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本课有三个子目,冷战与两级格局,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两级格局的瓦解。
第一目,冷战与两级格局讲述了冷战产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冷战是新航路开辟以来延续四百多年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彻底终结,也是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序曲。
第二目,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讲述两个超级大国在将近半个世纪中的斗争与妥协,同时,在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中,也孕育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目,两级格局的瓦解,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扭转。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的形成等史实学习,培养史料实证历史核心素养。
2.
通过美苏冷战导致德国分裂等史实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的命运与世界大局联系在一起,增强战略意识。
3.通过对美苏冷战的评价,客观全面地认识其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设计意图)以漫画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氛围。通过这幅漫画使学生认识到冷战中美苏的针锋相对,并利用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提问,后一个战争是什么?引出本课的课题。
【讲授新课】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的概念
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冷战形成背景
教师出示美苏两国军事实力对比图,通过数字对比可以看到: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成为势均力敌的两个超级大国。
(2)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体系,苏联在东欧国家建立了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使得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展示材料: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张弘毅《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
(3)美国在经济、军事实力膨胀的刺激下,利用重组战后世界的机会,发起和组织一系列国际性政治、经济机构。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将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展示材料:
材料一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美杜鲁门在1946年的讲话
材料二
当美国人发现自己强大到可以影响全世界的时候,它会毫不犹豫地想要把整个西欧,乃至于把世界所有地区都置于它的保护和控制之下,并渴望按照美国的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而前苏联的存在,特别是前苏联的扩张,会被美国看成是对自己国家利益的严重威胁,以至不惜在二战后迅速采取与之全面对抗的极端政策。
——杨奎松
(4)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苏联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为确保东欧国家对苏友好,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
展示材料: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
过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日益高涨。再加上战后初期美苏的综合国力总体上是旗鼓相当的,如果开战,两败俱伤,这是美苏都不愿意看到的。为此,两大集团之间展开了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于竞争状态——冷战。
3.冷战的内容
(1)政治:杜鲁门主义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一篇咨文,宣布世界已经分裂成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展示材料:
世界发展到当今阶段,几乎每个民族都不得不在两种生活方式中做出选择,通常,这种选择并不是自由的选择……我认为,一些国家的自由民族正在抵抗国内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的颠覆,我们必须把支持这些自由民族作为美国的对外政策。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1947年3月12日)
在美国的“冷战”攻势面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苏联、东欧国家的反击行动首先服从于苏联的外交战略。1947年9月22-27日,在波兰举行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会议,苏共代表在会上作了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根据这个报告会议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的反民主阵营,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宣言还揭露了美国向全世界扩张的战略意图,要求各国共产党制定一个共同的行动纲领和策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鉴于这样的国际形势,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机构,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2)经济: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
①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战后初期的西欧满目创伤,经历战争浩劫的西欧各国呈现一派衰落破败景象。经济困窘激化了各种矛盾。西欧的动荡,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以及苏联在欧洲影响的发展,使美国把注意力集中在欧洲。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发和出于它自己的经济原因,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了演说,概述了美国援助欧洲的方针,这个演说被称为“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方案,马歇尔计划的法律形式出台,4月3日,经杜鲁门总统签署,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4月3日开始执行,到1952年6月30日宣布结束,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马歇尔计划帮助战后西欧恢复了经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在西欧确立了无可怀疑的领导地位,西欧各国纳入了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轨道。
②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同时也为了打被西方家对苏联、东欧的经济封锁,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以全面解决苏联、东欧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问题。经互会的宗旨是,力图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相对抗。经互会的成立标志着战后初期欧洲不仅在政治上分裂,而且在经济上也被划成两部分,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
【想一想】教师出示材料,带领学生思考:“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关系?马歇尔计划产生什么影响?
从1948年至1951年,参加计划的国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工业产量就比战前增加25%,农业产品增加40%。欧洲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47年的1196亿美元增加到1951年的1590亿美元;增长了32%
。随着经济的恢复,西欧各国政局稳定下来,强大的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的影响也相对减小了。
——萧国亮
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和重要支柱,两者都是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步骤。马歇尔计划促进西欧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并且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最终遏制共产主义。
(3)地缘政治:第一次柏林危机
根据二战期间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联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美英为了扶植双占区,稳定战后混乱的德国经济市场以对抗苏联,于1948年6月18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苏联针锋相对,6月22日在东柏林发行“D”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
为了对抗西方,6月24日,苏联切断西占区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苏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苏联做出主要让步,危机平息。
虽然四方宣布解除在西柏林的非常军事行动,但是德国分裂的局面无法挽回。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定都波恩,西德享有自治权。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定都柏林,德国就此分裂。
(4)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随着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想一想】为什么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随着北约和华约的相继建立,除了少数几个中立国家之外,整个欧洲,已经成为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最前沿,因此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4.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到20世纪50年代中前期,美、苏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美方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方。印度、印尼等国处于两大阵营之外。
展示材料: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阅读教材,课堂学习,知道冷战的原因,内容。通过阅读地图,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空间概念,培养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过渡: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在美苏开展对话的同时,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这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1)表现:第二次柏林危机
德国分裂过程中,德国首都柏林也同样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柏林处于民主德国境内,但根据美苏达成的协议,可以经由水路、陆地和空中通道与联邦德国保持联系,同时,东西柏林之间市民可以自由往来。
随着冷战的加剧,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沿西柏林四周筑起了条长近一百七十千米,由水泥墙、铁丝网和瞭望塔组成的封锁线,用以阻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这条封锁线称为“柏林墙”。柏林墙的修建阻止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人员的自由往来,也使得一些德国家庭分居两地。
展示材料:
这堵墙全长165公里,分内外两层,两墙之间有100米宽的“无人地带”。墙边设有280个观察哨、137个地堡、273个警犬桩以及总计108公里长的坑道。
——孟钟捷、霍仁龙主编《地图上的德国史》
展示材料:《你好,爸爸》
1961年8月12日,星期六,住在东柏林的母亲西尔维娅带着四岁的女儿来到西柏林看望父母。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第二天醒来后,一道墙从此分开了他们的家庭……他的丈夫、孩子的父亲还在那边。没有办法,西尔维娅只能每天下午抱着孩子来到墙边,来到能看到丈夫下班时经过的地方,向墙的那边张望,孩子呐呐的说着“你好,爸爸”。这样的悲剧一直持续到两德统一。
过渡:东西方矛盾的激化除了第二次柏林危机,还有古巴导弹危机事件。
(2)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美国空军侦查发现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以阻断正在运往古巴的武器运输线,并以战争相威胁,28日赫鲁晓夫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的导弹,危机结束。
这是冷战期间苏美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苏美双方在核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苏联与美国的相互妥协而告终。
【合作探究】教师出示材料,与学生一起回顾古巴导弹危机,在分析材料过程中理解美苏冷战的特点和双方的策略。
材料一
为了利用古巴的特殊地理位置对美国形成威慑,以此弥补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差距,赫鲁晓夫决定向古巴运送中程核导弹和重型轰炸机。这一行动从1962年7月起实施,到10月份,已有42枚导弹被秘密运往古巴。苏联的行动被美国的U-2侦察机发现。10月16日至22日,肯尼迪在权衡几种方案的利弊后决定对古巴实施武装封锁,迫使苏联让步。美国在整个封锁行动中的目的是向赫鲁晓夫传递信息,而不是使其丢脸,美国的强硬决心和谨慎措施获得了成功。10月26日下午,苏联愿意在联合国监督下撤走导弹,条件是美国公开承诺不入侵古巴并从土耳其撤走类似的武器。美方表示可以接受。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美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没有走向直接军事冲突原因。
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美苏冷战的特点。
原因:①双方(特别是美国)的谨慎与克制;②苏联部分要求得到满足;③美国实力强于苏联,苏联作了妥协;④美国处置措施得当。
特点:①既有激烈(紧张)对抗,也有缓和;②美苏双方互有攻守;③在冷战对抗中,美苏双方都有自我控制机制,避免走向直接军事冲突。
过渡:冷战下的世界除了有对抗之外,还有一些新势力在发展。
2.多极力量的成长
(1)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①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与发展
谋求统一是欧洲政治家长期的愿望。欧洲国家有共同的地域、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语言上也有相通性。冷战背景下,欧洲和苏联格格不入,同时又受到美国的控制,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欧洲各国决定走向联合。同时,西欧各国普遍较小,为了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各国必须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70年代以来,欧洲共同体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欧洲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开始积极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
②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此前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60年代末,日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稳步增长。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
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不久,由于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沙文主义,内部的矛盾和冲突爆发。苏联和南斯拉夫关系的恶化和公开破裂。
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苏联依然坚持民族利己主义,粗暴干涉东欧国家内政,苏东关系继续恶化,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放弃改革。
②中苏关系的破裂
冷战期间,因为外交、军事上的对立,也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我国和苏联产生了一系列的对立,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
展示材料:
1960年7月,苏联政府单方面决定,在一个月内撤回全部1390名援华专家,废除343个专家合同和257个科技合作项目。此举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造成巨大损失,很多在建的重要工程被迫下马。1961年,苏联又趁中国经济困难之际,要中国连本带息归还朝鲜战争时期的军事贷款(本息共计达14.06亿卢布)。苏联对中国施加的压力严重损害了两国关系,为了顶住苏联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中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东欧国家反对苏联的控制,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过渡:随着新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第三世界的兴起,这些势力日益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以上国际关系的变化,都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然而,这一阶段,美苏两强争霸仍然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导。
(3)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20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同年,中日建交,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4)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三世界的兴起与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
①万隆会议
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万隆会议。由缅甸、锡兰、印度、印尼、巴基斯坦五国发起,会议通过了包括经济、文化合作、人权、民族自决权以及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内容的《亚非会议的最后公报》。同时,会议体现出来的在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反帝反殖斗争中,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战斗的精神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加强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它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而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
②不结盟运动
20世纪50年代后期,铁托、尼赫鲁等提倡不结盟主义。1961年6月,在开罗召开不结盟国家会议筹备会,同年9月,第一次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通过了《会议宣言》,提出非集团的原则。不结盟运动的开展,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自万隆会议后的第二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西方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图片让学生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后,
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也有激烈的冷战对抗。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世界的政治形势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逐渐分化,西欧、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逐渐瓦解。随着新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第三世界的兴起,这些势力日益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在两极格局背景下,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过渡: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苏关系发生演变,由紧张到缓和,苏联内部开始改革,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
三、两级格局的瓦解
1.美苏关系的演变
(1)紧张
①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
20世纪70年代,为了在军事上超过美国,苏联加紧发展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并且加快了向外扩张的步伐,重点在于南亚次大陆,控制南下印度洋的战略通道。把阿富汗和印度作为其亚太战略和南下战略的两根支柱。1979
年入侵阿富汗。美英法德等国家向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先进武器,抵抗苏联的进攻。
②
美国战略防御计划
进入到80年代,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对苏采取强硬态度。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以此作为排挤苏联势力的主要手段。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苏从数量竞争转为质量和技术竞争。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为此,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
这一计划的目标是,通过研制与部署以定向能、动能等新型太空武器为主体的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在外层空间建立多层次拦截防御体系,夺取“高边疆”的控制权。……由于“星球大战计划”需耗费巨额资金,而且一些新型武器的研制尚待时日,所以这一计划提出后在美国朝野引起了争论,计划的实施也因此而遇到阻力。但是,这一计划的初步实施已经使美、苏间的军备竟奏趋向质的变化,并因其对苏联产生的巨大压力而影响了美、苏战略均势,从而对美、苏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示材料:
简称SDI,又被称作“星球大战计划”。这一计划的目标是,通过研制与部署以定向能、动能等新型太空武器为主体的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在外层空间建立多层次拦截防御体系,夺取“高边疆”的控制权。……由于“星球大战计划”需耗费巨额资金,而且一些新型武器的研制尚待时日,所以这一计划提出后在美国朝野引起了争论,计划的实施也因此而遇到阻力。但是,这一计划的初步实施已经使美、苏间的军备竟奏趋向质的变化,并因其对苏联产生的巨大压力而影响了美、苏战略均势,从而对美、苏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2)缓和
①1985年以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②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③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等等。
展示材料:
80年代中期起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以摆脱力不从心的军备竞赛。同时,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采取了从阿富汗撤军、同中国改善关系等措施,并放弃70年代扩张所获得的势力范围。更为重要的是,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这些地区。
——《世界近代现代史》
2.苏联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1989年5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5月16日,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于举行会晤,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局面。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合作探究】教师出示材料,与学生一起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
①照搬苏联模式,激化矛盾,引发危机。②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实行政治多元化。③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两极格局瓦解的过程,认识到两极格局的瓦解实际上是两极格局的力量对比并不均衡,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级化造成的。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冷战客观上使世界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时在两极格局中也出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师可根据时间需要,组织完成“【活动设计】做一做:冷战年代尺”活动。通过本活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时间轴
1945年,国际上明显出现了两大列强:美国和苏联。两国均拥有众多的人口、庞大的军队、丰富的贡源,以及先进的科学和技术专门知识。虽然战争期间为盟国,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两国对世界的未来存有分歧,以致彼此的关系变得冷淡。战后的世界逐渐分裂为两个集团,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民主国家,它们形成资本主义集团。另一方是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集团。两大集团之间公开对抗,导致严重的国际危机,自此,全球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冷战时期。
1991年,苏联解体,随后,东欧政权的瓦解,东西方对峙40多年的冷战终于结束。
——《新视野世界历史》