“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的断法。“贵”“信”
C项,“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错,太过绝对。
均为动词。“责”意为“在意”,“不责其报”即不在意患者的回报。“信
2B【解析】B项,“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抗疫意为“相信”,承前断则句意不通,故排除A项
文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错误,“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11.D【解析】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在段首,本段强调的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12.A【解析】“学医的人虽然积极钻研医术”错,原文是“学者日以怠”,
3D【解析】本题D项,“只有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
学医的人每天越来越懈怠、消极
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表述错误,以偏概全。故选D
13.(1)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
4A【解析】本题中,A项,“材料-…教育资源实现了共享实现了共享′
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殚、卒、交责、是,一点
错误,材料一说的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使得教育资源在大1分,大意1分)
数据时代实现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文中说的是“可能”,选项混淆已然和未然。
(2)(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
5C【解析】A项,“解决了教育不公平问题"错误。材料四只是说”为促进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定语后置、重金
教育公平提供了新路径”,并非解决了”。B项,“只要…就能…”的说法过于师、止,一点1分,大意1分)
绝对,文中只是说“增强其在未来的竞争力”。D项,“都远远超出了其他省市
【参考译文】
错误,曲解文意,文中说的是“浙江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指数居全国之首”
楚地的风俗是相信巫师而不相信医生,从三代以前就是这样,现在更是这样。凡是生病
并不代表每个方面的成绩都超出其他省市
的人,不管(时间)长短、(病情)重浅,药一旦被喝入口中没有效罘,立刻被摒弃。对于
6①教自资源将实现共享,可以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②在线教育的用师(台的手段),反复几十次都没有效果,也不后悔,并且还非常自责,用尽他们的线财
户规模将越来越大。③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将得以实现,真实性将得到有效保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
障。④助力破解教育教学难点
晩了。始终没有一勹话加以谴责巫师。因此病好了常常归功于巫师,病没有治好常常归咎于
7.B【解析】“每层的感受都与对黄昏夕阳的描写相结合”分析有误,原
医生。有没有效罘,巫师常常受到最高的奖赏,而医生就落在后面。所以从医的人渐渐地想
文最后作者表达反思时没有结合具体的黄昏描写。
要追求利益,取信于人,又必须假借鬼神的占验才能被接受,即使有很高的智慧也很少不感
8①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昏中的天际比作一锅粥,将红云到困惑。甚至沅水、湘水之间用人来祭祀不应当祭礼的鬼,追求利益,被重刑处罚却不怨恨,
比作烈火中逃窜的猛兽;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夕阳在落山前的灿烂和不甘心因而巫师的祸害根深蒂而不能消除。医道已经很久不能超过巫师,即使有好医生也不能发
1页共2页内江天立高2019级高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内江天立高中2020年春季第三次月考
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
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目前“抗疫文艺”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的问题,缘于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防控阻击战之中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表达创作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劲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这种激情澎湃的创作现象与阶段,一般来看
注意事项
在灾难到来之初都会经历。在持续和沉淀阶段,却需要理性思考和艺术思维的贯通。一场灾难对人民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斑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生命财产、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重的。灾难题材的特殊性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題囯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隐含着书写方式的独特性。嚅要芑杋家对灾难夲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荡性等展开綜合性、系统性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岀的自救互救、防控
3.答非选择題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λ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岀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
5.考试结東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涌现出更多
现代文阅读(36分)
生动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史诗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选自李明泉《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光明日报》)略有改动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
A.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
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中华民族直面灾难、顽强抗争的精神
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
B.作者认为,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
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λ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
C“抗疫文艺”扎根于现实生活,其创作必须客观描述、真实反映,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
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
有丝毫改动,否则就是罔顾事实。
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
D.在灾难刚刚来临的时候,文艺工作者因急于抗击灾难而创作的作品,会存在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
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
国本,即一国之本。“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冋同仇敌忾
A.文章整体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并列结构提出并论证解决问题的
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
办法,最后发出呼吁
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
B.“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影响。抗疫文艺宣传中国
献艺术力量。
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笫一位。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
C.文章从政策倾向、创作核心、创作原则、创作使命四个角度为提高“抗疫文艺”水平指明了道路
接影响到毎个人的生命安全。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相融,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
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
D.第五段引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诗句,从反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否则
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亼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
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
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堿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A.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心百姓利益,在作品中融入生命关怀和人性
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这次疫情影响之广前所未有。
美善,才可能发挥文艺作品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不
艺术创作既需要以客观事实为本,书写符合生活的真实,也要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讲究艺术表
求甚解。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就易以偏概全、一叶障目。金代著名文学
现和表达,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酌奇”“玩华”
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
C.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和群众心理都造成了伤害,抗疫文艺创作不应只停
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事与细微的客观描述完美结合,以一部
留在表象书写上,应进行深度思考,创作出优质作品
部具体抗疫作品,反映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D.灾难题材与其他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同,它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抗疫创作中,只有将个体感受
风貌。离开或曲解,甚或为了所谓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
融入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